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星迹     
《新体育》2011,(4):8-9
1.3月13日,厦门,为备战鹿特丹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男队开始了为期40天的封闭式训练,图为马琳(左)在训练中。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8,(4):74-78
我们之前多次研究过柳承敏的资料,不光是比赛之前看,封闭训练的时候也看;不光全队看,各个分组也看,所以我们对柳承敏是非常熟悉的,包括他的技战术运用,尤其是他的发球。马琳这场球打得非常不错。当时赛前分析,虽然马琳在世界杯上输给了柳承敏,但是从球路上讲,他跟柳承敏差不多,而且马琳自己对打柳承敏比较有信心,  相似文献   

3.
在正定基地,记者被秦志戬、马琳这对双打选手吸引住了.这两个合作仅一年零三个月的队员已入选本届世乒赛中国队男双参赛阵容.最有意思的是,俩人平日爱争执.这不,为一个技术问题他俩又“闹了意见”.“人家摆短时,你不要总是挑”,马琳红着脸.  相似文献   

4.
中国跳水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与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增强我国参加奥运会跳水项目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促进他们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发挥出正常水平,紧密围绕国家跳水队科学化训练及奥运比赛特点,结合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对重点参赛运动员进行了系统的心理训练与监控.结果表明,表象演练能够提高难点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心理干预程序训练能够提高心理技能水平,生物反馈训练能够提高心理调节能力,赛前行为程序训练能够提高竞赛表现,短期咨询焦点解决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有效地解决运动员存在的应激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本届世乒赛上,刘国梁用自己出色的临场指挥,使中国队的屡克强敌,男单第二轮比赛中,正当马琳处于危急时刻,是刘国梁为马琳赢得了宝贵的稳定情绪的时间。最终才使马琳顺利拿下了韩国的李廷佑。紧接着在马琳对捷克科贝尔处于1:3的不利时刻,刘国梁故伎重施主动申请红牌,马琳又神奇地连板两局,闯入八强,越战越勇的马琳在妆决赛中淘汰了连过两关的梅兹,刘国梁挽救了马琳,马琳淘汰了梅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8届世乒赛中国运动员马琳在1/8、1/4、1/2及决赛四场比赛中的主要技术分析,运用三段实力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马琳做出一个微量的诊断,分析其每一分球从发球到发抢再到相持或从接发球到接抢再到相持的使用率及得分率,以及最终得分手段的统计,总结马琳的技术特点,旨在为将来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巅峰对决2     
《乒乓世界》2007,(9):106-107
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连续两届出现同样的场景——王励勤对马琳。马琳已经是第三次进入世乒赛男单决赛,其大胆果断地进攻帮助他率先大分3比1领先。第五局7:1,距胜利一步之遥时,却被王励勤翻盘,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赛后从王励勤的表现来看,他的夺冠绝非偶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3,(7):56-57
从巴黎世乒赛回来后,我们在北京稍做停留,就与其余的队员会合,一起来到上海乒乓球训练基地,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赛后的集训与赛前的封闭训练性质不同,这次训练更注重系统性,由于没有大赛的压力,队员们的训练任务相对比较轻松,和在北京的常规训练没什么区别。集训刚开始的十天左右时间里,队员们主要是做一些恢复性训练,而我们教练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总结本届世乒赛上。  相似文献   

9.
马琳和马龙这对兄弟挺神奇,从上一个世乒赛团体赛开始,他们的轨迹总是相反。 记得莫斯科世乒赛前,男队在北仑集训时,前奥运会女单冠军、男队的心理老师陈静说当时马龙是心理最稳定的,既获得了参赛名额,又因为成绩稳定不用担心在比赛中能否被派上场;而心情最焦灼的是马琳和王励勤,马琳说那次集训是他有史以来最难受的,总感觉要被队伍淘汰了。  相似文献   

