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障学生的人生是坎坷的,又是多姿多彩的.与正常人一样,在古往今来的社会中,凡是在人生旅途上有所前进、有所发展的残障人无不是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借助于专业特长这一支点来凸现的.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在过去的特殊教育中往往重缺陷补偿,轻学生个性特长培养.而现实社会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更需要在合格的基础上充满生命活力、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开宗明义便提出了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并不否认“全面发展”。个性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素质在各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基本标准后,再求得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特长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强化个性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否认和忽视个性差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他自己而言最好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思考之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在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上,正确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所谓共性,就是指每个学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本上具有“四有”、“二热爱”、“二精神”的素质。所谓个性,就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我认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把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好。理由之一,我们教育必须培养适应多种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教育文摘“特长培养”中的误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钓特长培养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一,原则误区。中小学的特长培养不同于高一级学校的专业特长教育。前者应主要是一种教育过程,其作用是启迪学生智慧...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鲜明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成员,从而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领域需要具有不同风格与特长的建设者,需要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精神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改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赏识教育看作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要在课堂上捕捉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进取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特长培养”中的误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的特长培养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一、原则误区。中小学的特长培养不同于高一级学校的专业特长教育。前者应主要是一种教育过程,其作用是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  相似文献   

7.
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化,要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首先要确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教育的理念;其次要确立个性教育的理念,认识个性化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个性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潜能和培养特长;最后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生存能力强的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9.
赵文超 《物理教师》2013,(12):35-37
每个人都是一个有个性的个体.社会要高效发展,就需要每一个人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我们的教育观念需要改变,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课程、教材、教学都应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本文以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介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地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1.
时代呼唤有个性的人才,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为社会输送多种多样的具有个性的人才,我国当代的素质教育思潮也把发展人的个性,造就有个性的人才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这就确定了我国教育向个性化发展的方向。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就是把个性仅仅理解成“个性差异”;把因材施教或突出某一特长的教育视为个性教育的全部;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音、体、美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把学生训练成某方面的拔尖人才。这必然会把我们的基础教育导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忽视“双基”教学,导致学生新的片面畸形的发展。为此要推行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切实把握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的内涵和要求。本文拟从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个性教育的特点及推进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撷英一、小学数学教改趋势趋势之一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是开发青少年的潜能训练和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是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核心,以社会文化传播和创造手段,实施德、智、体三...  相似文献   

13.
“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发展和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特长,如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要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及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教育,就是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的学生像一堆生产原料一样被具有统一模式的学校机器加工成标准件。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斌 《青海教育》2020,(1):46-46
学校教育要坚持培养“全面+特长”“合格+创新”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合格的基础上特长发展、创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方开始,要从学生喜爱的地方开始,要从点燃学生激情和思维开始;学习一定要在学生的身上自主、真实、生动、深刻地发生。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20.
尊重人的自我需要、培养人的个性特长是现代教育思想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关键人员,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事。  一、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性的东西,只依靠考试是考不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的,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压制学生的个性,把学生视为单纯接受新知识的工具,极大地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因此,在进行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就很重要了。1.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可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