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挤压处理玉米深加工副产物玉米皮制得高品质膳食纤维,并将其用于高纤维玉米面条的生产。本实验研究了玉米皮膳食纤维添加量、挤出条件对高纤维玉米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从而优化高纤维玉米面条挤出法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玉米皮膳食纤维添加量为6%、加水量24%、一段挤出温度130℃、二段挤出温度90℃时,高纤维玉米面条挤出生产条件最佳。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22)
为了探讨加工工艺对牛蒡-普洱茶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采用传统制备工艺,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牛蒡-普洱配比等条件,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结果表明: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配比都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加热时间4h、加热温度75℃、牛蒡-普洱配比为1:1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牛蒡-普洱茶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16.2%,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交互作用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牛蒡-普洱茶含水率为7.65%,复水比5.44g/g。  相似文献   

3.
以橙子皮为试材提取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PH值、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为1.4,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4h,在该条件下,橙子皮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61.79%。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0077g/g、溶胀度为9.7218ml/g。  相似文献   

4.
贾燕芳  石伟勇 《科技通报》2010,26(3):458-461,476
以废弃笋壳为原料,开展了制备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的工艺研究。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工艺,在酶添加量为1%,温度50℃,pH为4.5,反应1h,得到毛竹笋壳膳食纤维食品添加剂的持水性和溶胀性分别为5.01g/g,5.80mL/g,总膳食纤维含量为86.3%,比笋壳样品增加了18.03%。通过电镜分析,酶解后,笋壳纤维发生了局部溃裂,膳食纤维大部分呈现片层结构,体现了酶解后膳食纤维体积密度、口感得到一定改善,有利于降低笋壳膳食纤维的砂砾感,达到改善笋壳膳食纤维添加剂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塑料薄膜填充的需求,如何制得颗粒粒度小、分布窄、分散性好的纳米硫酸钡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纳米硫酸钡的分散性,采用碳酸钡为原料,利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硫酸钡粉体,考察了改性温度、改性/搅拌时间、搅拌转速、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纳米硫酸钡制备的影响,对影响粒径大小的因素进行研究。同时,为了解决纳米硫酸钡制备出现的团聚、结块现象,将小颗粒硫酸钡进行湿法改性研究,获得的优化工艺为:改性温度为60℃,改性/搅拌时间为25min,改性转速为3000rpm,改性剂用量为4%,可以制得活化度为98.81%、吸油值为20.28%的透明、稳定、分散性好的纳米硫酸钡。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大米为原料,采用打浆、糖化、液化、发酵等工艺制备大米发酵饮料。以L-乳酸含量及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发酵剂接种量、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大米发酵饮料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发酵剂接种量4%、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4%、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7h。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温改性和酸改性粉煤灰粒度、添加量,吸附时间、焦化废水PH值及石灰添加量等因素影响,并得出各因素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吉林省特有的北冰红山葡萄来进行冰酒发酵工艺的研究,在发酵工艺研究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温度为12℃,酵母添加量为0.12%,SO2添加量为80mg/L  相似文献   

9.
以枸杞和荞麦面为主要原料,安琪牌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生料液态发酵工艺酿制枸杞荞麦保健酒。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原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发酵温度、酵母的用量、荞麦酒的添加比例对枸杞荞麦酒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保健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鲜枸杞浆料与荞麦酒的添加量为3%,葡萄酒酵母的添加量为0.1%,发酵温度为28℃,经过发酵、陈酿后的成品酒呈酒红色,酒体饱满,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0.
我国豆制食品行业每年产生约2000万吨湿豆渣,豆渣中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高,将豆渣添加到馒头中制作豆渣馒头,可提高其营养价值,有利于改善人们膳食结构。该文采用喜好度测试法对制作的豆渣馒头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了豆渣添加量对馒头感官特性影响的初步规律,并提出了最佳豆渣添加量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湿法球磨表面改性工艺,以硬脂酸为表面改性剂制备了改性氧化钐浆料,并直接添加到丁基胶乳中分散均匀得到氧化钐/丁基乳胶防辐射复合材料。实验考察了硬脂酸用量、球磨转速及球磨时间对氧化钐表面改性程度的影响,对复合材料进行了DSC、力学性能及X射线屏蔽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钐表面改性程度对复合胶乳分散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表面改性程度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氧化钐在丁基胶乳中的分散,当改性氧化钐活化指数达到96%,水接触角为102°时,复合胶乳分散稳定性最优,力学性能降低程度最低;当改性氧化钐添加量为20phr时,复合材料X射线屏蔽性能较优,其铅当量达到0.17mm Pb。  相似文献   

