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博物馆承担着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进行标本数字化建设将会为其实现基础功能提供保障。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标本数字化建设概况,并以上海自然博物为例,分析建设现状和问题,以期为促进和改善标本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必要性、内涵、路径与实践案例。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符合当今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传播的内容、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过程—关系”是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本文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为例,探讨了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受西方影响,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营建体现出了两个不同方向。西方对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博物学狭义化到实验生理学为主导的方法转向、博物馆内部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外强入侵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共同推动了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落地生根。西人营建的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是欧洲自然史收藏体系下的一部分,这类“学究式博物馆”研究属性强,不以服务中国社会为目的,影响有限。而中国本土的不同阶层在传播博物馆观念与实践上均做出了各自回应,他们身处衰败之际与觉醒年代,肩负救亡图存之责任,其创办的一批“公共教育博物馆”彰显了对科学的求索,对国家未来的希冀。这些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传播的公共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讲解中的提问互动,在吸引观众注意力、激发观众兴趣、引起观众思考、加深观众对展览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课堂教学研究常用的提问框架分析了两位自然博物馆教育人员讲解过程中的提问类型、观众回答情况和教育人员的反馈方式。发现教育人员有比较强烈的提问互动意识,能够围绕展品和讲解主题提问,但还存在问题层次性不明显、对观众认知水平分析不够、各类问题比例不均衡、候答时间过短、提问反馈中有效追问和鼓励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设置核心问题、基于观众认知水平控制问题难度、增加问题多样性、适时调控候答时间、在提问反馈中追问并增加评价性语言等方法提升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作为实施校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一直在努力探索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的手段和路径。多元智能理论为博物馆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上海自然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一平米博物馆”科普教育项目,构建了“情境-任务-创造-反馈-持续”的教育模式。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多元智能视域下“一平米博物馆”教育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路径,探讨博物馆科普教育实践的创新经验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锺健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博物馆学家。他是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世界最杰出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之一。他一生的科研领域几乎涵盖了古脊椎动物学的各个领域,其中重点是中国古爬行动物和古哺乳动物的研究,以及中生代—新生代地层的研究,一生发表科研著述670余篇(部)。他还是中国自然史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对该领域的开创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锺健在我国的地质古生物研究、自然史博物馆事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然博物馆在展陈内容特色化设计方面常常存在一些困难:自然类藏品的稀缺性,导致特色化设计的基础缺失;具备学术支撑能力的高水平策划人才匮乏,跨学科人才的奇缺,自然知识体系的庞大,导致内容设计的特色化缺乏深度和广度;传统展陈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展陈内容设计缺乏在教育功能上的积极突破。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包括:藏品特色分析和系统性补充征集;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色,融合学科交叉优势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改变传统展陈观念,将教育功能有机融入展陈内容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自然史类博物馆是中国近代以来出现最早的博物馆类型之一,中国最早的在华大英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以及北疆博物院等都是自然史类的博物馆。深入考察这些博物馆建设之初的讨论,并对比这些博物馆建设者的具体意图和办馆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博物馆都以服务西方自然史研究为主要目的,但却有着不同的建设取向。这些自然史博物馆不仅为西方的自然史研究提供中国的标本资料,有的博物馆还成为了西方人在华开展自然史研究的平台,为西方提供自然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1943年7月,中国科学社等六个学术团体在重庆北碚举行年会,共同发起在北碚筹备自然科学博物馆。同年12月,中国西部科学院会同迁碚的十二个国内顶级学术研究机关,推翁文灏、卢作孚为正副主任委员、组成筹备委员会。经一年筹备,1944年12月25日,中国西部博物馆正式成立并于次日开馆。中国西部博物馆的宗旨为推广科学教育、提倡专门科学研究。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亲子教育活动能够促进亲子之间互动交流,帮助家长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儿童、发现儿童。本文从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亲子对话,对比了不同类型对话内容的差异、整体对话类型,分析了不同环节、不同家庭之间对话内容存在的差异,希望研究结果能对未来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发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自然博物馆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天津自然博物馆为例,分析了自然博物馆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的必要性和基础,指出自然博物馆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着广泛的基础;双方应主要致力于科研、科普展示教育、数字信息化以及图书信息资料等方面进行合作;同时就天津自然博物馆目前的情况,提出了建立联合中心、聘请专家定向指导、聘为学术委员会馆外专家以及参与高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等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自然博物馆藏品收藏现状,分析我国自然博物馆存在藏品收藏总体不足、各区域自然博物馆之间藏品收藏差距较大、收藏范围较狭窄、藏品来源单一等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正确认识自然博物馆的研究、收藏与教育的关系,加强对博物馆科研的投入,授予博物馆标本采集权,打破体制机制限制,加强对各方标本资源的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博物馆》2012,(2):129-F0003
浙江自然博物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省级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是长三角地区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在八十多年的传承、积累和探索中,为保护自然遗产、普及科学知识、传承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积极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普及工作,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全面提升全民环境科学素质,对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环境教育资源,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天然场所。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为例,从展览陈列、专业讲解、科普活动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发挥自然博物馆的环境教育职能进行了简要探讨和论述,为自然博物馆如何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展览是自然博物馆科学普及的主要任务,而陈列设计是展览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本文结合国内近年来几大自然博物馆的新馆建设,从指导思想、建馆目标、功能定位、展示理念、内容设计、形式设计等几大方面,概要自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以为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为标志,中国自然博物馆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外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建馆目标和功能定位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各地新馆提出的建馆目标及功能定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国内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建馆目标、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进行探讨,以期对当前的中国自然博物馆更新运动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科普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蕴涵在博物馆科普工作的所有环节之中,其不仅仅是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工作本身,而是涉及到博物馆的收藏、展示、科研、对外交流等多方面工作。衡量自然博物馆科普能力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科普工作效果,而科普工作效果是多种因素参与科普过程的综合表现。北京自然博物馆多年来不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从全面发挥博物馆各项职能入手,通过培养博物馆活动策划的创新能力;加强博物馆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能力;提升博物馆活动品牌的引领能力;扩大博物馆珍稀藏品的收藏能力等方面的尝试,并用9个案例说明有效提升自然博物馆科普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自然博物馆创建于1827年,是新设的新南威尔士州境内所建起的第一座自然博物馆,在世界最古老的历史博物馆中名列第六。博物馆的历史澳大利亚自然博物馆筹建于十九世纪二  相似文献   

19.
自然史博物馆自出现至成熟历经了6到7世纪的演进。14世纪欧洲出现“自然博物珍奇柜”是为自然史博物馆之雏形;18世纪大英博物馆自然史部向公众开放,法国自然史博物馆更名是为自然史博物馆成熟之标志;19世纪欧美各大著名自然史博物馆相继建立,标志着自然博物馆的发展达到一个顶峰;20世纪后半期至今,各大自然博物馆适应社会化时代的需求,调整和改变着各自的态度和哲学的取向,不断采取新的呈现技术,为大众而教育的目的努力是为自然博物馆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根据Twitter的社交媒体性质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特性选择维度和指标,构建自然科学博物馆Twitter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选取国外14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的Twitter账号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各博物馆Twitter传播力。根据结果,总结提炼经验,对国内自然科学博物馆提升社交媒体传播力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