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劓女"是《后汉书·西羌传》中与无弋爰剑同时出现的一位西羌始祖,其相关史事除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草草一笔之外,其他古籍史料中皆不见,并且其史事记载本身存在诸多歧义。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考证,认为"劓女"是范晔独撰之结果。  相似文献   

2.
唐代聚居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族,是今天藏族人民的祖先。吐蕃国家的建立,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它的根据地在当时的逻娑川即今拉萨。吐蕃国家建立后,辖区逐渐扩大,曾包括今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及中亚,印度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吐蕃民族主要来源于西羌,“吐蕃本西羌属,盖百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羌等”,近人研究吐蕃族亦指出:“吐蕃之民族大抵属羌,然其开国之王室则似由印度来。据西藏人所著《蒙古源流考》内所述则其先为土伯特国,其王系由西来即由印度来。土伯特音近吐蕃,而今之西藏亦仍有此名称;如西文称西藏为Tibet即译土伯特之名。就全民族言,吐蕃之统治阶级即  相似文献   

3.
吕杰 《语文知识》2013,(2):49-51
文章根据《说文解字》等对字形的说解,再结合文献资料对"尧"字族进行了研究,认为"尧"字族的字多有高义。试根据"母文表义"的说法,逐个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唐君毅解读《肇论.物不迁论》,认为其般若学的主旨与立言方式皆与玄学相契合。首先对唐君毅这一哲学诠释的特色进行了探讨,指出这一诠释路向实际上含有对《物不迁论》的误读、误解;分析了《物不迁论》中是如何言说般若义理的,指出其言说特点在于"转俗见为真见",这一番转折或是唐君毅出现误读、误解的原因;并探讨了佛教所界定的自身义理与玄学理论的差别之所在,认为唐君毅所谓"般若与玄学相通"、"《物不迁论》兼通般若与玄学"的说法,其实是很难成立的。在某种意义上,对唐君毅之《物不迁论》哲学诠释的考察,可以视为民国时期熊十力《新唯识论》所引发激烈争论的余绪。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的羌人是在西汉之后才有的。岷江上游的羌人聚居地长期流传《木姐珠与斗安珠》和《羌戈大战》这两部长诗,其内容不仅与羌族历史有关,而且可以认为是对岷江上游自古有羌人的证明。《后汉书·西羌传》《新唐书·吐蕃传》等古代文献及现代考古也证明岷江上游自古就有羌人,这些羌人有相当部分是从西北迁来的。古蜀国也起源于黄帝的子孙,属于古羌人的族系。  相似文献   

6.
"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从原文中看,孔子并不主张"三思而行",他认为这是思索过甚的表现。但到今天"三思而行"已经成为了做事谨慎、负责的一个褒义词。这一现象并非误读,严格地说也不是褒贬的演化,而是源于最初人们取义时倾向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景建建 《文教资料》2010,(18):26-27
在解读古典诗词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受到现代汉语语言习惯的干扰,把古典诗词现代化,这样必然造成对古典诗词的误读。本文以《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中对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的误读为例,来证明其错误所在,并进一步探讨了数词"一"的妙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宋代说话”的分类,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根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分为四科,即:小说、谈经、讲史书、合生,这一分类方法有误,是鲁迅先生对《梦梁录》的误读所致。实际上"宋代说话"应该分为小说、说经、讲史书和商谜四科,“合生”从属于“小说”。  相似文献   

9.
关于“宋代说话”的分类,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根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分为四科,即:小说、谈经、讲史书、合生,这一分类方法有误,是鲁迅先生对《梦梁录》的误读所致。实际上"宋代说话"应该分为小说、说经、讲史书和商谜四科,“合生”从属于“小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古代四川地区巴蜀的族源问题,在历史学、民族学和考古学方面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有的说是汉人,有的说是氐羌人,亦有认为是邛、笮人,或说是几种族人混融的共同体等等。虽各说有理,但据近年所发现的考古资料和文献结合分析,使后学者终难以适从。对于巴蜀族源问题,从文献方面欲求深进探索,除当前研究者反复引用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和《山海经》、《左传》等以及近人的研究成果之外,再难以寻求更多、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