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网球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球肘亦称肱骨外上髁炎 ,本病因慢性积累性劳损导致肱骨外上髁腕伸肌腱附着处纤维组织变性、粘连所致。又因多发生前臂劳作者及网球运动者 ,因此称为网球肘。1 局部解剖学特征肱骨外上髁部有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尺侧腕伸肌附着 ,主要功能为伸腕、伸指 ,其次使前臂旋后。网球、乒乓球运动正手扣球时 ,手和腕伸肌受到猛烈的被动牵拉 ,牵拉应力主要集中于总腱附着处 ,既肱骨外上髁部。反手扣球时 ,手和腕伸肌突然猛烈地主动收缩 ,其应力也主要集中在总腱附着处 ,既肱骨外上髁部。在疲劳或伸腕与屈腕肌…  相似文献   

2.
陆佳  王东 《体育教学》2002,(3):33-33
发展弹跳力的关键在于肌肉用力时做到爆发有力,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充分用力伸展后,又能做到瞬间的充分放松,这样才能在第二次用力时伸肌充分伸展,收缩时更为有力。跳跃是由伸膝、髋、躯干肌群和屈足肌群爆发性收缩完成的。它的用力性质属于速度力量,也称爆发力。所以,发展弹跳力应与提高上述有关肌肉群的力量结合进行。结合教学与训练的体会,介绍以下提高弹跳力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发展弹跳力的关键在于肌肉用力时做到爆发有力,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充分用力伸展后,又能做到瞬间的充分放松,这样才能在第二次用力时伸肌充分伸展,收缩时更为有力.跳跃是由伸膝、髋、躯干肌群和屈足肌群爆发性收缩完成的.它的用力性质属于速度力量,也称爆发力.所以,发展弹跳力应与提高上述有关肌肉群的力量结合进行.结合教学与训练的体会,介绍以下提高弹跳力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弹跳力是指通过下肢蹬地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迅速弹起腾空的能力。它是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是各种运动项目的基础。一个人弹跳素质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下肢和腰腹的肌肉力量,速度、灵敏和协调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更主要的是练习方法。发展弹跳力的关键是在肌肉用力时做到爆发用力,使肢体,特别是下肢充分用力蹬地伸展后,又能做瞬间的充分放松、跳跃是由伸膝、髋、身干肌群和屈足肌群爆发性收缩完成的,它的用力性质属于速度力量,也称爆发力。在发展下肢力量时应以伸膝肌、伸踝肌(踝屈肌)为主,注意提高腿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  相似文献   

5.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顾名思义,本病最早发现与网球运动有关,现在的乒乓球、羽毛球、击剑运动员也不少见。从事劳动的木瓦工、钳工、水暖工也发现易得此病。本病大多发生在前臂旋前,腕关节经常作背伸性活动。使前臂桡侧伸肌经常处于猛烈收缩状态,引起局部出血粘连,甚至关节滑膜嵌入桡关节间隙而致疼痛。  相似文献   

6.
一、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关键是全身协调用力和腕指的抖动 无论何种形式的投篮,都是身体各部位协调一致用力的结果,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动力来源于双脚前脚掌的蹬地,发展为大小腿及躯干的伸展,传递到肩与大、小臂顺势用力,结束于屈腕和手指的抖动。整个动作是脚、腿、躯干、大臂、小臂、腕指协同动作的组合。少年儿童由于力量较差,主要配合手指手腕做伸展动作。而最后球出手时,手腕前屈和指拨球,即手腕用力、手指前屈、指端拨球,传球从中指、食指端拨出。  相似文献   

