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要“减负” ,教师不仅不能跟着“减负” ,相反要加压 ,可以说 ,教师是“减负”工作执行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教师角度 ,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基本环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得到真正减轻 ,走一条低耗时、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之路。一、提高备课的效率“减负”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要提高教学效率 ,要求教师首先把握好教学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摸清学生的“底”。“底”即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首先 ,教师担任某班的教学任务 ,就要了解该班学生原有的知…  相似文献   

2.
赵海霞 《考试周刊》2014,(24):158-159
要想真正落实"减负",就要先转变教师的观念,更多的不是硬性要求,而要从方法策略上进行有效指导。因此,要把"减负"上升到新的高度,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剖析,从关注学生精神层面全面认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新课改的试金石,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提倡有效教学,确保减负提质;激发学生兴趣,减轻学习负担;改变作业方式,提倡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减负政策执行效果有着怎样的认知,既关系减负政策的认受性,也关乎教师工作幸福感和学校办学效能。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门槛回归分析等方法,对S市2210位中小学教师进行实证调查,从人口学特征来考察哪些教师对减负政策实效更为敏感。研究发现,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更加认可减负措施的成效性;20-30岁的青年教师对评比考核简化、社会事务减少、报表填写精简的感知最为明显,41-50岁的教师对这类减负变化不敏感;户籍属地为省内其他市的教师更容易感受教师减负政策实施前后的工作变化;教师的学历并不会影响教师对于减负政策实效的感知,是否担任班主任、职称、任教年级会对此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非班主任教师、三级及以下职称教师、小学低学段教师更加认可减负政策效果。研究发现,要实现教师减负政策的过程公平,需进一步维护教师专业人员的职业属性,对沉疴难治的非教学负担开展专项整治,学校要对不同类型教师给予个性化帮扶,从而优化减负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4.
如何减负,进而达到增效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中生物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要实现减负,首先要让师生的思想减负,其次实施快乐教学,最后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陈建国 《成才之路》2013,(28):82-82
减负增效是初中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则是减负增效一个重要阵地。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途径,笔者也积极参与其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一、教师对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的思想认识要想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作业的优化设计,没有教师对“减负增效”概念的深刻认识是不能真正做到给学生布置高成效低数量作业的。因此,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和自身相应的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6.
代红兵 《考试周刊》2012,(42):44-45
面对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减负再一次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势必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减负方面做出应有的成绩。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结合现实教育教学状况及减负背景的要求,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才能更好地将减负落到实处,并且将减负变成一种增效。要让学生在减负中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自身的学习负担,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进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佳英 《文教资料》2010,(30):162-163
“减负增效”是项长期工程.要真正实现“减负”和“增效”的统一,教师在教学中需积极探索,不断反思。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减负增效”进行了探讨。指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减负增效”的保障,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季静玉 《成才之路》2012,(27):49-49
如何实现减负增效,是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教师主要从转变教学思想;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精讲精练,培养思维能力五个方面阐述了减负增效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9.
倪闻 《考试周刊》2013,(16):156
<正>当前,"减负,不减质"这一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每一位教师的面前。既要减负又要增效,这是每位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如今,减负势在必行,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即实现减负增效,是每一位教师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化学教师,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在减负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要真正实现语文"减负"这个目标,真正激发学生快乐、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应该从教师的增负入手,必须要求教师向语文教学的课堂要效率.本文结合课前的备课、教材的处理、教法的创新、课后的作业布置等方式.从做好课前教师"增负"、课堂"减负"、课后作业"减负"三大方面具体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1.
涂建钗 《成才之路》2013,(25):45-45
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式为主"。不仅是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更有教师对教学的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而在离子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适时引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减负增效"是我们现在提得最多的话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呢?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就是"减负增效"了。对于"减负增效"的实质理解不透,不能很好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去真正地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教师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减负增效",学生学得不够深入,练得不够充分,课堂教学匆匆收场,教学质量不能真正得到保证。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落实"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3.
减负难的根由在于减负增效的内在矛盾性双重诉求。减负的关键在于明确基本立场,坚守虽减必增法则;厘清负担来源构成,减去学生额外负担;锁定增效依赖路径,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传统教学论视域下的减负增效需在继承扬弃基础上,力使教师课堂教学、教材编纂、学生学习有效,改变教学目标的知识取向与任务的考试取向、教学内容的动脑倾向与方法的灌输倾向、教学评价的优生倾向与结果反馈的分数倾向,促进教师、家长、政府观念行为的变更并确保同质同构。  相似文献   

14.
邹武仔 《教师》2011,(17):101-101
新课改下减负增效已深入人心,可面对紧张的时间和大量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减负还是有很多担心,总怕负担减下去了,学生的成绩也掉下去,所以减负工作很难真正落实。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减负增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以及系统特  相似文献   

15.
减负是兴学、利民、强国的人才大计。全面激发师生合理自主性是减负的关键。就教师而言,作为减负的策划主体,要坚定减负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的信念;加强减负策略的可操作性和多元性;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编符合6090的练习册。就学生而言,作为减负的执行主体,要自我反思,确立合理限度;先评后动,适度取舍;迎难而上,积极寻找方法;巧用时间,力补素养短板。减负的主阵地在课堂。坚持学生问题导向,大力改革“过度讲授”的教学,有望变被动减负为主动减负。  相似文献   

16.
马玲云 《考试周刊》2012,(63):48-48
语文有效教学是指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切实进行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索和改革。作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良好的兴趣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动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效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更好地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注重对学生语文人文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减负”不是减责任、减质量,“减负”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减负”,教师就要“增负”、“加压”,教师只有不断内化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负”工作才能落实到位。可见“减负”工作做得好与坏,关键在教师。为此,学校狠抓了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学习,业务讲座,大练教育教学基本功,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比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减负背景下,学校要更加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校内育人质量.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教学观察能力有待提升、课堂教学环节缺乏创新、课堂调控能力不高等问题.为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找准课堂教学的灯塔;要做好学情分析,根据学生需求画好课堂教学跑道;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借助集体智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合理把控课堂教学节奏.  相似文献   

19.
缪瑞珍 《云南教育》2008,(13):43-4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简称“减负”)由来已久。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减负”就不单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话题,也成了社会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出台了“减负”令,明确了各项“减负”的措施和要求,以期符合这一社会心理,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但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我认为要理性地看待“减负”,从根本上追寻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因素,在教育教学中找到减负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应有所改变,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质量,从教学本身来看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效益.要给学生"减负",教师必须自我"加压",切实保证备课质量:要给学生"减负",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