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结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是以柔软的五彩丝绳为材料,通过灵巧的双手把各种蕴涵吉祥的图案编成美丽的结饰。中国结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中国的上古时代,作为结饰的形成是在周代,广泛使用于明清。在现代中国结也有广泛的应用:如装饰在服装、服饰、家居装饰上;有的甚至于把中国结的形象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2008年北京申奥的标志都是由传统中国结的造型演化而来的。中国结已经成为现代人追慕中国古老文化的一种“情节”了。本片介绍最基本的7种中国结编结方法。  相似文献   

2.
栗子 《文化交流》2014,(2):12-15
近年来,中国结悄然成为中国“年俗”新景。在中国内地,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春晚舞台上的中国结布景、习惯了商店里与灯笼并挂的“年年有鱼”结、习惯了在过年时换上一套带“纽扣结”的唐装;在台湾,2010年12月25日,无线电视翡翠台文化新领域播放了名为“共赏绳艺”的中国结专题节目;在海外,中国结与对联、红灯笼一起,成为了悉尼、巴黎、布鲁塞尔、温哥华、纽约、洛杉矶等地商家吸引中国消费者的必备年货。然而,中国结作为新年俗,其实是当代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胡元勇 《文化交流》2010,(3):M0001-M0002
浙江有个“中国结镇”,它就是东阳市画水镇。目前,这个镇出产的中国结占据全国市场60%的份额。全镇74个行政村中,有60个村以编织中国结为主要产业,有1万多名村民和1000多名外来务工者投身此产业,并把画水镇的年产值推到了4亿多元。全镇逐步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中国结品种达到了400多种,把一个个充满吉祥喜庆的中国结卖到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与欧美各国。  相似文献   

4.
骆蔓 《文化交流》2017,(4):42-45
正一2017年1月19日,暮色四起时分,约旦安曼市侯赛因文化中心内,浙江建德婺剧团带来的中国剪纸、蛋雕、中国结等非遗项目展示区前,围满了闻讯赶来的中国留学生和当地市民,他们对琳琅满目的展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市民穆罕默德得知中国结可以免费赠送时,他对编织中国结的叶卫田说,他喜欢绿色。叶老师立马编织了一个送给他。人高马大的穆罕默德拿着刚编好的这一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1月,全球时尚界的关注焦点便是法国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了。每一件高定的服装都是靠着人手工一针一线完成的,这大概是展现时髦的最佳境界了。事实上,这些年在"慢生活"概念的提倡下,更多的人发现手工艺其实一直在身边,并且越发显得珍贵,因为它散发的是文化魅力。杭州创意设计中心举办的"匠兴钱塘—2018杭州国际工艺周",就很能说明这种魅力。这个工艺周以"全球私人定制展"为核心展示内容,有来自英国的6家私定品牌、意大利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竹编技艺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体现在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竹编制品被生产速度更快、产量更大的工业用品所取代。该文结合非遗竹编技艺的文化背景,分析竹编技艺的现状及其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数字化背景下竹编技艺的创新应用与实践策略,数字媒体技术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通过创新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推动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增强竹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竹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该研究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有助于设计及制作具有独特魅力的竹编艺术品及文创品。  相似文献   

7.
韩笙 《文化交流》2016,(2):61-62
正丰子恺曾为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过插图。近有一个版本采纳了丰子恺的漫画,以中国最具文化传统意蕴的雕版水印来印制附赠的藏书票,画面有意选用《孔乙己》中的著名情节:"多乎哉?不多也。"雕版水印是纯手工技艺,如今已经濒危。这枚藏书票的作者是这门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黄小建。他几十年如一日,沉浸在刻刀、木板、水印宣纸里。不久前的一个午后,笔者探访了黄小建与雕版水印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它以世代相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世代间的智慧累积与创新实践。贵州省都匀市归兰水族乡银饰制作技艺,就是这样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唯美形态、复杂工艺和富含象征意义的设计,引领我们探索水族人民的历史轨迹、社会规范以及美学观念。然而,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人口流动、知识更新的增速,全球经济加快一体化。这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舍弃、破坏、失传甚至消亡的危机。本文将以贵州省都匀市归兰水族乡的银饰制作技艺为例,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呈现其在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鲁威 《文化交流》2016,(5):38-40
正2016年4月8日,奉化尚田镇南山茶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4位德国友人。他们在德国美茵茨的一家茶屋品尝过奉化曲毫茶后,被奉化曲毫的茶香深深迷醉,不远万里前来寻访曲毫的故乡,感受地道的中华茶文化。这4位德国友人并不是第一批到奉化南山茶场寻茶的外国友人。从2009年至今,已有上百位外国客人到南山茶场寻茶。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重九,寓意九九归一的无限可能,蕴含有进有余的大家风范,象征长久平安的美好祝福…… 一元复始,带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抒发崭新的时代内涵,"云烟(大重九)"的重生,依然以历久弥醇的传世工艺,延续着引领未来的傲然姿态. 笑看时代风云,共享盛世传奇.在传承与创新中,我们将这些熠熠闪光的技艺一一呈现,恭聆雅鉴.  相似文献   

