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妍妍 《档案》2014,(4):9-12
关于档案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且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档案起源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阶级社会说”、“文字起源说”、“原始社会说”等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但其又都未能克服“阶段论”的局限。而以“过程论”为视角,将“阶段论”中的各“点”串起来,形成一条线,以完整的过程来论述档案起源问题,可以说明档案起源过程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对“档案形成在前说”两个基本观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一形成就是档案"和"档案记录着文件形成的全部过程"是档案形成在前说的两个基本观点.而这两个基本观点在"档案形成在前说"大前提下是不严谨和不成立的;一是"档案一形成就是档案"的观点存在着与其系列文章中的其它观点自相矛盾和档案形成标志不明确问题;二是"档案记录着文件形成的全部过程"的观点存在着对档案形成过程、记录过程、记录内容的错误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信息时代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的观点下,档案学存在着危机,档案形成在前说能够化解这种危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形成在前说明确了档案概念、档案管理的对象,厘清了文件与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2007年《档案管理》第3期刊登了刘东斌先生《"档案形成在前"说对电子档案管理的启示》一文。本文针对该文的有关观点提出几点异议,具体围绕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区别与联系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档案形成在前”观在论述过程中将“概念”与其所指代的“事物”相互混淆、将“记忆”与“记录”混为一谈、分析问题的方法片面而孤立.不管是从人们认识的角度,还是从人们社会活动的目的性,抑或是从概念产生的顺序来看,档案都不可能形成在前.  相似文献   

6.
刘东斌先生的“档案形成在前论”立论的大前提是存在问题的.是基于对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的片面理解而形成的结论.将原始记录脱离于与之相对应的形成活动.没有看到原始记录形成活动对原始记录性的决定作用。此外,“档案形成在前论”在没有准确理解原始记录性实质的基础上.也没能把握其实质意义和作用。甚至以异化概念来支撑论点。  相似文献   

7.
“文件是档案的复制件”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宁 《档案管理》2008,(6):35-37
本文主要从《论档案形成在前》有关论述存在问题、文件与档案形成的不同过程、对举证的历史记载存在错误认识等几方面对“文件是档案的复制件”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8.
在档案学理论建设中,档案鉴定理论历来受到高度的重视,“鉴定工作的结果,象档案界通常说的那样,‘决定档案命运’,涉及档案的‘生死存亡’和馆藏质量.”而对文件价值理论的论述,似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而是将有关文件价值理论的论述纳入档案鉴定的理论范畴,这里仅举一有代表性的观点:“作者关于公共文件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的观点是对档案鉴定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档案工作重要论述有其严密的生成逻辑,丰富的核心意涵,以及明确的实践向度。生成逻辑回答了这一重要论述“由何来”的问题,在理论上赓续了马克思主义档案观,在文化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档案思想,最终生成发展于习近平在地方及中央工作时的具体实践。核心意涵指明了档案工作“怎么看”的问题,包括档案价值论、档案地位论、档案党性论、档案治理论、档案服务论。实践向度指明了档案工作“怎么做”的问题,即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这个根本原则,做好“两个服务”,践行“三个走向”,推进“四个体系”建设。习近平关于档案工作重要论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新时代做好档案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档案价值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根据档案来源原则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着重论述了档案价值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提出“社会价值说” ,并阐明了档案价值的“两种构成”、“六个特性”和“四条实现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甲骨商代“非档案说”是针对甲骨“王家档案说”而言 ,意在否定“商人存在较强的甲骨档案意识”之观点。“王家档案说”和“非档案说”对档案一词的定义有相同的认识。若认为原始记录材料就是档案 ,那么甲骨文无疑具备档案性质。本文对有关质疑“非档案说”的两篇论文进行了回答和质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刘东斌提出的档案形成在前说,从档案与文件的定义、档案与文件的形成过程及档案的本质属性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档案来源于文件,档案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产生的,文件不是档案的复制件,档案非形成在前.  相似文献   

13.
渠诚 《档案管理》2008,(5):21-23
以“档案形成在前”学说的角度看来.档案馆中的部分“档案”并非真正意义的档案.而是被赋予档案信息的文件。档案是对历史事件的最为直接的记录.而历史事件的记录又大多是关于人的言行的记录.档案因此具有记录支配社会活动的人的观念与动机的价值。分析出档案的这种价值.对未来的档案实践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档案形成在前   总被引:2,自引:17,他引:2  
本文通过人们认识到档案是社会记忆,是记忆工具的观点,对"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和反思.提出了"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认为档案是记忆工具,所以形成在前;档案之义形成在前,而文件之意形成在后;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  相似文献   

15.
“规范”.在档案部门可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开展档案工作叫“规范”:档案室、档案馆整理档案要“规范”;整理档案的方法上升到理论是“规范”.档案管理学就是档案整理“规范”学。档案人好像有一种“规范”情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信息时代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的观点下,档案学存在着危机.档案形成在前说能够化解这种危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形成在前说明确了档案概念、档案管理的对象,厘清了文件与档案、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与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吴凡 《档案天地》2007,(2):52-53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档案与档案工作的作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学术界在档案应用理论研究上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例如:最近常见的档案资产评估的研究、档案资产问题的研究、档案利用中成本问题的研究、企业档案工作中经济现象的研究等等。但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些概念及观点似乎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其中的个别问题谈一些认识及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读刘东斌先生《档案直接形成论》后,联系档案工作中的一些现象和实际,运用对比的方法,认为严永官先生的《档案不可能形成在前》(《档案管理》2015年第5期)一文将“概念”与其所指代的“事物”相互混淆,档案人的“人为”与社会主体人的“人为”并不相同,文章分析问题的方法有些过于片面.从而得出档案是有可能形成在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在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下,文件和档案价值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是混乱的,文件和档案双重价值观与实际不相符。并用档案形成在前说对档案价值进行解读,认为:档案具有文件价值,文件价值只是档案价值的一部分:档案的本质价值是凭证价值.凭证价值可分为现实凭证价值和历史凭证价值,档案的其他价值都源于其凭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众说档案文化产业(之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昆 《北京档案》2004,(3):48-48
是提“档案文化产业”,还是提“档案文化产业化”?多数来稿不欣赏“化”。由此看来,陈姝《向档案产业化说不》的论文,荣获市档案学会上年度学术论文一等奖,确属当之无愧,既符合档案部门实际,又代表多数人观点。顺便预报:第5期将辩论“档案收集难在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