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世丹  留晓倩 《文化交流》2022,(4):76-80,封3
"华侨之乡""石雕之乡",这是人们对青田的美誉.青田全县40多万人口,旅居世界各地的青田人就有23万多,分布于120多个国家与地区.青田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青田石雕更是开中国艺术品海外展出之先河,曾在1899年法国巴黎赛会、1905年比利时赛会、1915年美国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  相似文献   

2.
正青田印石千秋誉,谁见灯光胜月光。6月28日,由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青田印石艺术馆主办的"国宝灯光冻印石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展,共展出青田石雕研究院院长夏可承收藏的近百年来出矿的珍品灯光冻印石百余方。"这次展览展出的灯光冻印石,夏可承得之绝非易事。"著名书法篆刻家张耕源说,"在我刻过的印材里,青田灯光冻是刀感最佳、最让人得心应手。"灯光冻印石,素有"印石之祖"美誉,系中华"印石三宝"之一。大收藏家吴湖帆先生曾感慨:世传灯光冻为石章中至宝。  相似文献   

3.
青田石雕最近晋京参加国石评选,在全国种类众多的宝石玉石中胜出,获多项金奖、银奖及特别奖,获奖总数名列第一。青田人以空前的激情,张灯结彩,燃放鞭炮欢呼青田石雕的这一辉煌时刻。 在青田石雕陈列馆里,此刻新增了数十件在北京夺金摘银的石雕精品。这批石雕精品,使宽敞的展览厅内,更加流光溢彩,争相辉映。 获奖的金玉冻石《睡美人》,头高脚低,胸部呈起伏状,上部金黄色,下部为银白色,酷似一位怕羞的绝代佳人蒙着金黄色的绸缎躺在床上。仔细看,她的胸脯似在波动;洗耳听,她的呼吸仿佛有点  相似文献   

4.
青田石雕和黄杨木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青田石雕制的作品五彩缤纷、玲珑剔透、晶莹如玉,别具艺术效果。黄杨木雕刀法纯朴圆润,细密流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颇具诗情画意。它们都流行于浙江,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下面这些作品均选自浙江非遗捐赠藏品。  相似文献   

5.
非遗过大年     
正充满儿时记忆的推铁环、技艺精湛的青田篆刻、绘声绘色的国际"村晚"......非遗过大年·2020年浙江"侨乡中国年"启动仪式暨国际"村晚"大集最近在丽水市青田县举行。活动以"非遗过大年"为主题,来自全省各地的青田石雕、龙泉青瓷、义乌红糖、武义大漆髹饰等近3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年货节和主题"村晚"的方式展现在舞台上,让侨乡青田的当地百姓和国际友人一起共享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6.
正巴黎圣母院失火后,当地时间4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发起国家筹款活动,为重修巴黎圣母院筹集资金。浙江华侨华人第一时间纷纷响应。丽水青田人陈计超,是法属圭亚那江浙沪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他代表联合会在华侨圈发起一则"关于为巴黎圣母院募捐的通告"。此后,联合会陆续收到不少华侨华人捐款,款项汇总后,统一通过省长转交巴黎圣母院重建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庄颖昶 《文化交流》2012,(10):73-75
2012年6月,温州市博物馆举办了"当代温州传统工艺美术成果展".展品中,一件出自瑞安傅国焕的石雕作品《报春》,以精彩雕刻、完美构图,赢得专家连声称赞. 傅国焕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青田石雕技艺传承人倪东方的高徒.傅国焕今年50岁,从事石雕艺术30多年,创作了大量石雕作品,其中,《丹霞枫林曲》荣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 百花杯"银奖,《鸣秋》荣获第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铜奖,此外,还有多件作品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铜奖.他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首批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相似文献   

8.
栗子 《文化交流》2017,(4):76-78
正思念与感恩每年清明节,已故台湾艺人柯受良的胞弟柯受雄总会雇一条小渔船,漂漂荡荡一个半小时来到浙江渔山列岛,祭奠他的先祖;意大利华侨姜文耀也会拖家带口从米兰飞回浙江青田,来这里寻找他的根……"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空气清朗,草木滋长,但更重要的是,远在海外的游子会千里迢迢归国寻根,缅怀祖先、寄托乡愁。祭祖、寻根,  相似文献   

9.
正别人说她是"青田版李子柒",她说:"我是独一无二的青田李秋香。"这位和伙伴们扛着摄像机行走在青田的角角落落拍摄当地美食美景与乡土人情的姑娘,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很多人把她称作"青田李子柒",当然,这是一种褒奖。李子柒,四川姑娘,因以"古法风格"的形式发布原创美食视频而走  相似文献   

10.
徐永丽是青田石雕工艺美术大师.她很忙,几次约她采访都未成功.此番趁她来杭参加省人大会议之便,笔者在她下榻的宾馆作了采访.三句不离本行,徐永丽一开口便谈起石雕:"民间艺术家总是孜孜不倦地苦苦探索,追寻着破茧化蝶之路.正像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从理论上提出命题和假设可能并不难,但在求证中往往需付出几代科学人的心智和汗水.……  相似文献   

