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晃,辛亥已经过去一百年了。 这一百年间,史称中国历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所以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主要在于体制的变化。首先,是封建王朝至少在形式上的结束。数千年来,贯穿中国政治始终的是家天下。一家一姓之国,有着庞大的市场与悠久的历史。这种体制的一个特征是,“国不知有民,故民也不知有国。”社稷,是帝王的私产。  相似文献   

2.
<正>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纪元"亦称建元,是纪录年度之始。西汉以前,一个皇帝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既不改元,又无年号,一元到底,概称XX帝的XX年。王号纪年比年号纪年方便一些。彼时,承袭王位者,也只采用王号纪年,不建年号,如周惠王元年。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帝王们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历史就像一串糖葫芦,那么,纪年就是那根竹扦。纪年和纪事,时间和空间,构成了历史的一个个坐标段位。纪年有种种。如在西方,以传说的耶稣诞生年为根据做元年推算,在中国称“公元”纪年;如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以皇帝的年号为纪年根据,到了中华民国,皇帝没了,纪年就称“中华民国×年”或简称“民国×年”。还有就是“干支”纪年,即将“天干”和“地支”相配,六十年一轮回循环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国纪年从此开始顺用“公元”。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年,不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而是称为“公元1949年”。  相似文献   

4.
东汉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公元9—23年是王莽统治时期,国号新,23—25年是刘玄统治时期,国号汉,年号更始。25年刘秀即帝位,都洛阳,通称东汉,又称后汉。220年曹丕代汉称魏帝。  相似文献   

5.
东汉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公元9-23年是王莽统治时期,国号新,23-25年是刘玄统治时期,国号汉,年号更始.25年刘秀即帝位,都洛阳,通称东汉,又称后汉.220年曹丕代汉称魏帝.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有了“年”的概念之后,就产生了种种纪年的方法和作为起算点的“纪元”。在古罗马,常用罗马建国或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即戴克里先)称帝的时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我国古代也曾有岁星纪年的方法(据岁星即木星的运行规律而制定);还有王位纪年法(以某国王上台那一年为纪元)和干支纪元法(以十天为干,十二地支为序相配组成),如清乾隆八年,即干支纪年的癸亥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那么,  相似文献   

7.
彭法 《兰台世界》2013,(10):63-64
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古代的帝王们也有三畏:一是畏灾异;二是畏百姓;三是畏史家.帝王们有三畏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维系其权威与统治.  相似文献   

8.
2月初,许多媒体和网站争相报道,河南某温泉酒店开业,山西一男子花10万元拍得所谓的“帝王头汤”。图片中,该男子假扮帝王坐在浴池里,两个系着红肚兜的“妃嫔”服侍左右,其中一个手持香蕉给“帝王”喂食,浴池边有不少人在围观。字里行间,散发出羡慕嫉妒甚至是挑逗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随着历法的进步和发展,记载我国历史的纪年方法,也就应运而生.其主要纪年方法有:千支纪年法;王公名号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黄帝纪年法;民国纪年法,还有现在采有的公元纪年法.了解这些纪年法,对于我们学习历史,丰富历史知识,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史的确切纪年是从共和元年(前841)开始的。前841年之后,我国先后使用了共和纪年、谥号纪年、秦始皇帝和二世皇帝纪年、年号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传统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除此之外,我国从古至今还通用了干支纪年法。前841—前828年,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用共和纪年。前827—前141年,我国主要以帝王死后评定的谥号纪年,其中前221—前206年废除谥号,用秦始皇帝、二世皇帝纪年。前140年—1911年,用皇帝生前的年号纪年。1912—1949年9月30日用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10月1日之后,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是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纪年法。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春秋末期,孔子在世的时候便被奉为“圣人”、“达人”。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在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自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之后,历代封建帝王竞相推崇,孔子的地位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一切均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时至今日,孔子的思想依然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帝王最多的国家。”信然!有人统计,我国有帝王559人。《中国历代帝王大观》(陈华新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凡45万余字)一书共收帝王443人。队伍庞大,堪称“大观”! 本书所收帝王,上起传说时代的盘古氏,下至“末代皇帝”溥仪,均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一一介绍,不论全国统一政权的帝王,或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     
1911年中国发生了一次推翻清朝(1644—1911)封建专制统治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这一年按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是“辛亥”年,所以叫做“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是由“铁路风潮”掀起的。1911年5月9日,清政府颁布“上谕”,实行“铁道国有”政策。18日,任命满州贵族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要他去强行接收川、鄂、湘、粤四省的商办铁路公司。20日,与英、美、德、法四国签订了《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向这四国组成的银行团“借款筑路”。这一卖国行为立即遭到四省人民  相似文献   

14.
简谈家谱档案及其收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谱,又名“族谱”、“宗谱”、“家乘”,是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及主要事迹的史籍资料。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古籍《禹本记》、《牒记》、《世本》等书中的“帝系”、“世系”、“氏姓”诸篇,均属利用记述帝王、诸侯与名人世系的家谱档案写成。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名著《史记》中以“本纪”述帝王,以“世家”述王侯,以“列传”记人物,其相当一部分材料取之于家谱档案。《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云:“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靠,盖取之谱牒旧闻”。东汉以后的许多豪门望族,凭借家谱记载炫耀门第,坐取公卿。  相似文献   

15.
自由,这是一个美妙的词,历史上许多伟大的诗人都曾为之讴歌。然而,自由,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却有不同的含义。出版自由也是一样,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在封建专制的时代,谈不上什么出版自由。封建帝王统治的中国,连人们书写皇帝的名字都是犯讳的。在西方,出版物也不能触及帝王和神权的统治地位。15—16世纪的哥白尼,他的日心学说违反了基督教的教义,于是,他的伟大著作《天旋论》便为神权所不  相似文献   

16.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统治的年代,号称太平盛世.据档案和文献资料记载,康熙南巡是确有其事的,但说他微服私访,纯属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17.
《出版视野》2008,(1):38-39
1.改的不是“国号”而是“年号”。 2.王冕是元代人,卒于明朝建立前9年。  相似文献   

18.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迈入“2”字头的新千年,头一个月里老是不习惯,写信、写文章标时间常常不经意地涂为“1999”,划掉难看,于是在后面标上“+1”。说来我不是痴恋旧岁的人,但屡屡笔误我便不得不怀疑自己是否在心智上走不出上一个世纪,或者根本就无须作别那个百年。若是撇开个人的体验,就某一学科、事业而言,真正凸显其内在规律与气象的分期也未必与基督诞生日为起始的公元纪年有什么瓜葛,其新旧时代的变化有着自己的精神分娩仪式,譬如以重要理论、重大事件、大师的活动等作为标志。因此,就图书出版而言,我觉得依然逗留在20世纪的精神范式之中。  相似文献   

19.
按国人传统的纪年习惯,60年为一个甲子,是天干地支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我们一直念叨的“新中国”,也满了一个甲子。围绕这个甲子的盘点、赞美及欢呼,时下铺天盖地兼欢天喜地。是的,家人满了一个甲子,也要隆重祝寿,何况一个大国。有这样的机会,站在一个历史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安静下来,后顾前瞻兼东张西望,绝非多余。  相似文献   

20.
天一阁藏家谱目录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谱记载了一姓一族的世系和著名人物事迹,是一姓一族的历史书。古代学者很重视家谱的纂修,明郑满《宗谱序》说:“国有史,郡县有志,家有谱一也”。把国史、方志、家谱看得同样重要。谱学的发展也有二千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