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自治与司法审查 --由学子告母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的诞生和成长始终高举自治的旗帜,而司法审查作为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大学自治的领地。司法审查的介入,主要是为了防止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不当干预。  相似文献   

2.
大学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从特别权力关系到大学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正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虽然承认大学行政行为的可诉性,但司法审查范围有限,同时权力和学术是不相容的,权力论实际上背离了学术和教育的本质,因此,对大学行政行为进行司法监督的基点必须建立在学术权利的保护上,要以大学自治理论代替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大学自治实为法治,当然不能拒绝司法的全面审查,保护大学自治的关键是设置适当的审查标准来尊重大学的专业判断.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自治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自治已成为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和其他任何权力一样,大学自治权也有被滥用的危险。当大学自治权力滥用损害相对人的基本权利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介入就成为一种必要。然而,作为学术自由保障的大学自治又不能受到司法的过度干预,因此,大学自治的司法审查程序、审查范围又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自治已成为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和其他任何权力一样,大学自治权也有被滥用的危险。当大学自治权力滥用损害相对人的基本权利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介入就成为一种必要。然而,作为学术自由保障的大学自治又不能受到司法的过度干预,因此,大学自治的司法审查程序、审查范围又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自治与司法介入的关系问题随着近年来学生起诉大学案件的频发而渐次浮出水面.文章分析了司法介入大学的法理基础,认为大学与学生之间属于特别权力关系的理论遭遇解构,大学自治权是行政裁量权的特殊表现形式,进而确认了司法介入大学的正当性.司法介入大学,涉及司法权与大学自治权的关系,反映在司法介入大学的审查范围和审查强度两个方面.在审查范围上,文章认为应坚持外部行政行为标准和"重要性"标准.在审查强度上,应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适用不同强度的审查标准.学术评价既涉及事实问题也涉及法律问题,因此大学享有判断余地,对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大学还需进行相应的价值补充.  相似文献   

6.
大学自治中司法审查的有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审查介入大学自治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有争议的问题.解决争议的核心在于司法审查介入大学自治时保持节制,使司法审查与大学自治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保障大学自治权的依法行使,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业评价权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行政权力为辅的权力。学业评价权体现了教育目的性的特殊部分社会性特质,学生与学校之间是一种修正的特别权力关系。学业评价行为产生间接的法律效果。学业评价行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司法应进行有限审查,不审查专业问题,对法律问题进行程序审查。在司法介入时机上,可以通过审查具体行政行为起到间接审查学业评价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校自治的基本精神是民主化和广泛参与化,传统上一味强调高校自主管理、自律调节的观念已不符合现代法治行政和权力制约的要求。司法权作为一种国家公权力介入高校自治具有理论依据和客观迫切性,但是司法审查介入的范围和强度应当有所限制。因此,应当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传统司法介入的基本理念重新进行审视,确立现代法治视野下司法审查的理性标准和适度范围,以实现高校自律管理和司法有效监督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论司法介入大学管理三原则--以大学对学生管理权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教育领域案件司法处理涉及大学自治原则。大学自治要求排除政府权力过度干预,而大学自治的有限性以及公民权利保障要求司法介入大学管理行为。司法介入大学管理是有限的,应当贯彻申诉前置、程序性审查和基本权利保障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受到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在传统上,学生与高校在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书环节引发的纠纷,很难得到司法审查。随着该理论的发展,对特别权力关系事项的部分进行司法审查已基本成为共识。就高校领域而言,司法有限介入的原因主要在于大学自治。具体到对高校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书环节,司法应该有权进行审查,但同时应遵守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和注重程序审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司法监督审视高校学生管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需要规制、权利需要约束。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或是高校行使教育行政职权、或是行使法人的民事权利,都应当受到法律约束和接受司法监督。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分析,高校都不能以"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为借口,排除司法干预和监督,形成救济的真空。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行为,使其接受司法审查与监督,应是学生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学术权力是为保护学术自由、保护学者人格独立与精神自治而存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只有相对独立、相互支撑,才能更好地承担大学的学术管理责任。我国大学存在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的问题,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学术权力组织存在行政化倾向,学者的追求异化等。我国大学学术权力发展应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以立法与章程保障学术权力;以监督与制度规约学术权力;以改革和创新张扬学术权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运行机制问题是现代大学制度和高校治理的核心范畴。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把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理解为均衡关系,强调二者之间的平衡。基于价值哲学的理论,对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行政权力在高校处于工具价值的地位,学术权力在高校处于目的价值的地位,行政权力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学术权力。在行政法视野里,现代大学制度应实行对高校行政权力的程序控制和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14.
救济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的正当性,是源于学术自由对发挥大学功能、认识科学真理以及构建民主社会具有重大作用。大学自治作为学术自由权的制度性保障,在大学侵害教师学术自由权时,并不能阻却司法的介入。为了既能保障教师学术自由权而又不侵犯大学的自治权,司法救济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时应当以校内申诉作为司法审查的前置程序。同时,司法审查应有限度,具体包括两项:一是程序审查而非实体审查,二是合法性审查而非合理性审查。  相似文献   

15.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及其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内部存在着两种最主要的权力结构形式——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其健康运行需要处理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可在借鉴国外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运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结构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权力冲突与协调机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社会需要造就了大学,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学校内部权力冲突和协调机制的多样性。作为学术组织的高等学校并没有摆脱价值判断的价值自由。高等学校的定位、面临的社会文化传统、所处的外部环境、管理职能的专门化、校长的大学理念与权力观是决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主要因素。行政与学术合理分权,强化学者个人的学术权力,校内学术机构学术化,扩大院系学术自治,学术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柔件化是现阶段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协调机制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诉求是当前教育界的焦点问题。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诉求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的诉求、去行政化诉求和大学自治的诉求,这三种诉求之间存在着一些冲突和矛盾:过度追求绝对的学术自由、学术权力缺位、内外部行政权力泛化等。因此,为了完善高等院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在高等教育中培育正确的权力自由观、学术自由观及正确地处理高等学校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基本的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市场权力。这几种权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大学治理权力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行政权力主导型、学术权力主导型、市场权力主导型。学术是大学发展之本,在大学治理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确立起学术权力的主导作用,并有效地协调好学术权力同行政权力以及市场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付敏 《考试周刊》2012,(37):156-157
现代大学内部存在着两种基本权力形式,即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国内外学者对这两种基本权力形式从定义到权力模式、权力结构、权力性质都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通过谋求两种权力基本形式存在的方式,以及协调这两种权力之间的关系,实现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大学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学术性是大学之本质属性,学术自由是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学术权力来源于学者对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影响力,它是大学的生命力。当前我国大学受行政权力导向作用的影响,学校实行学术行政管理模式,学术权力呈现日益弱化的趋势。强化学术权力,提高大学的学术气氛,对深化大学改革,促进大学发展,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