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技风》2021,(11)
本文分析了玉米倒伏的种类和抗倒伏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影响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播种时期、种植的密度、玉米幼苗的状况、不同的种植方式、病虫害。概述了玉米倒伏的危害,主要包括严重降低产量,降低玉米的品质,增加额外投入。探究了玉米抗倒伏化学调控技术,主要有化学调控技术影响玉米生长及抗倒伏能力情况,化学调控抗倒栽培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浅谈玉米倒伏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倒伏现象时有发生,分析了引起玉米倒伏原因,提出了玉米倒伏后应采取的对策及防止倒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国家良种补贴作物。另外由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造成减产。因此,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栽培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以下为笔者根据不同的倒伏情况分析,浅议玉米倒伏的原因、补救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藏科技》2005,(7):61-61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如管理不善,容易出现早衰、空秆、缺粒、倒伏等现象,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到玉米质量和产量。如何防止这种现象呢?根据一些老农的经验,在田问管理中应抓好四条技术措施,着重做好“四防”:  相似文献   

5.
探讨玉米倒伏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其中玉米因为高产稳定、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备受人们喜爱而被大范围种植,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病害现象,倒伏是其中较为常见且影响十分严重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分析研究玉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田作物后期倒伏分为茎秆倒伏、根倒伏、茎秆折断3种情况。由于倒伏情况的差异,其产量损失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茎秆倒伏仅仅是作物茎秆倾斜,等到天气好转,生长一段时间后,就会自行恢复直立状态,因此,这种倒伏产量损失较轻。如果是茎秆折断性倒伏,一般很难恢复生长,也  相似文献   

7.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直立生长的作物成片发生歪斜,甚至全株匍倒在地的现象。倒伏可使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收获困难。小麦、水稻严重倒伏时,产量甚至可降低一半以上。倒伏大多发生在作物生育的中后期。稻、麦等谷类作物拔节后倒伏愈早,损失愈大。通过对我地区水稻倒伏情况调查,分析了水稻倒伏的原因,提出了品种选用、科学栽培、病虫害防治等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目标。国内外研究表明,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大面积的玉米高产记录,均是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取得的。但是,密度过大、玉米群体结构不合理容易引起早衰和倒伏现象的发生。为此,本试验采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哲单3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品种的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无证经营行为和超范围经营行为是垦区维修市场整顿的重点,也是制约垦区维修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实际,重点探讨了解决垦区汽修业非法经营行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倒伏量是驳领造型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倒伏量大小的四个因素及四种常见的求值方法,为配制合理的驳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是我国很多地区比较常见且危害相对较大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它可以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多,会造成大量的粮食损害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其主要的侵害对象是我国年产量较大的玉米,它可以使玉米秸秆产生倒伏空心等等不良现象。玉米螟分为不同的种类,近年来各个地区都在防治玉米螟虫害的工作中取得了较长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玉米螟是我国很多地区比较常见且危害相对较大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它可以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多,会造成大量的粮食损害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其主要的侵害对象是我国年产量较大的玉米,它可以使玉米秸秆产生倒伏空心等等不良现象。玉米螟分为不同的种类,近年来各个地区都在防治玉米螟虫害的工作中取得了较长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垦区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寻求对策,为新时期黑龙江省垦区的农村体育发展提供思路,为决策者们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7-437
小麦的倒伏是影响其稳产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植物所马庆虎研究组分离了在小麦茎秆中高度表达的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咖啡酸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通过生化和转基因分析证明COMT在控制松柏醇型木质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COMT基因的表达在抗倒伏小麦生长发育后期明显高于易倒伏品种.这种基因的高表达进一步促进了COMT酶蛋白和酶活力的提高,并增强了木质素的合成。小麦的COMT基因定位在3B染色体上。该研究成果对阐明木质素代谢与倒伏关系.并通过调控木质素代谢培育抗倒伏的高产超级小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桔梗连作障碍有一定程度的危害,连茬种植植株生长柔弱、易发生病虫害、易倒伏、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如何减轻连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研究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浅析塔里木垦区土壤盐渍化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垦区处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之间的河漫滩冲积平原上,本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因其水量小、矿化度高、水质差,埋藏较深,而均不能用于农田灌溉,具有土壤盐渍化的内在因素。目前垦区引用塔里木河水为灌溉用水,开发不当将会导致土壤次生盐化。根据垦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防范土壤盐渍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7,(8):128
硅在植物生长中起一种有益的作用。它能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倒伏的能力,提供植物在一个群落中的光截获能力,减少蒸发作用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耕地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在我国,黑龙江省的垦区耕地面积规模最大,其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然而,在垦区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人地的矛盾也在升级,矛盾的升级和恶化,使得垦区的土地可利用资源锐减,这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针对这样问题,黑龙江垦区提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利用各项可持续发展手段,来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从而保障我国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的安全,以保障垦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效率。本文就黑龙江省垦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行了简要的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气候变暖和青稞黄矮病、条纹病多发情况下,适合主要青稞种植品种藏青2000的播期和种衣剂。方法通过播期、包衣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比较研究其对分蘖、产量构成因素、株高、穗长、生育期和倒伏的的影响。结果播期方面:播期一(3月25日)和播期三(4月24日)的产量都显著较高,播期一以穗部要素表现优势,播期三则以茎数和株高表现优势;包衣方面:除株高外,包衣的处理显著高于没有包衣的处理,且P1的千粒重显著高于P2,P2的最高茎数显著高于P1;互作方面:S1P2、S3P1产量较高,S1P2千粒重优势显著、S3P1的茎数和株高优势显著;生长发育方面:S1延长了其生育期,尤其是抽穗-成熟这一生长阶段;倒伏方面:播期越晚倒伏面积越大,倒伏级别越高。结论综合考虑播期、包衣、互作、倒伏等因素,推荐采用3月25日播种且用20%吡虫啉缓释种衣剂包衣(S1P2)的组合。该组合有生育期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较高、倒伏危害较轻等优点,可以有效保证青稞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