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郑愁予是活跃在当代台湾诗坛的—位著名诗人。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便被誉为“现代抒隋诗的绝唱”。  相似文献   

2.
刘兴 《教育艺术》2004,(2):24-24
《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一首抒情小诗。这首诗之所以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关键是作者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诗中的“我”骑马游历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她”痴痴盼望着“我”的归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诗运用神来之笔,把这“错误”描写得更加销魂:令我们禁不住击节赞赏,这也是这首诗能够令很多读者爱不释手的原因。一个“错误”,令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  相似文献   

4.
金姬 《生活教育》2008,(2):45-46
关键词:课堂互动十二月的一天早晨星期三,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现教高中语文的黄文老师走进了教室,今天,他要给大家上的是郑愁予的诗歌《错误》。郑愁予是当代活跃在台湾诗坛的一位著名诗人。曾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并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这些评价呢?那这首诗又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首流传甚广,简短可爱的诗歌:一首意象古典,意境凄美幽怨的诗歌:一首一发表,“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响彻了‘达达的马蹄声”的诗歌。《错误》可以浅读可以深读,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赏析。  相似文献   

6.
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雨说》之“雨”,可说是一个被诗人刻意拟人化与诗意化了的可爱形象。  相似文献   

7.
《错误》是台湾“流浪诗人”郑愁予藉以成名的一首爱情诗,意境优美,具有清新淡雅的婉约风格。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籍,韵味悠长。读他的诗仿佛看见一位穿着蓝色长衫的古代诗人带领我们走进他精心营造的艺术殿堂。让我们先来赏读一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贝壳》一诗为中心,结合瓦莱里和巴什拉等诗学家对于“贝壳”形象的论述,对此诗的诗歌形象、想象角度、结构构建、深层诗心等元素做出分析,借此来探讨郑愁予这位诗人对诗歌形象、想象机制、深层结构等问题的处理方式。指出他虽然在使用诗歌形象、想象角度的把握、结构的构建等方面有浸淫于西方诗学理论的痕迹,但其诗歌灵魂仍然是纯然东方的,并且仅属于郑愁予独特的“无常观”与“菩提心”的个人气质。所以他的诗歌世界显得驳杂而独特,西方的创作技巧、东方的诗情、西方的意象、东方的韵味和诗心,常常在他的笔下有机地熔铸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猜个诗谜.好不好?在中国,有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那里多的是“杏花春雨,烟波画船”.诗人赞美那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是什么地方?(生答:江南。)是啊,江南的明山秀水不仅滋养了美丽的江南女子,也孕育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小诗《错误》.  相似文献   

10.
郑愁予是当代台湾著名诗人,有人说他的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并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是的,郑愁予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中国现代诗派某些诗人食洋不化的缺点,而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从而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而正是其名作《错误》(见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人奠定了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因而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相似文献   

11.
《姊妹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抒情名篇。这首诗最大的特色,是其精妙绝伦的比喻。细味此诗.其妙处在于: 一、妙在新奇独特。诗歌题目叫做“姊妹港”。初读以为是一个港口。仔细玩味之后。不禁拍案叫绝——“姊妹港”是比喻少女两只清澈明净的眼睛。自古及今,关于眼睛的比喻不可胜数:“心灵的窗户”、“宝石”、“寒星”、“白水银里养着的一丸黑水银”。但郑愁予的“姊妹港”可谓别具一格:“你有一湾小小的水域,生薄雾于水湄”。是啊,“一双瞳仁剪秋水”。你少女的眸子,氤氲着一层迷离蒙咙的水汽,滋润清澈,脉脉含情,也曾在春睡中轻轻阖上;“我”。一个四海为家的浪子。第一次见到你的眼眸。“乃把结伴的流云”,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上)》2011,(9):159-159
“诗歌其实是一种传播媒介,诗人要有传播“真、善、美”的使命感,应更加关切社会和生活。”在日前举行的世界华语诗人笔会上,来自台湾的著名诗人郑愁予在接受采访时说。“民俗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往往是千百年来当地百姓生存状态的写照。诗人写好一方民俗,用诗这种媒介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13.
郑愁予是台湾现代诗社的主要诗人,他的诗总体数量不多,但在读者中却流传甚广,其中《错误》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愁予风"能长盛不衰,与这首诗大有关系。此诗入选大陆课本之后,也让大陆学子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教学中,课被视为“圣经”,必须原原本本地被师生接受,不得越雷池半步,所谓的“以本为本”即是此理。而新课程则把课视为教学的“材料”或“资源”之一,它无非是个例子,不是完成课程目标、教育教学任务的唯一课程资源。笔在引导学生学习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一课时,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5.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似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是一首优秀的当代抒情诗,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把这首诗与北岛和舒婷的诗编入中国当代诗歌单元,2003年这首诗再次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第一册。台湾香港各种版本的高中教材也选录了这首诗。  相似文献   

16.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错误》,篇幅虽然很短,却散发着浓郁的诗意,渗透着一种情韵。这首诗歌自问世50年来,曾创下了再版上百次的纪录,更有人称它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的确,在充斥着快餐文化、网络爱情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错误》恰似一泓清泉、一湾溪水,  相似文献   

17.
郑愁予的《错误》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诗,深得读者喜爱。不仅因为“短幅中藏无数曲折”(李清照语),含蓄而余意不尽,更因为它主旨蕴藉、深刻,诵读常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的经典篇目,本文作者以诗人的目光来审视这首诗作,认为此诗不仅是一个哀而美的故事,而且里面包含了两处巧妙的倒装和三类奇而妙的喻象,以及四个无奈委婉的否定句.  相似文献   

19.
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的经典篇目,本文作者以诗人的目光来审视这首诗作,认为此诗不仅是一个哀而美的故事,而且里面包含了两处巧妙的倒装和三类奇而妙的喻象,以及四个无奈委婉的否定句。  相似文献   

20.
郑愁予的《错误》可以认为是一首闺怨诗,闺怨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有许多著名的篇章。如刘禹锡的“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温庭筠的“过往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从前人所创造的意境里我们都可以找到这首诗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