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函授学习开始不久,就有一些学员寄来了自己写的言论稿件。这些稿件虽还稚嫩,但趋势良好,甚有希望。特选几篇进行点评,供学员学习言论写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们函授中心教务部每天都要收到几十件乃至几百件函授学员写来的稿件,这些稿件确有一些写得较好,无论时效、内容还是形式、语言,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部分稿件已被教员分别推荐给军报、《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通讯》发表。但应看到,这些质量好的稿件多是做了多年新闻工作的新闻干事和通讯员写的,而绝大多数刚刚步入新闻写作门槛的本届函授学员的稿件,质量普遍较低,还没有达到发表水平。为了帮助学员们提高稿件质量,尽快达到函授中心所要求的水平,特对近期的部分学员来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相似文献   

3.
这段时间笔者在编辑部连续给一些函授学员打电话,对其提供的稿件进行电话补充采访。为什么?因为这些学员的来稿中基本新闻事实不清楚,编稿时“卡了壳”,如不进行补充采访,稿子只能废掉。函授学员来稿能进入编辑的视野、闯进编辑程序,很不容易。如果因为其基本新闻事实不清楚半途而废实在可惜,作为编辑也很不忍心。  相似文献   

4.
在军报收到的来稿中,军事训练报道占了较大的比例。据我们所知,不少初学写作的函授学员,采写军事训练稿件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稿件质量也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从学员的来稿看,军事训练稿件在所用来稿中的比例仍然不高,且质量也不如其他方面的稿件。现就通讯员来稿中所反映出的军事训练报道的几个常见毛病作一简要分析,以提醒大家写稿时注意避免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石翼 《军事记者》2004,(3):71-72
每期函授的后两个月,都会收到大量函授学员的言论稿件。按说。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初步了解了一些言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能满怀信心地拿起笔来一试是很自然的事,是大好事。但总起来看,这些言论普遍质量不高,距公开发表尚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03,(10):67-68
教务部每天都收到大量的学员来稿,也常常接到学员询问稿子能否见报的电话,其渴望稿子见报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实际情况是,80%以上的学员来稿,质量较差,离发表尚有较大的距离。然而,许多学员看不到这个距离,甚至埋怨编辑“不识货”。这里,随便拆开几个学员来稿的信封,将这些来稿作一分析。例一:驻晋某部举行知识竞赛本报讯函授学员李红波报道:5月4日驻晋某部开展了以传承“五四”精神,发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赛场上队员们精神饱满,抢答激烈,对答如流。为该部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营造了良好氛围,为贯彻“三…  相似文献   

7.
石翼 《军事记者》2004,(7):71-71
在本届新闻函授学员的习作中.也有不少是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总体来看是不错的.但失之于平。即:事迹平.人物平.用光平,构图平.说明词也写得平.这就在大量摄影作品涌入报社的形势下,失去特色,失去竞争力。下面.结合学员的来稿做一点具体分析,未必准确,仅供学员们在学习摄影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管《解放军报》军校宣传十几载,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学员最是出佳品。放大开来.也可以说:战士最是出佳品有例为证:去年下半年,为贯彻总政召开的全军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军校》专版开辟了“育人笔谈”专栏,编辑组及时向各院校新闻干事约了一批稿子。然而,从大苗来稿看,材料化、件化的味道较浓,编发了几篇,领导不太满意,读也不太喜欢。正在组里冥思莆想如何提高稿件质量时,我发现一篇生动活泼的自然来稿,  相似文献   

9.
何世勤 《新闻界》2001,(6):57-57
最近,认真看了一些通讯员的来稿,发现不少稿件质量相当不错,但也有部分稿件存在一些问题,既影响了稿件的命中率,又加大了编辑的工作量。我认为,当前通讯员来稿中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追风”。何谓“追风”?就是报上每发表了一篇较有影响的稿件后,跟着都会有不少人“追”着这篇文章的主题去采写稿件。尤其是每当中央、省委作出一些重大部署后,各地党委、政府作出相应反映的稿件,在这方面的问题表现得就更为突出。“追风”问题的实质是违背了新闻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即新闻要“新”,要讲“创新”,“追风”则只是简单地摹…  相似文献   

10.
陈晓君 《新闻窗》2007,(3):69-69
综观近年来通讯员的各类来稿,会惊喜地发现,短、新、快、活的符合新闻要求和标准的稿件多了,过去那种长篇大论总结性的新闻少了,稿件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有的稿件不但有较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而且探索性、思辨性的色彩也较浓,水准很高。但是也有不少来稿,在主题的提炼,角度的选择,表现的手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应有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2001年解放军报社函授中心恢复招生以来,我接触和编发函授学员的稿件已经8个年头了。虽然总的说来,函授学员的来稿状况年年都在进步,其中言之有物,有编发价值的稿件越来越多,但依然有相当多的稿件不够精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校》改版后,吸引了大量学员来稿。不少稿件选题新颖,事例也算过硬,写得也下功夫,可就是难以编发。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话没有说到位,一些观点、命题、结论、提法说得不那么全面和辩证,或说得火候不到,或说过了头,走了极端;或以偏概全,“木匠的斧头一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来稿少、质量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报社。这个现实影响编辑工作。但是,面对同样的现实,有的编辑就没有出现“等米下锅”的窘境,编发的稿子质量普遍比较高;有的编辑则是捉襟见肘,吃了上顿没下顿,编发的不少稿件真是目不忍睹。一些编辑学习抓得很紧,工作也很认真,但就是发现不了线索,抓不住苗头,对解决来稿少、质量差的问题没什么招数,主要原因是不敏感。怎么办呢?综合一些同仁的工作体会,我认为具体需要在4个环节上下些功夫。看文件要敏感一些同志文件也看,但看过了也就终结了,既不抄,也不记…  相似文献   

