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研究以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引体向上项目中的高校男生零次现象为切入点,基于笔者在引体向上测试现场的参与式观察后提出假设,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证,最后验证假设得出结论:部分高校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并非零次,评分标准的不合理使受试男生产生了规避意识。  相似文献   

2.
一、仪器设计目的实行学生体制测试、调研、是有针对性地做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衡量学生体质健康和生长发育的指标很多,男生引体向上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但是,迄今为止,从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大学、中学对男生引体向上的这一指标的测试来看,成绩很差,普遍反映此项指标难以达到。更有甚者,引体向上成绩为“零”的不乏其人。 1、安徽农学院80级106名受测男生中,“零分”达十人之多。  相似文献   

3.
我国多数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使上肢力量测评出现"地板效应"。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范式提高研究效度。量化研究对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每5~10年,男生的握力、体重、身高、BMI、引体向上均值差异显著;(2)年龄、握力、体重、身高、BMI分别显著预测引体向上成绩,体重和握力是影响我国男生引体向上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引体向上"零"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体重增长难挡,力量增长受限,个体认知偏差,社会支持薄弱。结论:我国男生引体向上"零"分的首要原因是体重增长较快,其次,主要肌群绝对力量和耐力增长不足,男生对引体向上的认知有偏差,学校、家长、社会支持较弱;借助政策控制体重、发展肌力、完善测评标准、促进男生积极练习引体向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多数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使上肢力量测评出现"地板效应"。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范式提高研究效度。量化研究对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每5~10年,男生的握力、体重、身高、BMI、引体向上均值差异显著;(2)年龄、握力、体重、身高、BMI分别显著预测引体向上成绩,体重和握力是影响我国男生引体向上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引体向上"零"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体重增长难挡,力量增长受限,个体认知偏差,社会支持薄弱。结论:我国男生引体向上"零"分的首要原因是体重增长较快,其次,主要肌群绝对力量和耐力增长不足,男生对引体向上的认知有偏差,学校、家长、社会支持较弱;借助政策控制体重、发展肌力、完善测评标准、促进男生积极练习引体向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国家男生体质健康标准》在近几年组织男生体质测试过程中,发现高校男生的引体向上、掷实心球、握力体重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如何利用体育课有效地提高男生的上肢力量,改善男生臂力及综合素质能力成为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体质测试与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就如何尽快提高上肢力量,摸索出一些实用的手段和方法,旨在为提高高校男生的上肢力量提供参考。一、发展高校男生上肢力量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家男生体质健康标准》在近几年组织男生体质测试过程中,发现高校男生的引体向上、掷实心球、握力体重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如何利用体育课有效地提高男生的上肢力量,改善男生臂力及综合素质能力成为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体质测试与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就如何尽快提高上肢力量,摸索出一些实用的手段和方法,旨在为提高高校男生的上肢力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引体向上是衡量学生上肢力量的一项体育项目,是专门为男生制定的一项上肢力量性的运动。在初中阶段的男生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引体向上的重要性,进行科学的学练,持之以恒地练习,才能在体育中考、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中提升引体向上的水平。本文就初中生引体向上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提升此项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8.
引体向上是《标准》测试中上肢力量唯一测试项目,绝大多数男生不能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成为男生的"软肋"和"短板"。本研究采用化整为零练习法,研制能够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实效的引体向上练习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旨为提高学生上肢力量素质提供借鉴与参考。结果显示,通过化整为零练习方法干预,提高练习效率,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引体向上成绩。  相似文献   

