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也就是说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提供很多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运算法则,或是发现有关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所谓再创造,通俗地说,是指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提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运算法则,或者发现有关的各种定律.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再创造”是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荷兰)倡导的教学原则,强调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再创造”。这一观点,体现了现代数学教育理论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进入21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行动口号,“为创造而教”,已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的主旋律。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获得知识只有通过“再创造”的方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造合适的条件,并作必要的启示、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各种定律、规则、现…  相似文献   

4.
从“再创造”的概念和意义出发,根据课堂实践总结经验。数学“再创造”是一种教学策略,意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追寻探索的内部动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让学生更多更好地经历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培养学生有数学“再创造”的信心,激发学生数学“再创造”的动机,发展学生数学“再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由世界著名教育教学权威弗赖登格尔提出的再创造,目前已成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他认为:数学是最容易创造的一种学科。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提供很多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已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中的“再创造”应是教师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模拟性地创造各种运算法则,或是发现相关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因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基于个人的“数学现实”,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数学化”的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而且,解决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最主要形式,本质上就是探究活动中的“再创造”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课改实践中的经验,就数学课堂实施“再创造”教学的策略谈一些肤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中的“再创造”应是教师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模拟性地创造各种运算法则,或是发现相关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因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基于个人的“数学现实”,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因为只有通过自己亲自操作实验,作一次再创造活动,才能发现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同时培养自己的多种能力。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师先让学生再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为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提供了方向。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将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通过剪、割、补、拼等活动,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  相似文献   

9.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解释与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并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将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他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如何引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再创造”过程呢?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把“已完成的数学”变成“未完成的数学”,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1.引导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荀步章 《贵州教育》2013,(22):36-39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创造”数学、交流数学和应用数学,己成为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所谓“再创造”,是指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  相似文献   

11.
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 :“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 ,才能灵活运用。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创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为学生进行创造提供更多的空间。一、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潜能的开发离不开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学生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会不断获取…  相似文献   

12.
许彩芳 《考试周刊》2011,(18):85-86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并且"再创造"的过程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去完成的,而不是任何外界所强加的。在数学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使学生以自己获取数学的态度来建构他们的数学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情意相融策略在实施"再创造"教学中可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再创造的能力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在学习完一节数学知识后,让学生由此联想本节和以往学的数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并练习把它们综合编题。  相似文献   

14.
数学家弗赖登特尔倡导“再创造”的数学教学法,指的是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与分析,把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使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活动能展示学生的激情、智慧与个性,不仅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园,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摇篮。以下是在听课中,所见到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使自主探究得到充分发挥,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的几个例子。一、创设巧悬并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习题课是高中数学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是广大数学教师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佛赖登塔尔的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育的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义、方法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数学知识[1].数学应该教什么?  相似文献   

16.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认为教师不必将各种规则、定律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再创造”出各种运算法则,或者发现规律。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或规律往往是以静态方式呈现出来,它往往略去了前人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如果教师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知...  相似文献   

17.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尝试、体验、实践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家弗赖登特尔倡导“再创造”的数学教学法,指的是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与分析,把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使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活动能展示学生的激情、智慧与个性,不仅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园,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摇篮。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数学的“再创造”学游泳的最好方法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那么这种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上行不行得通呢?国际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他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提出 :“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为此 ,弗赖登塔尔提出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思想。什么是“再创造”呢?就是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 ,而不是生吞活剥的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里的“创造”指的是主观意义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创造。“再创造”数学学习有两个最突出…  相似文献   

20.
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hal)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再创造”数学教学基本原则,他认为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学生的再创造学习是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可见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学习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再创造学习方式决定了再创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让再创造学习方式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需要回答的实践性问题.培养学生再创造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