14.
报纸要闻版来稿包括记者稿件和通讯员稿件,从上稿率看,记者稿件通常高于通讯员稿件。任何有责任心的编辑无不希望报纸版面能够出彩儿,作为经营报纸门户版面的要闻版编辑更是如此。然而,除了一些来自时政性的会议、工作报道任务的压力之外,要闻版编辑还时常受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这种困惑可以说是直接来自稿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实践,概括来稿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袁雪峰同学:   函授中心尚未正式开学,就收到你采写的两篇报道新兵连的稿件,这是函授中心收到的第一份来稿,因此,也就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来稿了。   按说,作为函授学员,应当按照函授中心的教学进度和作业要求,有计划采写一些重点稿件,可从你的来稿中我们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带着自己稿件采写中的问题再去学习教科书,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试试看吧。   下面对你的两篇稿子进行点评。 第一篇稿子,消息: 《武警阿坝州支队关爱新兵实打实》   本报讯 袁雪峰报道:“爸爸、妈妈,我在部队挺好的,干部、班长对我…  相似文献   

16.
我写稿多年,大大小小获过十几次奖。翻开那些获奖的稿件,我发现我的获奖稿全是自认为很不起眼的“基层小稿”。96年我还在军校念书的时候,我采访过学员队一位在生活上挺抠门的学员。这位学员家住在山东农村,考上军校后他很节俭,平时舍不得花一分钱。后来大家发现他把积攒下来的钱寄给了青海省一位贫困山区的少年,而那年他爷爷生病住不起院,家里欠债几千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连续两年被学院评为“学习尖子”。采访完后,我写了篇通讯《抠门的张建幸》,当时我认为这篇稿子题材不是什么大的题材,也没有在意。未想到这篇不足1000…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02,(3):68-68
解放军报第11期新闻函授学员经过一年的学习,到今年2月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圆满结业。在此,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学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在学员结业之际,函授中心根据平时掌握的学员写稿和完成作业情况,评选出229名优秀学员。这些学员的共同特点是:(一)热爱新闻事业,能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函授学习;(二)能按照函授中心教务处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三)能积极主动与函授中心联系,有了问题及时请教;(四)能积极采写稿件供函授中心编发、点评。希望这些学员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新闻采…  相似文献   

18.
一、函授中心究竟发几本教材﹖本届学员只发3本,其中一本主教材,两本辅导教材。另发12期《军事记者》杂志。在辅导教材的“前言“中提到“丛书共有七册“,这是指“丛书“而言,不是指教材有7本。至于第3期杂志上所提到的6本辅导书,是指高级班而言,而目前,高级班尚未招生。二、学员的来信来稿都一定回信或刊登吗﹖凡本届学员的来信来稿,都分发给有关教员拆看,凡个别值得回答的问题都通过个别回信解答,凡共性的问题都由中心教务处公开在杂志上解答,凡写的较好的稿件都在本刊或军报的“函授学员作品选登“栏刊登,凡优缺点突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稿件,均由教务处请教授点评。由于学员来信来稿太多,个别学员来信来稿如得不到及时处理的,请谅解。三、如没收到教材或杂志,怎么办﹖请首先向本单位收发室和当地邮局询问,倘若报名后两个月仍收不到教材、杂志、学员证,可直接写信给函授中心查问。确属没收到的,由部队开证明信,函授中心将在晚些时候统一补发。四、学员来稿应寄到何处﹖学员来信来稿一律寄新闻函授中心教务处,稿件署名处要注明学员的学号。五、学员要改地址怎么办﹖由于学员太多,最好不要随意改动地址,尤其不要只改动其中几期。实在要改动的,请写清新址给函授中心办公室...  相似文献   

19.
马厚寅 《军事记者》2010,(11):67-68
看了这个有点像绕口令一样的标题.人们想必会觉得奇怪,你这不是在说废话吗?请容我解释一下,我绝无用绕口令来和大家开玩笑的意思,之所以想到这个题目,是近10个月来阅处函授学员来稿有感而发。我们注意到,本年度的函授学员来稿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有一部分函授学员,写稿的积极性很高。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他们的来稿,而有一部分函授学员写稿的积极性较低,很少有稿子传来或寄来,甚至有的函授学员开学近10个月来竟连一篇稿子也没有写过。  相似文献   

20.
选择新闻稿件是编辑对来稿进行取舍,是一个对获取信息之后的再选择、再评价的过程。而众多的来稿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这需要编辑的“火眼金睛”。如何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报纸编辑要把握选择新闻稿件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