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页岩陶粒轻质高强混凝土中,由于性能较差,加入一定量的硅灰会使其流动性、密实度、抗渗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有所提高,且硅灰还能取代30%以内的水泥来降低成本。主要是通过加入4%~22%硅灰量与水泥的比来增强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设计,从而得硅灰的最佳掺入量。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8)
通过相关试验研究在同一强度等级下,不同水灰比、掺硅灰不同掺量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早期收缩开裂的影响,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硅灰能够明显增加混凝土的强度。通过试验得出,3d和28d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较不掺硅灰得基准混凝土分别可提高17.7%~39.1%和15.6%~31.7%;并且硅灰的最佳掺量应控制在胶凝材料用量的9%~12%。  相似文献   

3.
在装配式的生态节能建筑中,全轻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的试验研究对装配式的生态节能建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是全轻混凝土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的方面。提出一种装配式生态节能建筑中全轻混凝土材料最优配合比试验研究方法。依据不同的全轻混凝土的集料级配,以有效粒径与均匀的系数对集料的级配指标进行描述。以装配式的生态节能建筑的全轻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的实例为例,设计全轻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针对强度较低的C30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水胶比,选用强度高的水泥与减水率较高的聚羧酸的混凝土减水剂,完成对装配式生态节能建筑中全轻混凝土材料最优配合比试验的研究。试验的结果表明,利用本文设计的水泥与矿粉胶凝材料能有效地降低水泥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银川市德丰大厦,绿地中心301塔C60混凝土的应用。根据工程的技术要求,采用了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聚羧酸减水剂的复掺技术对混凝土进行多组配合比设计,配制出达到工作性能和力学指标达到要求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调整 (1)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根据GB97-87,按假定密度法进行计算,并经过试拌试配,选出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为:水泥:中砂:小碎石:大碎石:水=340:652:433:805:163=1:1.92:1.27:2.37:0.48;(2)引气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由于使用了引气减水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将增加,体积变大,因此混凝土的密度将随之降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不变,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变,即混凝土水泥用量仍为340kg/m~3。引气剂产生的大量微小气泡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而且也需要水泥浆包裹,因此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水灰比可降低,砂率  相似文献   

6.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设计方法是以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格的数学推导得到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砂率的计算公式,并且将此二式与水灰(胶)比定则相结合能计算出混凝土各组份(包括:水泥、掺合料、砂、石、含气量用水量和超塑化剂掺量等)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制砂的性能特点,选取混凝土原材料,通过试验确定粉煤灰最佳取代率为15%;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水胶比条件下C50混凝土的力学与耐久性能,得到本工程条件下所需机制砂C50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420kg、粉煤灰取代率15%、聚羧酸系外加剂掺量占胶结材料质量为1%、水胶比0.36、砂率40%,并在高层柱混凝土施工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普通轻集料混凝土存在的抗压强度低,工作性能差等问题,本文根据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理论和方案,并选取稳定性、流动性、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辅助胶凝材料对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磨细矿渣和硅灰能大幅度提高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改善其稳定性,但硅灰会严重降低其流动性。同时,由于粉煤灰的颗粒类似细微玻璃珠,具有改善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增强其流动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利用三种胶凝材料的复合超叠加效应,设计一系列不同掺入比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选择磨细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的最佳掺入比例参数为10%:10%:5%,为制备出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俱佳的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透水混凝土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容重小、水毛细现象不显著、透水性大、胶结材料用量少、施工简单、绿色环保,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对高强高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创新设计方案探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研究结果得出,集料粒径、硅灰掺和量及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性能混凝土是现代结构工程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超细玻璃微珠具有耐酸碱腐蚀、较高力学性能、密度小和流动性好等特点。以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为基础,对其工作性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珠添加后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对于同时添加微珠和硅灰的混凝土,硅灰的加入可以更大程度的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塑性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选用两种原料在不同的设计强度和不同膨润土掺量下进行渗透实验、压缩实验、抗冻试验,通过试验选出了适合吉林地区渠道防渗的塑性混凝土配合比以及膨润土水泥配合比,为开展塑性混凝土渠道防渗新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的裂缝是建筑工程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下面就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谈谈我们的看法。1,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人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1.1.1,设计中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1.1.2,配合比中水灰比(水胶比)过大。1.1.3,单方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高,表现为水泥浆体积越大、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1.1.4,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水灰比选择不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11)
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硅灰、高效减水剂、粉煤灰陶粒、普通砂,用普通搅拌工艺可配置出抗压强度高达47. 9MPa、表观密度为1880kg/m3轻质高强自密实混凝土。CL45强度等级的轻骨料混凝土各因素适宜的取值为:水胶比为0.40,硅粉的掺量为10%,砂率为39%,高效减水剂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14)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限定最小水泥用量300kg,由于经济成本的原因低标号混凝土很少采用泵送工艺。该文介绍了客运专线桥涵施工中,低标号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工艺,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克服了粗、细骨料级配不良引发的难泵送和混凝土泌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依赖水灰比(W/B)获得工作性能,中高水灰比混凝土之所以有较高的强度,是因为使用了超硫酸盐水泥。超硫水泥在水化期间能够形成大量的钙矾石晶体,从而抵抗了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因此中高水灰比混凝土在工作性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强度。本研究内容是:(1)超硫水泥在不同配比下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流动度、凝结时间。(2)使用不同配比超硫水泥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及抗压抗折强度实验。通过实验找出强度和工作性能良好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6.
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并选用适当的配合比,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利用工业废渣,还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掺剂及水。本文主要从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基本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入手,着重分析了公路工程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规定和建议、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设计,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硅灰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硅灰和粉煤灰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硅灰容易加大混凝土短期内的干缩变化,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通过分析不同掺量硅灰和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影响程度,期望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构造物就是根据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通过搅拌的手段使其成为均质的水泥混凝土构件。文章从水泥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养护等几方面阐述了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高价材料(水泥)的用量,并考虑应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等),以配制出性能优越,价格便宜的混凝土,是对从事配合比设计的试验工程师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路缘石预制每公里造价近10万元,我们查阅了大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资料,都没有涉及到掺粉煤灰小石子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本文以公路工程中路缘石预制的配合比设计为例,对该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