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环境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处理好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的历史学科实施环境教育,能够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环境教育的功能,增强学生的环境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技能、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协调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从出口、进口、引进外资三个角度对我国外经贸发展中的环境-贸易冲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在外贸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提供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意识是人类思想的先进观念,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意识已经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是技术工人的主体,直接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他们对环境保护具有直接和现实的影响,是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状况改善的重要基础。了解他们的环境意识的内容与结构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成为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素质,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注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从而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加强环保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保护环境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 ,环境保护不但是国家的任务 ,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中学化学实验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因此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结合教材内容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培养环保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 ,加强对化学教材中有害物质实验的改进 ,控制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一、结合课堂实验 ,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中学生未受过系统的环保教育 ,在教学中 ,化学教师应把有害物质的实验…  相似文献   

6.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涉及到自身生存的问题。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光靠政府进行环境保护是不行的,只有实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从观念、立法到具体制度的设计都还没有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保障,因而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制度,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证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浅谈绿色税收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全球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如何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目标。本文在对绿色税收制度作出全面概述的基础上,与国际绿色税收制度进行比较,剖析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税收存在的诸多弊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绿色税收制度的构建对我国环境和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的影响。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如何建立与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税收制度提出建议与措施。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面向21世纪的历史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9.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在学校的化学教学活动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有关休闲体育的各种研究越来越多,但对休闲体育环境的建设却少有问津。良好的环境支撑是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休闲体育的良性发展也将优化环境。自然环境是休闲体育良性发展的根本,社会环境则是休闲体育良性发展的摇篮。建设良好的休闲体育环境是现今休闲体育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充分占有生物因素的前提下,人的身心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决定的。环境泛指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对于同一区域的人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并且它对人的影响,也常常加以人化和社会化,因而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可说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从广义上讲属于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在这里我们采取狭义的说法,暂时把它独立出来,探讨其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并综合起来分析它们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要加强旅游景点的环保意识,依靠法律法规进行及时治理,使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一并成为繁荣旅游经济的两个重要方面,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作为综合育人的有效途径,应依托区域特色环境,体现课程设计主题多样化、资源协调多元化及不同学段课程差异化的特点,以增强学生对祖国风土人情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区域特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当地地形地势、气候及动植物、矿产等资源;文化环境是指地方风俗、红色资源和高校资源等.如何将区域特色环境融入到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应从政府、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现实路径,即地方政府主导,健全顶层设计,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学校具体实施,科学规划课程,凸显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社会各方参与,丰富组织主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推动区域特色研学旅行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其立足点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发展和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的学校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差异性,同时也孤立了学校德育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学校德育的生态性正在逐步恶化。挫折教育通过设置实际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同时也为学校德育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构建起了信息沟通和反馈的桥梁。挫折教育为德育发展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学生的道德生活提供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近现代史的课程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历史课程之一,越来越受到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视。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政府正在不断监督我国高校完善教育教学制度。我国的教师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创新我国的教育教学课程。我国的高校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养工作,确保教师能够掌握足够的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技能,同时也要为我国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本文主要对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教学的课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化及历史进程,和我国高校中国近代史教育不断演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要遏制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发挥税收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作用,建设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体、相关税种配套措施为辅助的生态税收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双创"的教育政策发展,社会环境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民办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标准和新要求。民办高职院校要对艺术专业学生进行全面专业的培养以适应双创的教育政策发展,就要在人才的培育理念、课程体系、发展平台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深入培养研究,建立新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本文对民办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环境科学研究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环境污染问题远远没有解决。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人类控制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造成环境污染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即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化学原因是指某些有机及无机物质被引入环境。物理原因是指由粉尘、固体废弃物、各种破坏性辐射线、噪音、振动、废热、地面沉降等对环境的破坏。生物的原因则指各种病菌或霉菌对环境的侵袭。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质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加,其形态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污染”、“大气污染”、“热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学”这些术语早已家喻户晓。诚然,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已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人们有能力在为时不远的将来有效地治理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20.
人才环境是指营造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烟台是环渤海地区中的重要城市,是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核心地段,目前正面临着制造业加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烟台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必须充分认识人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人才环境建设,从而为打造烟台制造业基地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