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哨烈 《教师》2010,(3):19-19
思想是一个人感知自己的不足而又需求的一种欲望,强烈的欲望转化为实践的追求而形成的独特的一个人的风格,她像一枝永远绽放的着意雕饰而又永远描述不完的野花,牵引着人类和社会不停地向前进!野花享受的是自然的怡情画意,是心无旁骛的生活。它享受着自然,吸收着有秩序的、无秩序的营养,因此蕴涵丰富特殊精神。  相似文献   

2.
“人类创造的美”与“自然生成的美”是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交叉的。而人类创造的美的特殊本质,则是人类改造世界、创造文明的社会实践所感性显现的出类形象或合律形式,并简化为人类改造世界、创造文明的出类形象。  相似文献   

3.
<正>"唉——又感冒了。"我听着风拂过树叶的簌簌声,望了一眼满满一大瓶的"盐水",长叹了一口气。百无聊赖的时间最是漫长。要是天上的神仙该多好啊,永远不会生病,永远不用到这满是药水气味的地方来一呆几个小时。忽然,一个女孩坐到了我身边,她也是来挂"盐水"的。她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水灵灵的,透着一股灵气,挺迷人的。那女孩时  相似文献   

4.
专家举荐王凌,武汉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质朴淡泊,普通而又平常。她执着地信奉“做一个愚人”的原则。点点滴滴,踏踏实实,成日沉浸于工作的海洋。心愚人方妙,意纯求真效。熟悉她的人,深知她心灵深处永远燃烧着一团火,这团火就是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对学生的真诚与亲切。这个普通而又平常的人,只要一走进课堂见到了孩子们,顿时便会灵气四溢,那真挚的情感,亲切的态度,风趣的语言,机智的决策,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13,(5):F0002-F0002
<正>水之如天,本色是矣。她便是这样一位本色老师,有一种单纯的执着,永葆一颗初心,那就是做一个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普通老师。她认为只有内心确立了清晰且坚定的目标,才能执着前行,而不会被一些纷乱的现象所迷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水是极富灵气的,流经之处,景观为之改变。熟识她的人,都赞叹她的聪慧,有一种自然流淌的清澈与灵气,一些寻常的细节常常成为她建立美感的起点和资源。比如  相似文献   

6.
战争与和平     
《中文自修》2008,(7):35
千年的时光碾过,悠久的角斗士传统与冷兵器的形式,使征战的沙场往往集中于旷野和朔漠。而在20世纪,城市变成了战场,弓弩升级为枪弹! 或许身为动物的人类可以将捕猎和征服的天性压抑的内心深处,但却永远无法要它。永远永远,人类要凭借对自然和他人的征服感受尊严和自豪。  相似文献   

7.
自然是什么?自然是神通广大的魔术师,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统统都是她“魔法宝典”里的玩意儿。她会春秋更迭,红绿变幻;她能让日月障眼,她敢叫天地变脸……这位高明的魔术师,偶尔地、有意无意地泄露戏法的某些秘密,逗引着人类的探究兴趣,但她似乎又有永远破解不尽的“机关”,吸引人类把这场没有终场的魔术一直看下去……自然快乐着,但也孤独着。她这位柔美的母亲,无偿地为人类提供空气、阳光和水分,然后就静静地看着她众多的子女打拼、休憩。这位沉默的母亲,她静静地听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抒怀,她听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叹,她也听着“月缺花残,黯然泪下”的抽泣……她不应只是倾听者啊,她盼望着与人类的交流。今天,她等待着,静静地等待着人类与她的低吟,等待着我们与她的密语。  相似文献   

8.
木兰 《初中生》2008,(1):14-15
每次想起她,我就会想起魏巍笔下的蔡芸芝老师:“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记忆里的吴老师不也是美丽动人的么?她的容貌、她的身姿,永远是少女所歆羡的;她的服饰、她的发型,简洁随意,永远是女孩所模仿而又无法企及的。最难忘的,是下课的时候她斜倚门框的身影。在那栋古旧的教学楼的中厅,有四扇木门,  相似文献   

9.
人类或许永远也无法摆脱这个与生俱有的困惑:“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千百年来,有多少先哲圣贤试图寻求答案,但它至今仍在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上帝创造的人类世界,充满了诸多罪恶和不平等,但有一点是绝对公正无倚的,即不论何人,他可以享有人世间所有的特权,却绝对无法享有永生的特权;他可以抗拒一切却绝对无法抗拒死亡。死亡,对每一个生者来说,是神秘而不可知的存在,但又是无法逾越的必然归宿。每个生存者在这之前都无法超验地感知它,它对活着的人永远是不可知的迷团。  相似文献   