11.
1992年12月15日,国家邮电部在浙江青田县发行了一套“青田石雕”的特种邮票,一共4枚,其中,面值2元的一枚邮票是石雕“花好月圆”。看,茂盛而充满活力的鲜花簇拥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在月色清辉的映照下,鸟雀在花枝间跳跃鸣叫,创制者把月圆、花好、鸟鸣的形象叠化在青田石上,构成一幅“花好月圆”的梦幻世界,令人观后遐思翩翩。  相似文献   

12.
正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没听过这句话的人,想必已经不多。吴黎明,奥地利杭州华侨华人协会会长、奥地利碧和轩饭店董事长。对他来说,"美食与爱"这两件事正是他这辈子抛却不下的。对中餐的改良和发扬,是一个十多岁便开始下厨的餐饮大师吴黎明几十年的追求;而爱,则专指中国之爱。很多场合,吴黎明都会说一句话:"出国了才知道什么叫爱国",  相似文献   

13.
浙江乐清市象阳镇与闻名全国的电器之都柳市镇毗邻,辖35个行政村,3.6万人口,是浙江省教育强镇,温州市首批小康乡镇、卫生镇、工业强镇和百强镇,乐清市二类强镇、文明镇。2000年5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象阳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崛起于明末清初,繁荣于改革开放以后。以后横村为代表生产的黄杨木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其产品构思巧妙,刀法流畅,形象栩栩如生。石雕以四板桥村为龙头,其产品以镶嵌、拼雕大件的作品而具特色,讲究因材施艺,精雕细镂,形象逼真,层次丰富。细纹刻纸以寺前村为主导,生…  相似文献   

14.
郭艺 《文化交流》2008,(8):81-83
浙江台湾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吴越天工--浙江民间艺术展"于5月17日至25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由浙江省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浙江省群众艺术馆组织了青田石雕、乐清黄杨木雕、温州瓯绣、温州米塑,杭州王星记扇子、湖州风筝、乐清细纹刻纸、杭州西湖绸伞、平湖西瓜灯、海宁硖石灯彩等参展,每个项目都有工艺家现场表演,带给台湾民众动静结合的民间艺术展示.……  相似文献   

15.
正挂灯笼、写春联、学唱鼓词、学青田鱼灯舞……1月27日,来自乌克兰、柬埔寨、葡萄牙、美国等国家的42名国际友人、10名海外文化宣传大使,在青田县方山乡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侨乡中国年"。邀请国际友人在知名侨乡过大年,这是2019年浙江"侨乡中国年"系列活动的主体内容。本次来浙江参加"中国年"活动,采取外国友人自主报名与华侨回国同行等方式。活动还邀请了驻华使节、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国际友人。  相似文献   

16.
倪东方大师是德艺双馨的石雕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青田石雕史上一位丰碑式的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多次被国家珍宝馆、国家博物馆收藏,还受到邓小平、乔石、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赏,堪称“石界齐白石”。但就是这样一位成绩卓著、高造诣、高成就的大师,一辈子只念过小学,一辈子都不愿走出那个生他养他的小镇。他像谜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带着疑问,在一个秋日的傍晚我采访了他。距离近了’慢慢地进入了他的精神世界,知道了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偶然,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17.
信息集锦     
青田荣膺中国石文化之都日前,青田县通过了国家考评组的综合考评,荣膺中国石文化之都的美誉。石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青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8.
湘南觅石记     
湘南石资源丰富,石文化氛围浓郁.湘南常宁白沙镇的藏石大户沈华生邀请我们去找石头,于是便成行,到湘南去访石头. "大璞不雕"的美丽 古城衡州是清康熙时"三番之乱"吴三桂的帝都,衡阳玩石藏石之风颇盛,有规模的奇石藏家有数十家之多.过衡阳,沈华生带着我直奔耒阳古城.在湘南大地行走,看到听到的都是石头的传奇.置身于奇山奇水奇石之中,体味大自然的神奇,感受石文化的氛围,我们终于懂得什么叫"大璞不雕"的美丽.  相似文献   

19.
惠安,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石雕石材业是惠安传承干余年的传统产业,出口量占全国近一半,尤其是石雕技艺更有“中华一绝”的美誉蜚声中外,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的称号。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11,(5):43-44
自2010年4月以来,浙江省委外宣办组织《浙江日报》海外版、浙江广电集团国际频道等单位人员,成立了浙江籍人士在海外从事媒体传播情况的专题调研课题组,先后赴欧洲实地走访了《葡华报》《、欧洲时报》、法国华侨华人会、《欧联时报》、《欧华联合时报》、《新华联合时报》、意大利青田同乡总会、威尼斯华侨华人总会等华文媒体和华侨社团,对浙江籍人士投资创办或参与经营的海外媒体开展了问卷调查,与来浙访问的侨领、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对浙江籍人士在海外从事媒体传播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本刊将分两期对调研报告中浙江籍人士参与海外传媒市场现状和面临问题与对策等内容予以刊登,供相关部门与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