7.
王娜 《体育科学》2011,31(3):74-80
目的:研究成年女性在卧位臀部肌肉伸展时,是否存在一致的、可以区别的肌肉激活顺序。同时,探讨语言提示对髋部肌肉激活和运动的影响;方法:让受试者按照无语言提示、语言提示特定肌肉的条件进行测试。当受试者处于卧位髋部伸展时,测量髋部和膝部的角度,测试臀大肌、腘肌中部、腘肌外侧的肌电数据;结果:在无语言提示条件下,受试者的髋肌激活按照腘肌中部、腘肌外侧、臀大肌的顺序进行。与之相比,3块肌肉在语言提示条件下,在不同的运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肌肉激活和运动状态;结论:健康成年女性在卧位髋部伸展时,肌肉激活存在一致的顺序,而语言提示可以改变激活时间、幅度及运动状态。该研究可以为腰部、髋部肌肉疼痛女性患者的康复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分析羽毛球杀球动作的肌肉用力特征。方法运用表面肌电的测试方法,以二级6名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以起跳杀球动作为依据,研究选取上肢和躯干两组肌肉。结果三角肌、斜方肌、肱二头肌、背阔肌放电较早且持续时间最长;在起跳引拍阶段三角肌、肱二头肌、斜方肌放电最大,为获得杀球高度表现出积极动员;肱三头肌、三角肌、桡侧腕屈肌、肱桡肌放电大且肌肉利用率和贡献率较高,为完成杀球关键动作至关重要。结论训练中应加强这几块肌肉的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训练,而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地进行合理、科学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主研发的摔跤滚桥测力系统结合定点摄像技术和表面肌电采集技术,对10名男子古典式摔跤一级运动员滚桥技术的动力学、运动学、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滚桥技术的力量峰值出现在69°,运动员的滚桥技术峰值扭矩可达自身体质量的(2.11±0.64)倍。②右腹外斜肌和右臀大肌的肌肉激活持续时间最长,分别达5.83 s和5.94 s。③右股直肌、右腹外斜肌、右臀大肌分别在0~90°、0~120°、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显著高于对侧,左背阔肌在0~30°和12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高于对侧。提示:①在滚桥技术初期,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双腿蹬伸迅速过渡到右腿侧向蹬伸用力、躯干右旋体位下左旋用力、左臂随躯干左旋方向提拉假人用力构成。②3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右腿髋、膝关节伸展肌群和躯干左旋肌群收缩用力构成,在约69°时呈现滚桥技术峰值力量体位,此后滚桥力量持续减小。③12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左肩伸展的拉动假人动作和右髋伸展的挺髋动作用力构成。  相似文献   

10.
网球肘的症状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语“网球肘”是指肘关节疼痛,而医学术语是指外上髁炎,即肱骨外上髁部位发炎。 用手腕和手臂运动的大多数运动员,在他们的运动生涯中都经历过网球肘,虽然这在大多数挥拍运动中是很普遍的,但是决不能忽视它对人们今后的运动生涯所产生的影响。 为了理解网球肘,首先必须对这一部位的解剖结构有所了解。肘是由三块骨头即上臂的肱骨、前臂小指旁的尺骨、前臂大拇指边的挠骨所组成一个绞链结构。它的二侧有内、外侧副韧带以加固并防止损伤,使手和腕运动的肌肉恰好沿着肱骨起始于肘的上方,如旋前元屈肌起始于肱骨内上髁(沿肘内侧突出的骨头),伸肌起始于肱骨外上髁上方(沿肘外侧突出的骨头)。虽然它们的起始稍有不同,但每块肌肉都对前臂、腕和手的运动产生着不同的功能。 注意:因为肘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许多症状和网球  相似文献   

11.
膝部疼痛会妨碍蛙泳运动员的训练,严重者还会中止其运动生涯。所以,做好蛙泳运动员膝部疼痛的防治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疼痛原因引起膝部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蛙泳训练中,激烈的蹬腿动作致使大腿肌肉过度疲劳引起肌肉痉挛造成的。运动员在伸展大腿,强蹬的最后一瞬间,腿部四头肌和缝匠肌是最容易被拉伤的。四头肌受损时会引起大腿骨外部疼痛;缝匠肌受损时疼痛部位则发生在大腿骨内部。如果是微小的肌肉纤维受损,只会  相似文献   

12.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系前臂挠侧伸肌肌起部软组织劳损、唳伤所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多见于反复用力伸腕活动者,以球类、武术运动员为多发群体.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代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不会经常用到某些部位的肌肉(如,只有在攀岩时才用到的肌肉——背阔肌)。因此,我们要主动锻炼这些部位,增加它的力量。下面坐在椅子上的体侧伸展运动,就可以有效地改善你的不良形体姿势,美化你的臂下及体侧线条,锻炼你的背阔肌。  相似文献   

