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欧燕飞 《文教资料》2011,(14):118-120
伯罗奔尼撒战争对雅典社会与公民个人带来巨大的影响。古希腊人把荣誉视为公民价值观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战争所带来的荣誉——战争荣誉则是公民实现个人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实行民主政治的雅典人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获得公民权更为重要,对于雅典公民来说,没有什么荣誉比实现公民价值更为光耀。而处在古希腊的"战争年代"中,战争为古希腊社会与公民个人带来显著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析雅典公民在民主政治制度下的战争荣誉观。  相似文献   

2.
吴国萍 《承德师专学报》2006,26(4):71-72,79
伯罗奔尼撒战争给希腊城邦带来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变动使希腊人在古典时代后期不再将荣誉观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之上,从而造成了个人主义的泛滥与爱国主义的低谷。这一历史教训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彭锦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4-116
古希腊辉煌的艺术与产生它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邦制度、城邦战争以及对外侵略都深刻影响了古希腊艺术的发展。社会历史环境是古希腊艺术形成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28-32
古希腊城邦自身缺乏对内强制力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社会矛盾调控能力的有限,加之城邦共同体素来体现的是公民之间的认同和关爱,因此,城邦对其内部矛盾只能采取较为温和的调处方式。在协调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古希腊人形成了以"秩序"、"比例"和"多样性统一"为基本内涵的"和谐"观念,深刻的影响了其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人建立起的城邦政体具有原始民主政治的色彩。城邦中的公民完全是自由自主的人。不论皮革匠铁匠,都能在公民大会中决定国家大事。他必须懂政治,会打仗。因为多数城邦东零西碎分散在地中海沿岸,周围尽是跃跃欲试、想来侵犯的蛮族。何况城邦与城邦之间还互相敌视,战争的结果又极其残酷,一个战败的城邦往往夷为平地。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最古老的文学,也是欧洲文学和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英雄,是古希腊文学的永恒主题。古希腊英雄把实现善、履行职责视为莫大的荣誉,他们在履行社会职责时的激情奔放与对荣誉的执着深深融入希腊城邦生活之中,成为城邦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精神力量。英雄伦理是一种职责伦理。《荷马史诗》与《俄狄浦斯王》中鲜明的英雄人性,展现了作家所要表现的不同英雄伦理观。  相似文献   

7.
政厅公餐是古典时期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有一次性和终身之分。城邦通过斯泰西斯法令,将这种终身荣誉授予给四类不同的公民群体。为城邦做出巨大贡献是他们获得这份荣誉的原因。本文介绍了古代雅典政厅公餐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政厅公餐的参加对象,通过考查斯泰西斯法令,阐述政厅公餐作为一种身份认同、荣誉措施以及调节机制对城邦政治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性别与社会控制的视角,考察了古希腊人对污染,尤其是女性污染问题的认识和相关净化仪式。古希腊人把一些混乱的情况、事情或人视为是“污染的”,并把它们看成不洁净的和危险的东西。他们认为,出生、死亡、谋杀、女人的经血、怀孕和性交等都具有污染性。这种污染会传染,必须举行净化仪式,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女性与生育、死亡等生理现象的密切关系,使其具有污染性或者最容易成为被污染的对象。古希腊人普遍持有的神话思维方式和歧视女性的妇女观使他们对污染,尤其是女性污染持有恐惧而焦虑的态度,促使城邦采取措施管束女性在生育、丧葬、性生活等方面的行为方式。这些观念和措施体现了古希腊城邦对女性道德与越界行为的控制,充分反映了古希腊城邦男权社会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论梭伦改革的基本理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伦改革在雅典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贯穿于这一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公正”理论,是不偏不倚的中庸原则。文章对梭伦改革的这一基本理论及其对雅典城邦政制、对古希腊社会政治尤其对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斯多德的政治观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揭示了梭伦站在“公正”立场上所进行的“人人各得其所”的改革的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邦是理解古希腊文明的基础,城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为众人所关注。不仅古希腊城邦对文化影响重大,而且文化反过来影响了城邦的发展,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对其关系作进一步分析,以期更全面地认识作为西方文化之源的古希腊文化,也有助于今天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时代主题的差异性造成了荣辱观差异性,“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造就了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造就了邓小平的建设荣辱观;实践基础的差异性造成了荣辱观差异性,中国革命实践深刻影响了毛泽东的荣辱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深刻影响了邓小平的荣辱观;思维方式的差异性造成了荣辱观差异性,浪漫性思维使毛泽东晚年以实事求是为荣的光环逐渐褪色,与邓小平现实主义思维方式形成的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基础。毛泽东的荣辱观作为当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理论根基,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更是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加强企业诚信教育,规范市场主体道德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坚定信念与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实效性,不仅应该体现在个体对荣辱观念的明晰把握和荣辱行为能力的稳定形成上,更应该体现在个体人格因素中荣辱品性的实质性变化上。从此角度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际上包含着极深的“品性”教育意蕴。因此,了解“品性”教育的涵义,探讨品性教育背景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点、规律和难点,对于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实效性,不仅具有前提和支撑的作用,而且具有指导实践和提升理论探讨价值的作用,是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4.
摘要:《伊利亚特》展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最悲壮的一页,整部史诗围绕着那些耀眼夺目的、为争夺荣誉而战的英雄而写,女性只处于这个以战争为核心的舞台边缘,所以《伊利亚特》中的女性较少为人所关注和研究。但女性却是这场战争的关键.这部战争史诗中对女性符号的诠释代表了荷马时代的女性观和性别观。  相似文献   

15.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价值标尺与精神引导,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是高校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由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的荣辱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特点,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的四代领导人的青少年道德观,是针对具体历史条件,对青少年道德建设提出的一系列论述的集中体现。从整体看,他们把青少年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相渗透,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相统一,使得社会主义道德具有了鲜明的方向性、协调性、时代性,体现出了鲜明的创新性。从“全面发展”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演进过程,是我们党的四代领导人青少年道德观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7.
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祖",其《历史》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历史学著作。书中的内容丰赡斑斓,多姿多彩,向我们展现了不同于成熟的希腊城邦时期西方早期民主的景观和发展迹象:对专制深恶痛绝,民主观念兴起;民意构成了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政体成为民主观念的载体。这些对我们今天探究西方的民主源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战争诗词与毛泽东军事思想、战争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对其战争观念的艺术阐释。毛泽东战争诗学内容丰富,既有革命理想的诗性总结,又有对战争诗词创作的精辟概括。对毛泽东战争诗词的研究和构建毛泽东战争诗学体系,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国诗学的内蕴。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荣辱观现状及原因,提出了依靠政府的力量和全社会的动员,发挥高校的教育作用;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导引着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动力,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创造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方式,社会主义荣辱观催促着中国市场经济快速迈向法治经济的新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