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杜月花 《考试周刊》2014,(14):188+195-188,195
<正>陶行知说过: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小班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和游戏的内容是模仿真实的生活实践,与他个人的生活经验紧密关联。那么,如何把游戏融入小班幼儿生活中,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且更好地运用到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一、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游戏环境对于小班来说活动室环境应该像一个"家",因为家庭般的舒适、温暖、愉悦的环境,对于心理和生理尚处在幼稚水平  相似文献   

2.
朱湘萍 《考试周刊》2013,(91):193-194
作者通过多个角度来阐述"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这句话的意义。孩子的玩和成人的玩是不同的:对成人而言,玩是消遣、娱乐,这种玩与工作、学习对立;而对孩子来说,特别是学龄前孩子,玩能给孩子一种愉快的体验,它是孩子应用最自然、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玩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高频率、长时间的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巨大影响。作者通过幼儿园生活中的几个案例阐述"玩"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高菊秀 《考试周刊》2012,(76):193-193
游戏的过程即孩子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幼儿想象的无意性和思维的“拟人化”特点使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在“玩中学”和“学中玩”.通过游戏与生活的自然结合.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生活.在生活中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激发兴趣幼儿时期是一个游戏玩耍时期,尤其是玩沙游戏对每个年龄段幼儿来说是特别喜爱,在孩子们眼里,沙子魅力无穷。因为沙是变化无穷的原始素材,它引发着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了孩子创造的欲望。富有创造性的环境造就创造性的孩子,每一次玩沙的过程都是孩子与老师、与材料互动的过程,是孩子们创造的过程,是孩子们自主发展的过程。记得小班上学期第一次带孩子去幼儿园的沙池中玩的时候,我没有对他们提出任何的游戏要求,孩子们迫不及待跳到  相似文献   

5.
<正>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认识社会、学习生活、发展智力、增进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始终处于"无意识的主动学习者"状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玩的过程,非常有助于孩子智慧潜能的开发。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游戏,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他们一方面在游戏中生产快乐,另一方面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在游戏中生活。一、"玩"出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徐丽娜 《教师》2013,(28):13-13
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的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最好的方式,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他们假设游戏,却把游戏当成真实的世界。游戏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通道,游戏是孩子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从古至今,角色游戏一直是孩子们必玩的游戏,是他们对生活体验的反映。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  相似文献   

7.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是他们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如何在游戏中发挥小班幼儿的体性,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在游戏中适宜指导有利于发挥小班幼儿的主体性。一、教师要善于为小班幼儿创设良好宽松的游戏氛围幼儿主体性的确立,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小班幼儿由于受身年龄特征的制约,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更易受环境的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为小班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他们的主体性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师应注意为幼儿提供开展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最佳的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3):192-193
<正>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是一种玩耍,更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生活。游戏是让幼儿选择,没有固定的模式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幼儿通过各类游戏,不仅可以发展技能、语言能力,还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已成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手段。将区域活动游戏化,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  相似文献   

9.
田莉 《考试周刊》2014,(24):186-187
<正>《纲要》指出:执行教育计划的过程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当按计划进行的活动或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应时,教师应主动反思,寻找原因,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或教育行为,使之适合幼儿的学习。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对于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角色游戏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过程中,他们不  相似文献   

10.
提到科学活动,大家就会想到发明、火箭、宇宙……这些内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无法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的,也容易吓住孩子.那么,如何让小班幼儿对科学感兴趣呢?我发现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能抓住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也满足了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能将他们轻松地带入科学探索的快乐之旅.我尝试以科学绘本为原型,将科学绘本中的内容进行拓展、整合,创设了比原来的语言材料更为广阔、更富内涵的探索情境,让孩子在阅读和探索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快乐的绘本阅读中,我是艺术的引领者,孩子和我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中,快乐地玩着“抛接球”的游戏.  相似文献   