14.
运用JE-TB0810八通道肌电采集测试系统和ISOMED2000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对两名国际健将级跆拳道运动员分别进行肌电和等速肌力测试,旨在确定跆拳道运动员后横踢技术动作的主要发力肌肉、肌肉用力持续时间、肌肉用力大小以及肌肉用力的协调性;其次是诊断影响后横踢技术动作的髋、膝关节在不同运动速度下肌力的屈伸比例、异侧同名肌群的肌力比例和肌肉功率特征.研究发现:在后横踢左脚前右脚后的实战动作技术中,主要发力肌肉是右股二头肌、左右侧臀大肌、右股直肌、左右股内侧肌、左股直肌、腓肠肌.在诊断分析影响后横踢技术动作时,需要考虑髋、膝关节屈伸肌力和做功功率的平衡性,以及左右侧同名肌群肌力和功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2种不同起跑动作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测力台与肌电同步的方法对 4名一级短跑运动员的蹲踞式与站立式起跑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 :蹲踞式起跑中水平支撑反作用力明显大于站立式起跑时水平支撑反作用力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的肌肉活动顺序即肌肉用力顺序各不相同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肌肉的肌电活动时间和幅度 ,即肌肉用力程度各不相同 ,在蹲踞式起跑中右股直肌用力程度最大 ,而站立式起跑中右腓肠肌用力最大 ;股直肌和腓肠肌是这 2种起跑姿势的主要用力肌群  相似文献   

16.
1、柔韧性的训练方法 1.1静力拉伸法。静力性伸展是一种缓慢而被动的伸展,是对抗肌的伸展;它是使伸展的肌肉等软组织处于最大限度的伸展状态,并加以固定。用静力性方法进行伸展练习主要是为了使肌肉在已定的姿势伸展时得到相应程度的超量负荷,以使被拉伸的肌肉和韧带在最大动作幅度的条件下,形成能保持几秒钟的、一定方向的动力定型。一般固定的时间要大于6秒,当肌肉被伸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球训练中肘部韧带损伤机制的运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网球训练中认识和预防治疗急、慢性肘部疾患提供基础。方法:大体解剖分析肘关节周围的形态结构特点,观测按序切断桡侧相关结构、尺侧副韧带时分别表达的肘关节后外侧旋转度变化和外翻旋转角度变化。结果:(1)观察到尺侧副韧带前束由前部纤维和后部纤维组成,桡侧副韧带止于环状韧带和尺骨冠突的外下方;(2)检测到肘关节在屈曲30°~60°时,尺侧副韧带前束呈现内侧部较松弛而外侧部紧张,肘关节屈曲60°~145°后,前束内外侧紧张度无明显差异,后束在肘关节屈曲60°~145°后出现紧张;肘关节桡侧副韧带复合体对维持关节外侧的稳定作用约占50%,伸肌及伸肌腱膜起协同作用。结论:桡侧尺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前束是肘关节主要的稳定结构,副韧带的不同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结构的改变将导致该部机能失衡,研究结果能为网球训练及网球肘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测试方法,对优秀中长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功率车测试及肌电研究,了解运动员在原地起动阶段的踏频及功率变化情况,以及在原地起动阶段和固定功率车进行踏蹬时.下肢各主要肌肉的激活时间与用力情况,以便掌握运动员骑行过程中主要的用力肌肉,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肌电信号表现明显,提示这两块肌肉可能为踏蹬主要发力肌肉。在踏蹬过程中,运动员的肌肉用力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全能运动员与公路运动员相比,肌肉用力比较平均,肌力也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19.
掷标枪运动是一项以纵向长轴器械为投掷物的投掷项目。最后用力开始时肌肉的伸展长度长、力量指向集中,动作速度快,是典型的爆发式用力的运动项目。所以运动成绩与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有很大关系。而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肌肉纵向的生长速度大于横向的生长速度,且肌肉及骨骼中有机物含量多,故不宜做过多和过大的肌肉力量特别是重器械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20.
警惕网球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体育》1999,(8)
“网球肘”学名“肱骨外上踝炎”,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经常反复伸屈腕关节,尤其是用力伸腕而又同时需要前臂旋前、旋后的动作,非常容易引起这种损伤,如乒乓球、网球运动中,在用“下旋”、“反手”回击急球时,由于固定拍型的需要,腕、肘(前臂)部肌肉必须高度紧张才能与来球的强大力量相对抗,经常如此,使得腕、肘部肌腱纤维受到反复牵扯而发生劳损,肌腱的牵扯损伤发生后,操作性炎症反应引起疼痛。其症状初期只感到肘关节外侧酸痛和轻微疼痛;或仅在用力伸腕与前臂用力旋前、旋后肘出现局部疼痛,病情发展时,肱骨外上踝部发生持续性疼痛,疼痛可向前臂外侧扩散,患手力量减低,持物不牢,端提重物、拧毛巾、反手击球时,肘外侧疼痛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