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将博物馆学研究中的“叙事学”理论引入公共图书馆的策展过程中,建立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让文献“活起来”的思想,结合国内外优秀叙事展览或有叙事元素的展览案例,对文献类展览的策展提出叙事化策略:从“故事阶段”着手,确立故事主题、故事主体和故事主线;再进入“话语阶段”,确定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述修辞。以期为解决文献类展览的传播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博物馆作为文化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场所,逐渐开始借用“文学叙事”的方法,让展品“活”起来,主动与观众进行交流沟通,讲述自己的故事,展览故事化倾向逐渐凸显。然而“叙事”是文学理论化的表达,在展览中难以通俗易懂,因此本文从研究“讲故事”方法在博物馆展览中运用的意义与价值出发,借助多个展览“讲故事”的成功案例,着重研究展览“讲故事”的基本要素与方法,希望能为创新博物馆的陈展方式提供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博物馆展览中讲故事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可以让科学入脑、更入心,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效果。然而,选择什么样的故事、怎样讲述故事、如何将故事与展览相结合,则成为重要的探讨话题。笔者在美国博物馆中看到了三个关于宇宙探索的不同展览,希望通过对展览内容和叙事结构的剖析,能够对国内科技馆展览策划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现代博物馆需要建立用展品讲故事的脉络,使展品与参观者之间产生联系,引导参观者的思考,使其收获共鸣和感动。本文列举了欧洲科技类博物馆中较为常见的三类“故事式陈列”典型案例并加以分析,尝试展现它们背后的展览策划思路,即重新诠释展品、重新诠释科技史人物、以及运用“小人物”“小故事”展现“大时代”“大主题”这三种编排故事的模式,以期为中国的博物馆展览设计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神秘海洋”展将水的不定性、流动性融入展览叙事,通过解域化的故事、话语和空间构境探索主体向他者的生成,重塑主体建构的可能性,在静谧与幽暗中体验自我的消逝与永恒的成为。在故事层面,选择海洋这一女性母题;在话语层面,采用翻译干涉的女性主义叙事介入、吸引型的叙事距离、女性叙事者的叙述声音、故事内叙事的叙事视角。女性主义叙事策略的综合运用建构了女性意识,为女性主义展览叙事提供了示范,有利于吸引女性观众更好地理解与参与科学,回应了当代科普伦理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6.
讲故事是表达展览主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包括了“故事”和“讲”两个含义:“故事”是叙事内容;“讲”是叙事方法,是对故事再创造的过程。讲好故事除了选择一个好的内容外,还需要设计好故事的结构,选择好讲故事的载体。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围绕实际案例从博物馆、科技馆展览的叙事结构、叙事载体两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展览的空间特性植入故事、讲好故事。  相似文献   

7.
李政 《青年记者》2017,(20):76-77
纪录片是一种与电影相伴而生的影像叙事文本,也是一种影像建构的历史话语.①综观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故事化”是其经久不衰的呈现技巧之一.从学理层面讲,“讲故事”属于叙事学的范畴,其本源来自于对神话及民间传说的研究.按照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的观点,叙事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叙事话语、故事和叙述行为,在叙事文本和想象世界之间存在着“顺序”“时间”和“视角”三种关系.②叙事者采取何种视角、使用何种语法规则,以及如何呈现事实来建构故事,直接关系到叙事客观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讲故事”近年来成了电视荧屏上一种蓬勃兴起、方兴末艾的“叙事”样式节目。看惯了煽情、眼泪、刀光、剑影,人们似乎更想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凡人的酸甜苦辣,于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一夜之间走进了千家万户,从中央到地方,讲故事之风吹遍了每一块荧屏。它使人们穿越虚假矫情,真实地看到了自己额头上打下的烙印、眼角边岁月留下的沟壑、眼睛里流溢出的欢乐,而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但是许许多多或悲或喜、或远或近、或平淡或曲折的故事中,有的让人过目不忘,有的则如耳旁微风,看来,故事并非全都好讲,关键看你如何选择,怎样讲出来使它们更动听。  相似文献   

