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典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然而中学生对诗词鉴赏大多停留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无法拓展到课外优秀诗词,很多学生在面对古诗词阅读题时难以下手,往往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古诗词的赏读整理出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为中学生真正读懂诗词、品读诗词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容易遇到困难,特别是指导学生背诵时难度较大。诗词是有一定韵律的,具有可唱性和朗读性。在古诗词教学中,"唱读"教学法,打破现存的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古诗文咏唱、积累、书写、鉴赏、绘画、表演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中深切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让他们更加热爱古诗词经典文化。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内涵丰富,意蕴悠长,在璀璨夺目的历史长河中散发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和审美情趣。然而,长期受应试教育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古诗词教学重知识传授轻人文价值培养的状况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古诗词,学习成效低,学习异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由此,情趣化教学应势而生,重拾古诗词妙趣横恒生的高妙艺术,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古诗词中延绵不断的高雅情趣开启学生丰富的情感之旅,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4.
学科素养立意下的诗歌教学,不仅传授诗歌知识,更要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诗歌教学是学习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一高二阶段古诗词教学念好"读、品、拓"三字经,做好"导"与"比"两件事,提高审美情趣,积淀诗意情怀.  相似文献   

5.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已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通过培养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与古诗词的语言美、形式美、韵律美、意境美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实践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真实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语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词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提升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就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困境及其解决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古诗词学习氛围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古诗词也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通过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本文主要从多样美读、创设意境、抓诗眼问题导入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在初中阶段加入古诗词鉴赏,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时,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要注重在鉴赏教学过程中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影响进行讲解。文章基于对古诗词鉴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探讨,并提出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俊杰 《考试周刊》2014,(23):25-25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又要运用灵活、实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语文古诗词教学充满生机,让学生真正喜欢古诗词,切实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把学生培养成博古通今、有较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谢丽雪 《教师》2023,(11):21-23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趣入境,走近诗意,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键。文章作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古诗词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培养其审美情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并对以趣入境的内涵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提出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游戏让学生“入境”,增强教学趣味性;可以以典故让学生“入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以情境让学生“入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可以以体系让学生“入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古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千百年来世人对社会、生活事物的深刻认识.文章从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发展角度出发,以生活化教学理念为基础,探讨了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场景的实践优化路径.通过生活意境、文化精神和民主思想的融入,更好地培养学生古诗词理解表达能力和创新联想能力,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生活学习感知中,领悟古诗词的文化魅力,陶冶审美情趣和思想品德素养,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语文思维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它起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古诗词教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古诗词教学的契机,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品格得以提升,灵魂得以净化。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普遍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成为国民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归因之一。中国优秀的古诗词集中反映了国人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本文通过挖掘中国古诗词所渗透的人文内涵,探究小学语文课中的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阐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无尽的语言魅力。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丰厚其心灵感悟,让知识与精神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中的人性美,是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善美的品质和思想内涵。古诗词人性美的丰富内涵,主要表现在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和生活情趣诸多方面。在古诗词鉴赏学习中,深入探究其人性美丰富内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3,(67):45-46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比重,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博大,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古诗词教学有明确的要求: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者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与学生一起分析、欣赏,不断探索、研究,积极寻找适合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美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开敏 《亚太教育》2019,(12):92-92
古诗词以其美妙的音律、精巧的用词和深远的意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原则,重视古诗词教学,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学会、真学会。本文就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技巧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初中古诗词教学是介于小学丰富的感性积累与高中理性的鉴赏分析之间的过渡阶段,然而当前初中的古诗词教学定位模糊,随意,教学手段单调枯燥,而且新课标实施策略对此又简单笼统,致使初中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流于形式,兴趣大被挫伤。笔者努力尝试"为诗配画——为画配诗——以画论诗"的诗画共赏平台来进行探索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