11.
刘瑜 《成才之路》2014,(20):62-62
围棋规则中说道“你一子,我一子,轮流下”,“先角后边讲秩序”。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体育游戏是幼儿喜欢又陌生的游戏,能促进身体生长,还可以开发智力。根据小班幼儿好动的年龄特点,结合围棋文化的理念,本人对培养小班体育活动规则意识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创设情境,直观感受规则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是激发幼儿活动热情的最好切入点。而情景游戏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在新《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情景化的学习不仅有趣味性,还能让幼儿迅速进入游戏状态,游戏规则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情景设计激发幼儿的潜意识,提升了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游戏在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同时,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玩游戏要一个一个轮流玩,讲秩序、懂礼貌。规则意识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在体育游戏中能直观地感受到各种规则,让孩子可以迁移到生活中去,增进孩子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我也比较喜欢带孩子们玩角色游戏。通过工作实践以及阅读的一些书籍,我对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了一些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小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有哪些特点小班幼儿大部分都是3-4岁年龄的儿童,控制力差,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就会显现出他们特有的游戏特点。1.幼儿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角色意识不强。例如:轩轩是我们班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音乐素质发展不可小视,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快乐与成长.对于幼儿来说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音乐最容易使其融入其中,从而让幼儿在音乐中展示自己,从中体会到快乐.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音乐要循序渐进,注重各年龄阶段幼儿的音乐认知水平,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听一听,听的过程中玩一玩,让游戏、欣赏变成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14.
标记是促进小班幼儿常规活动更合理化的手段,在幼儿教育中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这些应用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更多的是一种实践摸索与总结,而缺乏更高的理论思考与指导。标记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一个物化的事物,而且应当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种符号意识,即以标记为载体,通过运用标记帮助孩子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游戏乃至于学习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正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因为幼儿还处在智力的发展阶段,对于自身行为并不能灵活掌控,因此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不完善。游戏教学作为玩与学二者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幼儿通过它在可以玩的时候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在幼儿园教育中实施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增加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在他们的智力的发展和思维的创新都起到了不可估摸的作用。一、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  相似文献   

16.
朱静晶 《早期教育》2000,(12):37-37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但是以往在组织小班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时,教师们却顾虑重重,认为孩子年龄小,经验不丰富,能力有限,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幼儿布置起一个个精致美丽的"家".这样的游戏其实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游戏,它极大地压抑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我们根据自主游戏所提倡的自主精神,对小班的娃娃家游戏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7.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儿童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大班儿童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成长使我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游戏材料的添置与投放 游戏材料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教育因素,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我在投放材料时认真考虑幼儿实际需要和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在参与幼儿园课题"3-6岁幼儿趣味水墨活动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实践感悟,我不断调整幼儿水墨画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优化幼儿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追随幼儿的发展脚步,提升着自己的专业水平。一、小班幼儿"玩中学"水墨——游戏的教学方法实践于幼儿水墨活动刚开始,我认为水墨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些高不可及,小班幼儿的手部肌肉不够发达,手的运用尚不灵活,让小班孩子执毛笔,肯定是不可能的。通过与课题组研讨,使我有了新的想法:小班初期的孩子由于认识事物比较直观,思维也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绘画思维还处于涂鸦  相似文献   

19.
小班孩子最爱玩角色游戏。为了使游戏变得充实新颖,教师不仅要安于做"旁观者",转化幼儿生活经验,而且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举动,让幼儿在玩中提炼游戏经验,从而使游戏更符合孩子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长期来,同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使我看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即有的体育游戏生命力很强,经久不衰,孩子们百玩不厌。特别是从民间游戏演变过来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官兵捉强盗”等等。有的游戏则一玩而过,有的甚至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这些事实促使我把孩子爱玩的游戏进行归纳、分析,发现了一些共同特点,即孩子爱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指向性,它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向导。兴趣可以给幼儿以情绪的满足,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运动积极性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