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滑轮可以省力。滑轮提起的重量G与作用在滑轮上动力F之比,叫做滑轮的机械利益。下面是几种不同的利用滑轮提起重物的装置图(图1~图5),假定滑轮和绳子的重量都忽略不计,绳子与滑轮以及滑轮与滑轮轴之间都是光滑的。  相似文献   

2.
可分解滑轮     
在滑轮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为何定滑轮相当于一个可连续转动的等臂杠杆,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可连续转动的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利用此“可分解滑轮”,能使学生直观了解滑轮与杠杆之间的关系。掌握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物理中"滑轮"是一节比较重要的内容,中考经常出现有关滑轮和滑轮组的题目,课本上讲"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很多学生不理解难以接受,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滑轮有关知识理解和掌握,笔者分析思考后,做了一个特殊的滑轮,用这个滑轮进行演示可以揭示滑轮的本质.今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滑轮特点的探究过程是《其他简单机械》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操作,来提高对滑轮特点的探究欲望。在探究中先探究是否省力,再探究是否省距离;先探究定滑轮,再探究动滑轮;先探究单个的滑轮,再探究滑轮组,这样分解探究点,通过分类探究,类比探究的策略,降低了学生操作上的难度,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初二物理课本中<滑轮和滑轮组>一节中,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总结一些重要的公式、结论,使得学生在解题时有据可查.但也有同学在使用这些结论和公式时生搬硬套,公式不仅没有起到帮助解题的积极作用,反而成了解题的"绊脚石".由此,笔者认为,同学们在解决滑轮问题时,一定要慎用书本上的公式、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探究滑轮的作用、原理时,把动滑轮看成变形的杠杆很难理解。因此,自制了一教具,便于学生对此变形杠杆的理解。进一步的认识到滑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第一册“滑轮”这节课的重点是揭示滑轮的实质,难点是找出滑轮的支点,农村中学的学生对滑轮的感性认识较少,难以理解滑轮的实质和找出支点,为此,我对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一、自制滑轮 1、取一厚约3cm,直径约20cm的圆柱体白色泡沫塑料,在圆心处钻一小孔,并在周边刻上一条小槽,制成滑轮。 2、把滑轮裁成A、B、C三部分,然后再用铁丝把它们串起来恢复滑轮的原样(如图1,本文的数据仅供参考)。二、使用方法: 1、作定滑轮演示一:按图2(a)装置滑轮得出结论:弹簧秤的拉  相似文献   

8.
一、开头引入提出问题:(l)什么是滑轮?(2)在使用滑轮时分几种形式?各是什么?后再播放教师录制的滑轮的自述录音:“我就是滑轮,我是周边有槽,能绕着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小轮,在我的家族里有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三名成员。在生产和生活的实际中,我们有很多用途—…·”听完录音后,利用投影的方式展示了人们在实践中应用滑轮为人类服务的实例和因不懂定滑轮作用而使用定滑轮闹出的笑话的科学漫画,使学生的视、听结合,感知表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漫画中的“瘦子为什么被重物拉上去”似曾相识,但欲言不能,处于极切…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物理中“滑轮”是一节比较重要的内容,中考经常出现有关滑轮和滑轮组的题目,课本上讲“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很多学生不理解难以接受,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滑轮有关知识理解和掌握,笔者分析思考后,做了一个特殊的滑轮,用这个滑轮进行演示可以揭示滑轮的本质。今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暑假学滑轮     
今天我穿着滑轮和妈妈一起上街,我飞快地滑着滑轮,把妈妈远远地甩在身后。这情景让我不禁想起了当年初学滑轮时的样子。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回到家里,看见妈妈对我神秘地笑了笑说:"你看,妈妈给你买了什么好东西。"我一看,原来是一双两个轮子的滑轮。它  相似文献   

11.
受教材编写的影响,长期以来,"滑轮"教学重视对滑轮特点的探究,却忽略对滑轮本质的阐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从滑轮的杠杆本质出发,引导有意义学习,并依据教学自组织转变理论,设计了"滑轮"教学的基本流程:深入讲解定滑轮是等臂杠杆,指导学习动滑轮是支点可移动、用力省一半的杠杆,自主学习滑轮组如何实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由此,实现"滑轮"一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2.
滑轮作为一种简单机械是初中物理教材的重要内容。以定滑轮为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是作为一种变形的等臂杠杆介绍的。滑轮虽然简单,但涉及到的力学内容,包括质量、动力、阻力及相应的力矩,以及滑轮的加速转动与平衡等知识却很多。特别是关于摩擦力的作用,在教材中往往根据要求不作详  相似文献   

13.
滑轮作为一种简单的力学机械,可以分成动滑轮和定滑轮,学生在初中时就已接触,而滑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在高中物理中,滑轮知识往往与力学、运动学、电磁学等知识联系起来,考察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本文简单介绍几个与滑轮知识相关的物理习题,简述其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14.
物体动态平衡问题是力学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但学生对解决有关滑轮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没有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解决动态平衡问题解题方法的讲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以三个问题为例对"动态平衡问题"进行剖析.例1将一细绳的两端固定于两面竖直墙壁的A、B两点,通过一个光滑的滑轮将某重物挂在细绳上,图1中给出的四幅图中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制了一个液体滑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 制作方法 1.取直径约6cm的圆形洗发精筒,从离底部1.5cm处横切,切口要平滑,在圆形筒底的中心打一1.5cm左右的小孔,再取一易拉  相似文献   

16.
所谓创意教学,就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原理,通过有创意的设计,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或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实施过程.笔者有幸聆听了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吴凡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滑轮"一课,感到受益匪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吴老师通过创意教学,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滑轮问题中,绳的张力并没有直接作用在滑轮上。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转动,发现绳的张力是通过转化为摩擦力矩或支承力矩间接起作用的。并且在滑轮的转动中。摩擦力矩总是在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说明:   本课继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十一册第十五课<杠杆>之后,目的是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系列.……  相似文献   

19.
滑轮的支点     
初二物理对变形杠杆──滑轮作了一定的讲述,但同学们由于对支点的理解难以掌握,致使滑轮稍作变形便难以分析,下面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滑轮有单个滑轮和滑轮组,课本对单个滑轮介绍了定滑轮和动滑轮,如图1,图2,图1为定滑轮,课本指出它的支点为圆心O点,所以是等臂杠杆,即:F=C,图2为动滑轮,课本指出它的支点为A点,所以动力管等于2倍的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二:C,其———”—””『””””一一’”“”“””2一’””实,从图1,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支点相连的绳子一端一定固定在天花板上(或其他物体),如图1…  相似文献   

20.
阿特伍德机在高中习题中经常出现,但大多是定滑轮处于平衡态的情况,主要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学生对当滑轮处于非平衡态的题目往往无从下手,主要在于其中的加速度牵连关系难以定量确定。对非平衡态的滑轮典型题型进行分析是教师日常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