10.
永,乃天地之灵气所成,不但哺育了芸芸众生,更赋予了人类无价的智慧。在我眼中,她清澈得不掺一丝杂质,质朴得不加一分修饰,是这世上最值得怜惜的事物。水,是温柔的--静静的小溪里,飘荡着她婀娜的倩影,像一个出嫁的新娘,百依百顺,柳叶吊梢眉下,一双丹凤眼透出含情脉脉的眼神,似乎永远含着一种炽热的温情,足以把整座冰山融化。小溪这位略带娇羞的新娘,虽然不如大海般波澜壮阔,但却柔而不娇,柔得让人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家乡桂林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漓江的柔美,象鼻山的意趣,城市环抱着山水,青翠蕴含着灵秀。有人说我,这个被桂林山水滋养出的南方女子,浑身透着一股灵气,她才气逼人,气质绝佳,似乎每次出现就能让人眼前一亮。也有人说,这样  相似文献   

12.
赵华 《现代语文》2007,(8):58-59
《小城之恋》是王安忆的名篇,作者通过描写作为性别符号的他与她在青春期的生命躁动,来展现生命与文化的永恒冲突。人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又决定了在生命与文化的永恒的冲突中艰难挣扎是人类的无法摆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狄金森是美国著名诗人,她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创作了500多首描写自然的诗。她热爱自然又害怕自然。自然成了她创作的源泉,她笔下的自然对人类时而慈爱友善,时而充满敌意,既带给人类愉悦与和谐,又给人类以伤害。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悟读,揭示了这位女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4.
初见勾学荣,就被她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特有的气质所吸引:尽管已经年近半百,她给人的印象却是那么乐观而又富有朝气,不由让人忘却了她的真实年龄;言谈中所透露出的对事业的那股自信和执著,你会相信,只要是她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成.  相似文献   

15.
一[小引] 水,是多情而美丽的精灵,生命因她而有了灵气,世界因她而精彩。是水让江河湖海成为大地的眼睛;是水让雨露霜雪成为自然的花朵。先让我们去领略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的--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尹雪艳》是以揭示命运为主旨,具有现代寓言的外壳,蒸腾着浓烈的象征意义的小说。作者白先勇通过对处于时空和命运交叉作用下人的生存状态深度的把握和艺术的表现,显露了“欲望”和“命运”永远是人类无法摆脱掉的精神枷锁,折射出了白先勇对自己、同类、人类的理解和顿悟,表现出一种博大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7.
“杨老师:您就是我们的伙伴,无话不谈的知己,互相扶持的朋友。我们一同走过了有着酸甜苦辣滋味、五彩斑斓色彩的中学生活。同学们成为永远的兄弟姐妹,而您就是我们的家长!您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人。”这是一位毕业生写给她的班主任杨素东老师信中的一段话。走近杨素东老师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说:“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注人类”必然要关注人的思想、情感。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情感,爱情是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情愫,是一个亘古而又永远年轻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锅巴·童年     
作文精品导读童年是人生旅程中最宝贵而又一去不复返的人生阶段。对童年的回忆,是一种幸福,每个人都享有这种幸福的权利。的确,童年是永恒的文学主题。童年是一首优美的诗,永远写不尽;童年又是一首优美的歌,永远唱不完!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丽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是难忘的。谢婷同学在离开了乡村之后,还是念念不忘那过去了的儿时的诱人锅巴。锅巴成了她美好的记忆,伴随着她成长。因为锅巴里有着亲情的记忆,有着纯真的友情,有着淡淡的乡村野趣,而在今天钢筋水泥充斥的城市里是永远无法找到的情趣与真情。锅巴里的香味有乡亲们的勤劳,有长辈们的关…  相似文献   

20.
我的母亲     
物转星移 ,岁月流年 ,母亲离开人世也快有七年了。虽然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 ,但是我始终忘不了母亲 ,忘不了母亲为我付出的一切 ,母亲的身影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的母亲是个粗人 ,没有多少文化 ,印象里她长得黄胖而矮。我知道在别人的眼里 ,她是丑了些 ,但是我并不在乎 ,不在乎她是个粗人不识多少文化 ,更不在乎她长得黄胖而矮。在我的心里 ,母亲永远是位孝敬父母、关心孩子的伟大母亲 ,她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记得我年少时 ,外婆经常有病在身 ,家里的农活又多 ,外公一人又忙不过来 ,加之舅舅他们又还小 ,还在读书 ,所以母亲常常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