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粮食问题始终是人类历史上关心的问题,合理地预估粮食供需从而指导下一阶段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建立平稳时间序列ARIMA模型,借用SPSS软件分析1979—2018年的粮食供应与需求量的数据,建立模型分别拟合出2019和2020年的小麦供应量和需求量,结果显示供需接近平衡,依此指导下一阶段的粮食生产,提出确保供需平衡和实现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10):184-187
降水量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林木生长有重要影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年降水量的演变趋势和预测年降水量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对北京地区20042015年的年降水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运用R软件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对北京地区20162015年的年降水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运用R软件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对北京地区20162020年的年降水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从而为北京地区的各个领域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我国粮食价格波动规律及预测其值,选取2005-2016年中国各季度粮食生产价格数据,首先对其波动性进行描述分析;其次建立一种基于IGOWL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选择ARMA模型、Holt-Winters乘法模型、残差自回归模型这三种单项预测模型,并通过5种误差评价指标来判断预测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准确性较高;接着利用所建立的组合预测模型对2017年各季度粮价进行外推预测,结果表明2017年粮食价格有所上升但相对波动较稳;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取1990—2009年江苏省人均GDP为样本数据,2010—2014年江苏省人均GDP作为验证数据,分别建立了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未来3年的江苏省人均GDP进行预测,然后在前3种单向预测方法基础上建立基于诱导有序加权几何平均(IOWGA)算子组合预测模型,再对此模型进行相应的效率评价.最后用组合预测模型对未来3年江苏省人均GDP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上述3种单项预测方法,基于IOWG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预测结果表明2015—2017这3年,江苏人均GDP会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将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建国以后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程经历了振荡期 (1 949— 1 964)、徘徊期 (1 965— 1 983年 )、增长期 (1 984— 1 997)三个阶段 ,分析了粮食发展的趋势 ,预测了 2 0 0 0— 2 0 2 3年七个不同年份全区和分区粮食的总产 ,并在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行综合考察与定位试验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各地粮食生产及地貌类型、土壤侵蚀程度、生产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国家粮食政策 ,提出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策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宿州市1958 ~ 2007年降水量相关统计资料,对宿州市夏季降水量进行时序分析,并运用马尔科夫链和灰色模型对未来5年夏季降水量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宿州市近50年夏季降水量在波动中缓慢增长,1978~1996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明显;宿州市不同年代际旱涝分布很不均匀,1958 ~ 1967年和1998 ~ 2007年,宿州市夏季降水量以偏涝为主,1968 ~ 1997年夏季降水量旱涝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结果除2011年处于状态2(偏涝)外,其余4年降水量均属于状态3,降水量属于正常降水年份.GM(1,1)模型预测结果降水量大都在475 mm左右,说明宿州市未来5年降水量基本属于正常年份.  相似文献   

7.
基于回归分析的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990—2005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以粮食产量为应变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成灾面积五种可量化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模型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量化分析——以河北省武强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个原始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各自的贡献率,选出最重要的6个影响因素,进而在1996-2007年武强县粮食产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扩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制约武强县粮食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永昌站(38°14′N,101°14′E,h=1976.1m)1977年至2006年的年降水量资料和2006年月平均气温与逐月降水资料对永昌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做初步分析。并结合永昌县1985年至2005年的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数据,分析降水量变化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影响。得出:永昌年内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年降水量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但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危机以及快速增长的人口等外部条件,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文利用2000—201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即"全面FGLS",实证考察了中国粮食单产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农业化肥施用率、种粮人口规模和年降水量对我国粮食单产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农业机械化率、受灾率以及气温显著降低我国粮食单产.文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粮食单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就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提出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对两种预报方法进行评价的数学模型.根据原问题中给出的数据,把观测天数41天及每天4个时段看成连续的164个时段,以91个实测观测点的每个现测点为园心作半径为e的小领域(圆形或方形),用每个实测点的实测降雨量作为该小区域实际的平均降雨量,把该小区域内的若干个预报降雨量取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预报降雨量,计算某一小区域在某一时段实际降雨量与预报降雨量差的平方,然后按164个时段91个观测点求平方和的方根的平均值,比较两种预报方法所对应的方根可以得出采用第一种方法预报降雨量要好于第二种方法.文章的最后对降雨量的等级进行了讨论,得出与前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概念获得模式是以信息加工为主导策略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是为帮助学习更有效地学习有关概念而设计的。此模式包括3种变式:接受学习模式;选择学习模式;无序材料学习模式。它要求学生对范例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形成概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徐丰  牛继强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13-118
未来人口状况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各类用地控制性指标的重要依据.人口发展与土地需求量密切相关,要预测规划期间土地需求量,首先必须对人口的发展状况作出预测.本文总结了常用的人口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这些数学模型进行了县级人口预测子系统方案的设计,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人口预测中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和数据整理,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未来人口状况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各类用地控制性指标的重要依据.人口发展与土地需求量密切相关,要预测规划期间土地需求量,首先必须对人口的发展状况作出预测.本文总结了常用的人口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这些数学模型进行了县级人口预测子系统方案的设计,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人口预测中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和数据整理,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氨基氰的制备方法,评述了各种生产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工艺发展方向及产品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面对着一个动态的外部世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来说,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要迅速得多、深刻得多,因而也剧烈得多。由于经济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科技发展引起劳动组织管理变化,社会发展要求主体参与意识增强,而这些都迫使职业活动的内涵增加和外延拓展,对未来劳动者的职业资格,尤其是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只有未雨绸缪,通过采用科学的工具,对职业演变予以科学的预测,进而对未来的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的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并进一步对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加以科学的改进,才能使职业教育不是被动地而是主动地应对职业未来的变化。这意味着,前瞻性的职业教育思想需要以科学的预测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对经济计量分析中的预测方法作了分析和评述.剖析了用计量经济方法来预测的优点和局限性.并阐述了预测方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隧道工程已经在我国基本建设的领域内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于隧道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和技术水平因素,使我国的隧道施工工程备受关注,对隧道施工的超前地质预报也成为了隧道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通过各种反射地震类、电磁类等超前探测方法和地震波超前预报技术方法等,对隧道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和安全保障提供了科学而先进的技术条件,以其优势而精确的探测对隧道施工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预测,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的时间序列预测法的选择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成功与否也取决于对各种模型的正确选择与灵活运用。非典型时序在实际中普遍存在,但不恰当的选择与运用模型,会导致模型无法客观反映实际,影响预测效果甚至带来负面影响。在对现象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建立模型、检验模型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