10.
马琳、陈圮作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他们在技术上也各有特点,互为补充。本文试图通过对马琳、陈圮在第49届世乒赛马琳、陈圮男双半决赛、决赛中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相持段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找出其优点和不足,期望以后中国乒乓球双打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宁波北仑基地正对着国旗的那面墙上,挂着一幅印有中国男队本届世乒赛主要对手和中国队参赛队员照片的背景板。背景板上中国队的阵容中,除了三次直通比赛打出的许昕、张继科、马龙之外,王皓、马琳、王励勤这三人身上都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问题不仅考验着教练组,更是拷问着王皓、马琳、王励勤。  相似文献   

12.
提到松平健太,大家并不会觉得陌生。2009年横滨世乒赛,他以3比4惜败马琳后。很多中国球迷就记住了他。2013年,他在巴黎世乒赛中又遇到了马琳,并最终取胜。4年来,他的技术实力更加雄厚,战术运用更加成熟,已经具备了世界优秀选手的水准。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世乒赛     
《乒乓世界》2013,(6):84-84
0——本届世乒赛中,中国队没有产生新的世界冠军。 1——庄智渊,陈建安在男双决赛中战胜了马琳/郝帅,夺得中国台北队自1985年参赛以来的首枚世乒赛金牌。  相似文献   

14.
张辉 《乒乓世界》2008,(12):123-123
九年前,马琳与刘国梁在荷兰的第45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上演了一场直拍巅峰战,九年后,在北京奥运会,直拍大战再次令球迷大饱眼福,只不过,对手换成了王皓,而马琳终于登上了冠军领奖台。马琳与王皓,谁赢得更多?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14,(7):42-43
去年7月份,我正式担任香港男队主教练,东京世乒赛算是我接手后带队参加的第一个世界大赛。赛前,我们开准备会时香港媒体过来采访,当时教练和队员一同表决心:这次世乒赛要突破上一届多特蒙德世乒赛的第9名,争取进前8名。我认为我们正常发挥的话,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困难。尤其是赛前我们还跟波兰队一起集训,技战术等各方面准备得都很充分。结果最后只拿到第17名,这样的成绩让我不太满意,甚至有点失望。  相似文献   

16.
工兵马琳     
第45届世乒赛使世界重新认识了马琳。 在含金量最高的男单比赛中,他击败了欧洲三虎之一的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阻住了韩国名将金泽洙势不可挡的脚步,又冲破了上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得主瓦尔德内尔的防线。他为中国队最终夺得该项冠军立下头功,令众多选手不得不重新掂量他的分量。 马琳,原籍沈阳。1980年2月15日出生。  相似文献   

17.
第48 届世乒赛马琳技术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琳在第48届世乒赛进入男单前8名后三场比赛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技战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定量研究,找出了其在技术、战术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的技战术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乒乓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0,(7):38-39
《乒乓世界》:世乒赛前封闭训练时,你说:“幸亏自己打出来了,要不这个状态就去不了莫斯科了。”赛前状态很不好吗?  相似文献   

19.
这张照片摄于上海世乒赛男双半决赛。利用场上队员拣球的间隙,我在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上查看刚刚拍的片子,回放到孔令辉这张的时候,我感觉喉咙哽咽了一下。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感动、被打动、被触动的人,每次在世界比赛现场,都会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几回。而上海世乒赛却有些例外,因为赛前通过宋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乒乓球队在继1995年第四十三届天津世乒赛包揽全部比赛的7枚金牌后,又在本届奥运会上囊括乒乓球比赛全部4枚金牌,并夺得3枚银牌和1枚铜牌,在中国代表团奖牌榜上名列前茅,创造了乒乓球运动史上空前的奇迹。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旨在把中国乒乓球队赛前备战封闭训练的情况向读者作一介绍。 一、赛前形势分析准确,技战术准备充分 处在欧亚夹击之中的中国队,由于在43届世乒赛上的全面胜利,使我们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在明处,别人在暗处,总有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这使我们的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