9.
引体向上是中学各年级每学年“锻炼标准”男生测试的项目,有些地方还将引体向上作为中考男生考试内容之一。由于引体向上涉及到人数多,练习器材相应较少的问题,发展和提高引体向上的成绩存在一定难度,为此,笔者以参加高考测试的亲身经历及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何提高引体向上的训练方法,供参考。 一、用力方法 引体向上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中告诉我们:“双手正握杠呈悬垂后,用力屈臂上拉,引体至下颏过杠。引体时,不可借助蹬腿和摆动的力量。”如果单从这一小段文字来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特别是刚入学的初中低年级…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5,(5):65-66
近年来男生引体向上的平均水平有所提升,但仍有很多学生的引体向上个数为零。在政策指向与学生现状的双重背景下,教师除了要重视引体向上一般方法手段的运用,还需在教学策略上进行针对性调整,以提高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的有效性。通过"减负引体"让肥胖学生练起来,通过"反屈引体"让正常学生的引体个数多起来,通过"蹦挺引体"让体弱学生摆起来,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引体向上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采用新《标准》的测试内容,对黑龙江省8所高校的2015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男、女学生测试总成绩及格率分别为64.9%和74%、优秀率仅为0.3%和0.2%,其中身体形态评价中女生好于男生,男生肥胖和超重的比例较大;身体机能的测试,大部分学生只能保持在及格区间;身体素质评价中男、女生肌肉力量和耐力均呈现下降趋势;男生引体向上不及格的超过80%,女生仰卧起坐优秀率只有0.3%,1 000m和800m有40%以上的学生不及格.分析其成因:高校学生体质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先天不足”,也与体质健康教育的力度不足和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预警机制的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一、案例背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对于一些体质较弱或者体重超重的学生来说很难达到及格标准。尤其是女生的800m跑、仰卧起坐和男生的引体向上、立定跳远、1000m跑等项目只能得到很少的分数甚至零分。作为高三年级的体育教师,如何将增强学生体质、强健学生体魄落实到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赵超君老师,从大量的达标成绩统计中发现: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得分最低的项目,而仰卧起坐则是女生得分最高的项目。据此,赵老师又对前几年开封市体育考试这两个项目的成绩作进一步的统计比较:男生引体向上平均85次,平均得50分;女生...  相似文献   

14.
引体向上项目是练习者双手正握单杠悬垂于地面之上,由静止开始,利用上肢及背部等肌肉的收缩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引体并使下颌超过单杠横面上沿,并重复多次的拉伸练习项目。该项目是甘肃省中考体育测试中男生的必考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男生必测的项目。引体向上主要测试上肢、背部等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是自身力量克服自身体重的悬垂力量练习,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等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2015年-2018年苏州市普通高中高三学生身体素质抽测的引体向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引体向上成绩较差,等级较低。本文试图通过对引体向上动作结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结合教学、训练实际,总结出相应练习方法,以期为提高高中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增强男生体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引体向上是2013年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男生新增项目之一,它需要学生有一定握力、上肢肌肉力量、耐力及肩带力量,对学生的上肢力量素质要求较高。但只要学生掌握了引体向上的技巧技能并加上刻苦的训练,就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成绩,现对引体向上的训练方法作如下简述。一、动作技术引体向上是受试者跳起两手正握单杠,略比肩宽,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伸直下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将身体往上拉起(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将引体向上作为初中男生必须测试项目之一。课堂实践表明,"阶梯式练习"能快速有效地增强引体向上的核心力量,帮助学生实现"零"的突破直至能连续完成多个标准的引体向上。"阶梯式练习"方法是分阶段设置不同的练习方法,通过反复练习从而达到这一阶段的目标,一级一级的阶梯目标由易至难,循序渐进,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充分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18.
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都属于发展身体局部肌肉的锻炼手段(引体向上发展上肢、肩部、背部和胸部肌肉,仰卧起坐发展腹部肌肉),简便易行,锻炼时间也很好掌握,在学校甚至在家里都可以进行.引体向上(男生)引体向上是发展相对力量的练习.  相似文献   

19.
任波 《中华武术》2023,(3):19-21
引体向上是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中男生必测的一项内容,在不少地区的体育中考中也有一席之地。在做引体向上时,学生要同时具备较好的上肢力量与肌肉耐力。本文从影响初中生引体向上成绩的因素入手,就引体向上的动作技术分析,总结出了几点提升引体向上成绩的措施,希望能给初中生引体向上的训练提供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我校刚实行选项教学的时候,在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上抛弃了一些传统的做法,如上乒乓球选项课,由于场地较小,于是用球性练习替代了传统的跑步热身.另外,为了不占有模块教学的时间,体育课上不专门安排体能练习.在期末汇总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发现:部分项目的测试成绩有所下降,并且在不同的选项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学生普遍存在上肢力量较差的现象,80%的男生引体向上不及格,20%的男生引体向上一个都上不去,大部分女生的头上掷实心球不及格;另外,女生的仰卧起坐平均值下降了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