12.
关于制粒和压片的工艺参数对片剂质量影响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同制粒法工艺对片剂质量影响的研究分析,以及在压片工序中对片剂质量影响的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下简称SF工艺)和干法制粒工艺(以下简称GF工艺)分别制备QK片和FM片各三批,并对所制得的颗粒进行粒径分布、休止角、颗粒流动性、含量和效价测定及六个月的稳定性加速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就LGJ型干法制粒机的制粒工作在药品实际生产中影响压片效果的因素进行论述。结果:与湿法制粒工艺(SF工艺)相比,干法制粒工艺(GF工艺)技术虽然在颗粒流动性和可压性方面相对不足,却可以明显提高某些热不稳定品种(如FM片)的稳定性。结论:影响干轧效果的因素是物料特性,压轮的转速,压轮的间隙送料系统及螺杆送料压力料筒座与压轮的侧间隙及密封,压轮表面的水冷却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多添加环境下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准确的判断,利用下吸法对多添加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毛细吸水试验,重点研究了水灰比、添加剂掺量和烘干温度这三种因素对多添加混凝土毛细吸水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添加剂掺量和烘干温度都是多添加混凝土毛细吸水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水灰比和烘干温度越高,多添加混凝土的吸水能力越强,反之,多添加混凝土的吸水能力越低;添加剂的掺量越高,多添加混凝土吸水能力越低,反之,多添加混凝土的吸水能力就越低强。  相似文献   

14.
吕斯思  陈有亮  金鸟君 《科技通报》2012,(1):122-128,132
为了探求软质干酪的最佳酶凝乳工艺,采用L9(34)和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皱胃酶、木瓜酶、米黑毛霉酶三种单酶的最佳工艺以及复配酶最佳工艺,确定了皱胃酶添加量0.0125%,凝乳温度32℃,时间45 min;木瓜酶添加量0.01%,凝乳温度33℃,时间35min;米黑毛霉酶添加量0.0035%,凝乳温度32℃,时间40 min;复配酶最佳工艺参数为皱胃酶用量0.004%,木瓜酶用量0.006%,米黑毛霉酶用量0.0023%,温度32℃,凝乳时间30 min。结果表明,单酶复配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优化干酪酶凝乳工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废纸的苯酚液化工艺.结果表明:四个因素中,液比对液化过程的影响最大,液化时间、催化剂含量和液化温度影响程度其次.废纸液化优化工艺为:当温度150oC,液比4.5:1,浓硫酸催化剂12%,液化时间2.5小时时,废纸的液化率最高,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利用α-淀粉酶、胰蛋白酶对武川莜麦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了提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α-淀粉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分别为0.5%和50min,蛋白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分别为0.4%和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武川莜麦麸皮SDF的得率为6.20%。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公司在水泥立磨的调试研究上有所突破与进展,其中,主要采用了德国非凡公司技术MLS立式辊磨。[1]因此,为了对水泥立磨的调试进行全面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项设备的主要特点,以及在生产调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对生产调试进行分析中,可以得知,从根本上影响MLS立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包括喂料量、物料的粒度、料层的厚度以及在立磨时的温度、选粉机的转速等。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14)
本文以绿豆、冰糖为主要原料,研究绿豆冰糖营养果冻的加工工艺及最佳配方。为确定复合凝胶剂(明胶、卡拉胶、CMC-Na)的配比、凝胶剂的添加量、冰糖添加量、绿豆汁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对果冻产品品质的影响,结合单因素试验的结果,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本文还对实际生产中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成品指标进行了量化,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9.
以青稞麸皮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得的青稞膳食纤维色泽深,为了得到色泽较好的青稞膳食纤维,利用过氧化氢进行青稞膳食纤维漂白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青稞膳食纤维用100%的过氧化氢溶液在pH为10、温度为60℃的水浴中保持90min,漂白效果最佳,其白度值达到83.03%。  相似文献   

20.
在鲜牛奶中加入红皮洋葱汁,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研制剐具风格的洋葱酸奶产品.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进行热烫护色处理,以获得具有良好风味和色泽的洋葱汁.对蔗糖添加量、洋葱汁含量、乳酸茵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ax-t-因素进行L16(45)正交试验研究得出:蔗糖添加量12%、洋葱汁含量2%、接种量4%,在41℃发酵4个小时即可获得良好的洋葱酸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