11.
《职业圈》2006,(5):47-49
生意如同女友,你苦苦等她的时候,她却久久不来.当你下决心不再理会她,她反而追上来.宣哥在他的创意策划工作室里呆了一天,也没一个客人上门咨询,正准备提前下班,一位客人却急急忙忙地找上门来.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杭州市城北余杭区良渚镇荀山南麓有一座独具风格的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馆,馆名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的。这座博物馆楼上楼下3个展厅,向人们描述了5300—4000年前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活情况,以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和雕琢精巧的玉器、黑陶突出展示了当时的稻作农业、制陶业、纺织业和玉器制作业,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人家     
许多来到中国的外国游客不仅想领略名胜古迹的风光,还想体验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1993年,上海市普陀区旅游部门在曹杨新村选定了近百家住户,对外国游客开放。年近7旬的李阿毛老太太,在曹杨新村住了46年。当街道干部就“家庭对外开放”的话题征求李阿毛意见时,她一口应承下来。从此,她的退休生活就增添了一项内容:接待外宾。她在家中常备水果、瓜子等招待客人的食品。如果客人打算吃家常饭菜,她  相似文献   

14.
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教育素材。该文聚焦于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文化,在深入研究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分析其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应用的可能性,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在新课标背景下的美育价值,探讨如何在丰富中学美术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以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为代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受到冲击,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危机。如何在抢救保护“非遗”的基础上,使教育效果深入人心,使文化传播兼具深度和广度,实现活态传承,也是从事美育事业的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年以前,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夫妇走进一家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很抱歉,"柜台后一位年轻的服务生说,"我们这里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宾馆,可  相似文献   

16.
正墙壁上挂满红彤彤的中国结,满屋子洋溢着欢快的歌声。早春时节,舟山群岛地名工作室、定海美之声演唱团邀请25名来自8个国家的浙江海洋大学外籍留学生,与舟山市民一起载歌载舞,共迎新春。优雅唯美的旗袍秀、热情激昂的中国鼓、婉转悠扬的越剧、汉风浓郁的古筝表演……一个个中国传统(非遗)节目令留学生们如痴如醉。笔者从浙江海洋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了解到,该校有一支由留学生组成的舟山特色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东北大花布是东北文化的代表之一,究其历史发展进程是传承和创新的必要。通过吸收时下流行的元素与风尚,现代化工艺手法等创意与创新,改进传统的东北大花布设计,让东北大花布以新的姿态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只有赋予东北大花布新时代的意义,让原本已被逐渐淡忘的设计重新回到市场之中,再次产生经济价值,并不断发扬传统地域文化价值,才能实现技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浙江的黄杨木雕艺术代代相传,木雕艺人运用黄杨木细腻光洁、色泽古雅的质地,通过圆雕、镂雕、拼镶等技艺,使黄杨木雕形成刀法细巧,形态酷肖等特点,出现了一件又一件优秀作品,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名家高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黄杨木雕总是局限在传统的技法上,没有进一步发展和升华。近年来,黄杨木雕国家级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公博,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在全面继承传统的黄杨木雕技艺以后,凭着他对艺术对社会对人生的“独到的发现和认识”,突破成规,  相似文献   

19.
北京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每年送上门来的外宣对象数以百万计。使馆有了百余家,外国商社、公司、驻京机构有上万家,海外旅游者每年近300万人。从多年的外宣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做好这些“送上门来”的客人的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手段,外宣品就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始终把制作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的外宣品,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任  相似文献   

20.
萧戚 《文化交流》2016,(5):54-57
正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笔下,一把油纸伞,写尽江南的小巷、江南的姑娘。这是我们记忆里的油纸伞,也是最能代表江南风情的油纸伞。今天,我来到一个名叫"余杭纸伞展示馆"的地方,在余杭瓶窑塘埠村的一座山坳里,掩映在竹林中的余杭纸伞,又从记忆中走进了我的视线。40后手艺人:复活纸伞工艺展示馆的创始人叫刘有泉,今年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