9.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事关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权争夺。基于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手新民晚报社制作的百集融媒体产品《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三个层面分析“他者”视角下讲述中国故事的策略运用,进而阐述“他者叙事”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的独特价值。同时,对“自我陈述”与“他者叙事”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要把坚持“自我”立场与正视“他者”角色结合起来,共同形塑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杨蕾 《传媒》2023,(3):58-59+61
近年来,“今日俄罗斯”在国际舆论场域的地位快速提升,成为传播俄罗斯国家形象、提升俄罗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这一成就的背后,既有着媒体融合转型战略下的技术革新,也有着媒介话语生产机制和叙事模式的变革。本文以俄罗斯主流官媒“今日俄罗斯”为例,探求其对媒介话语策略的运用和发展,总结“今日俄罗斯”媒介话语的策略经验,从而为其他主流媒体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元宇宙带来了叙事学的转向,故事情节的生成依赖于用户的操控,相比经典叙事学,呈现出从“讲故事”到“操控故事”的变化,这带来了故事的先在性与生成故事的区别。传统叙事中故事的本真性让位于元宇宙的故事生成机器。在叙事方式上,叙事的重点从叙事时间转向叙事空间。从叙事效果来看,呈现出从传统的幻觉制造、打破沉浸到元宇宙操控性沉浸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赵光怀 《编辑之友》2016,(10):71-75
“中国梦”是一个综合性传播符号,包含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三个层面的话语主体,国家梦和民族梦属于集体话语,人民梦兼具集体话语与个体话语的双重属性.不同话语主体具有不同的内涵,共同构成一个话语整体.在叙事模式上, “中国梦”具有宏大叙事和个体叙事的双重属性,国家话语和民族话语偏向宏大叙事模式,人民话语偏向日常叙事.不同叙事模式具有表达同一话语主体内涵的适应性,在传播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话语主体、不同的传播语境和不同的受众群体,灵活运用不同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地方媒体对外讲好“城市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超越“地方性”话语局限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能、跳出既有“叙事经验”构建网络空间情感共同体,不断调适“范式”“表达”“进路”,积极谋划和推动以“对话式”为核心、以“多元文化”为抓手、以“情感共振”为追求的国际传播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冯隽 《新闻与写作》2001,(11):39-40
中央电视台的法制栏目“社会经纬”,伴随着中国法制化的进程而孕育、成长、壮大,如今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之一。它呈现给观众的大多数案件在中国当代司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经纬”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法制史的另一种读本。“社会经纬”在观众中保持高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故事性强,或曰法制专题故事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听故事、讲故事——观众接受“社会经纬”的基础 中国的老百姓爱听故事,听故事是一种享受,也是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经纬”每周一期,一期一案,每…  相似文献   

15.
“换一种说法”是2004—2006年伦敦6家博物馆联合进行的展览更新改造项目的名称。在我国,尽管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千展一面”的问题却日益凸显,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为展览“换一种说法”已经势在必行。叙事型展览,因其强大的吸引力和出色的传播力,为展览的同质化困境提供了解决之道。因此,本文基于叙事学理论,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对展览文本展开探究,讨论如何通过人物微观叙事、丰富叙事结构和转换叙事视角进行突破与创新,让博物馆讲出更多不一样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16.
平民化叙事与“中国梦”的大众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梦"概念在民族国家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领域两个话语系统中,分别具有宏大叙事和平民化叙事的不同特性。在大众传播领域,平民化叙事既是沟通两个话语系统意义的中介,也是提高"中国梦"传播的策略和手段。传播载体的符号化、传播语言的通俗化、传播叙事的故事化是"中国梦"平民化传播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科技馆展览如何讲故事,是近年来探讨的热门话题。在分析展览讲故事的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和归纳了导致科技馆展览讲故事的五个难点:演示“科学现象”与“叙事性”的矛盾、科学“共性”与故事“特殊性”的矛盾、展品“碎片化”与“故事线”的矛盾、“大题目”与“小故事”的矛盾、疏于文献研究与讲故事所需丰厚素材的矛盾,提出了针对这五个矛盾的解决方法,并强调更重要、更紧迫的是转变传统的观念意识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量级作家,其文学作品在国内外被广泛传播接受,究其原因,其叙事文本对中国传统“说/听”故事场情节结构的借鉴、改造、升华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文章从避常取奇的叙事倾向、《月下小景》“说/听”式故事情节结构、“众声喧哗”的复调话语、故事本身来撼动四个方面来探究沈从文作品被传播接受的内在因素,以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陈玲 《视听界》2010,(4):113-114
“新闻故事化”是指“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手法,目前这种手法已经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如何对一篇新闻专题进行故事化的“包装”?本文从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新闻专题《都市评弹》栏目播出的几个实例来分析新闻专题的故事化“包装”。  相似文献   

20.
喜欢“听”故事早已成为人们的习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人获得知识、接受信息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渠道。讲故事不仅是作家的权利,新闻记者在记录新闻事实时也可以使用它,让自己写出来的新闻故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