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一龙泉因剑得名,因瓷生辉,龙泉是剑瓷合璧的品质之城,剑与瓷是龙泉城市的魂,是滋养着龙泉人的文化精华。信步龙泉,处处可以感受到剑乡瓷都的风韵。如果说宝剑是龙泉的外表,那么青瓷则是龙泉的内涵。一个冷峻刚烈,一个温润如玉;一个动感十足,一个宁静似水,这也构成了龙泉城市的多重品格,形成了龙泉人既柔情似水又坚毅如钢的人文个性。二龙泉,位于江浙最高峰黄茅尖下,浩浩荡荡的八百里瓯江就发源于龙泉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关于龙泉青瓷的展览中,展品数量最多、来源最广、产地最繁且体现多元文化的一次展览。仅从开幕式上,故宫博物院三任院长郑欣淼、单霁翔和王旭东共同为展览揭幕,就可以看出这次龙泉青瓷展的重磅。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7月15日,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天下  相似文献   

3.
正捷克人赞叹于龙泉青瓷的美好,德国百姓感受到浙江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失传千年重获新生的瓯乐表演……让与会嘉宾近距离领略了浙江的文化内涵。浙江省欧洲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日前相继在捷克皮尔森州和德国基尔开启。伴随着两场主题展览,历史悠久、绚丽多姿的浙江文化,给欧洲人带去了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骆蔓  黄芸 《文化交流》2017,(8):62-64
正展厅的一角传来极细且柔的江南丝竹的背景音乐声,好像是《采茶舞曲》,两名中国女子正用龙泉青瓷茶具演示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生活化程式不同,中国茶道更具舞台艺术的表现力,演示如淡云薄雾舒卷自如于茶山之间,让前来欣赏的日本观众感叹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而频频点赞。这中国茶道表演是"日本·浙江文化年"重头项目"龙泉青瓷生活主题展"中的主要节目之一,不久前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日本是十分喜爱瓷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曾经说过:"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窑是中国瓷业史上最后形成的一个青瓷名窑,其文化内涵丰富,生产规模极为壮观,是南北两大瓷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范,是官民瓷业相互关联、相互激荡的结果,是中国青瓷工艺发展的历史总成。一青瓷,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融入了这座城市,融入了龙泉人的生活。2014年3月,庆元县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工地施  相似文献   

6.
一舟 《文化交流》2017,(2):60-62
正《窑火长红——浙江古代瓷业》、《元代龙泉青瓷的贸易与新安沉船的相关问题》、《水下考古发现的龙泉窑青瓷》、《在印度喀拉拉邦发现的浙江瓷器》……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明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导秦大树教授,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栗建安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王光  相似文献   

7.
正龙泉,宝剑之邦、青瓷之都。相传春秋时,一代剑师欧冶子在这里铸就三柄利剑,其中一把名为"龙渊",遂以剑名地。后因避唐高祖李渊之名讳,改称"龙泉"。龙泉又有"瓯婺八闽通衢"之称,自古为"驿马要道,商旅咽喉"。十里窑场,千年窑火,精美绝伦的龙泉青瓷从这里源源不断走向世界,书写了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8.
王德仁 《文化交流》2013,(10):25-28
在纪念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馆员叶宏明先生,请他谈谈有关浙江的、同时也是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代表—古陶瓷。叶先生是古陶瓷学科的专家,曾先后参加恢复龙泉青瓷和南宋官窑、破译秘色瓷、解密兵马俑陶型的烧制技艺工作,被誉为"复活国宝的大师"。  相似文献   

9.
正大国工匠,匠心筑梦。4月8日,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宣传片摄制组来到浙江龙泉,用镜头记录下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大师制瓷的一天,细致入微地将专注、坚守、淡然和汗水诠释的工匠精神刻画于影片中。据悉,这部片子将用于中国与葡萄牙的双向文化交流。其实,龙泉青瓷与世界在时空间波澜壮阔又静水流深的关联,近千年来从未间断。温润敦厚的久远记忆根据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最早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浙江人民创造了千姿百态、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经过一年的征集、评审,2020年5月首批共20项"浙江文化印记"在杭州诞生。按照历史时序排列,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分别是:河姆渡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杭嘉湖丝绸、青瓷、西施传说、绍兴黄酒、天台山、《兰亭序》、京杭大运河浙江段、  相似文献   

