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擦力在初中物理中是重点、难点知识。初中生既没有丰富的日常生活的经验,又没有高中生深层的知识体系,因而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模糊,为此,笔者通过几道例题来谈谈对摩擦力的理解。 一、摩擦力的产生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由此可看出物体间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  相似文献   

2.
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分为三种: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现作以下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是哪一种摩擦力,它有何特点.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这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而摩擦力表现为阻碍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两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所以,对于摩擦力做功问题,初学者往往会产生一些误解,下面笔者列举几个例子加以澄清. 误解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总是做负功. 其实,摩擦力并非总是阻力,总是做负功,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摩擦力,便能在应用中正确处理摩擦力的相关问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1明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产生条件:1 2个物体相互接触;2相互间存在挤压(即有弹力);3 2个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4 2个物体的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此时为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此时为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6.
摩擦力是指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作相对运动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一个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相似文献   

7.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的力。但学生在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却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十种情形。 误区一: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静止的物体间没有摩擦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Z1)
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近年来,对摩擦力的考查出现了新动向。一、在不同的物理模型下探究滑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中考考察的重点内容,但许多学生在做此类题型时,都感到模糊不清,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总结如下:一、知识点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沿另一个物体表面将要运动或已经运动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了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相似文献   

10.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不难看出,摩擦力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产生机制与作功是目前力学教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个知识点,该文从摩擦产生的微观机制对摩擦力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明确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间相互接触和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已包含了相互挤压的因素,因此无须再将此因素作为摩擦力产生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从力的位移和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讨论了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问题,指出了摩擦力做功时力的位移应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而不是力所作用的物体的质心位移,阐明了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始终为负而不可能为零.  相似文献   

12.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力的现象.它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相到挤压、又有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的物体之间.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摩擦有时是有益的,有时又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了解摩擦产生的原因和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很有必要的.在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九章第四节安排了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研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踉哪些因素有关.为了加深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我们从两个方而去进行讨论.一、分析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任何物体表面都不可能绝对光滑,都是凸凹不平的.如图1表示,当物体接触…  相似文献   

13.
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近年来,对摩擦力的考查出现了新动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误区一、静止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并挤压的两个接触表面不光滑的物体之间·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则有相互的滑动摩擦力;如果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并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间有相互的静摩擦力·这里所指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5.
<正>理解摩擦力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二是明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总与弹力垂直,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是明确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所受其他外力的合力大小决定)。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三个关键点,就会出  相似文献   

16.
张梅 《青海教育》2007,(8):59-59
摩擦力就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动摩擦和静摩擦,动摩擦又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17.
误区一:运动的物体一定受摩擦力 例1(2013·河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 B.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 C.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D.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18.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三大性质力之一,是常见的一种重要的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但同  相似文献   

19.
浅谈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其接触面上会出现一种与相对运动方向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  相似文献   

20.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但学生在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却常常存在着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十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