11.
8月15日,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在会上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为文化强省和"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作出新贡献。浙江文化产业园繁花似锦。会上介绍的杭州、龙泉、横店实验区、宋城集团的四个样本,就是百花园中四朵盛开的鲜花。而这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则预示着浙江文化产业千帆竞发,万象更新。  相似文献   

12.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由法国每年主办一次。去年,2012年,第十七届展会在巴黎举行,中国有1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其52件瓷器和海派旗袍的作品参与,主办方为之颁发了展会荣誉证书。展会上,来自浙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正聪设计制作的两件龙泉青瓷作品《碎玉》《珍珠梅瓶》特别吸引人,老外纷纷竖起大拇指,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连声夸道:"OK,中国雪拉同(西方人称青瓷为雪拉同)……"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绍兴是瓷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越窑青瓷是先贤群体生活的精神体现,表现了当时生活的思维方式、艺术审美和精神意蕴,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也建构了人们的精神家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提升,越窑青瓷出现的受众区域化、传承队伍老龄化、保护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严重限制青瓷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融媒体具有模糊场域、宽广受众等优势,为青瓷文化在信息化时代所遇到的发展瓶颈开拓了全新的传承空间与发展环境,有助于青瓷文化的活态传承发展,使青瓷文化能够多维度、创新性地重归大众视野。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锦     
骆烨  木水 《文化交流》2010,(7):80-80
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广受赞誉 6月9日至17日,"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在北京举行,展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23个省、区、市的100名工艺美术大师约318件精致之作,并邀请工艺美术大师到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包括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青海热贡艺术、浙江龙泉青瓷烧造技艺、  相似文献   

15.
李清严 《文化交流》2010,(2):M0001-M0002
在青瓷之乡龙泉鹅庄.近来出现一幢墙面全部用古青瓷片装饰的楼房.古雅质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周姓房主数十年如一日收藏古青瓷片.日积月累达数十筐之多。  相似文献   

16.
非遗过大年     
正充满儿时记忆的推铁环、技艺精湛的青田篆刻、绘声绘色的国际"村晚"......非遗过大年·2020年浙江"侨乡中国年"启动仪式暨国际"村晚"大集最近在丽水市青田县举行。活动以"非遗过大年"为主题,来自全省各地的青田石雕、龙泉青瓷、义乌红糖、武义大漆髹饰等近3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年货节和主题"村晚"的方式展现在舞台上,让侨乡青田的当地百姓和国际友人一起共享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宝剑与青瓷渐次发展,使龙泉成为远近闻名的城市。最早的龙泉城,应是由于欧冶子在龙泉铸剑而形成的。铸剑要选矿挖矿炼矿,伐木烧炭,铸剑磨剑,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必然都要由一大批人来完成。无论这些人是从外地或是从龙泉乡下而来,他们长年累月聚集在一起,便有了当时的城市雏形。龙泉城的形成是在隋唐时期,南北统一、京杭大运河开通、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快速繁荣。唐代龙泉置县,直接带动龙泉城的发展。尽管秦始皇统一之后,朝廷禁止民间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绍兴上虞堪称世界"青瓷之源",2000多年前,智慧的古人采撷了这里的泥土,用非凡的创造力烧制出了全世界第一个青瓷器具。曹娥江畔大大小小的山里,至今还有古时留下的青瓷碎片在熠熠发光。青笛是一种由青瓷制成的笛子,它清丽的颜色和青瓷的"天青色"如出一辙。吹着它,所展开的无疑是一幅上虞悠久而清丽的诗画长卷,宛如悠扬的音符会穿越悠长的历史时空。上虞区盖北镇中心小学把传统文化引进课堂,不光教孩子们学会吹青  相似文献   

19.
富饶的浙江浙江省拥有灿烂的文化、人才及自然资源,是中国最发展的省市之一。是什么促使这一地区如此繁荣,以下是一个总观。浙江省面积101800平方公里,在中国算是小省却又是最富饶的省份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艺术价值看,它内蕴强化民族认同、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功能;从经济价值考量,它是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新引擎,是驱动乡村振兴,打通共同富裕的新通道.青瓷属于小众艺术品,材料厚重易碎,日用瓷商业模式陈旧,面临主体困境、模式困境、产业困境、创新困境等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