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中国绘画鉴赏和收藏大师王己干先生于今年7月3日在纽约去世,享年97岁。 连日来,纽约的艺术界人士缅怀追忆这位为东西方艺术交流做出贡献的老人。7月11日,数百位博物馆官员、艺术鉴赏和收藏家以及王己千的家人亲友聚集在曼哈顿西81街的殡仪馆,向他的遗体告别。中国上海书画院、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等机构以及在台湾的张大千家人也向追思会发来唁电。  相似文献   

2.
洛阳市中心新建成的东周王城广场,绿草如茵,鲜花灿烂,新栽的大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广场中赫然矗立着一座博物馆更加引人注目:它的正门上一排篆体大字“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古意盎然,充满王气!这是一座展示东周王城、东周王陵遗址的专题博物馆,它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 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纽约,有一家"独一无二时装店",生意十分兴隆.店老板在销售各种款式的男女服装的同时,还在店里开辟了一个创作"作品"的"艺术角",供人们对那些没有图案的新衣服进行创作和艺术加工之用.  相似文献   

4.
位于大西洋岸边的纽约,不仅是美国最大最时尚的城市,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商贸金融中心.在纽约曼哈顿岛南端24米深的坚硬岩床地下,有一个世界上最奢华最富有的"大房间",里面存放着8300多吨黄金,按目前的市值计算,总额超过2340亿美元--这就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下金库.由于这个超级"藏宝洞"充满了神秘色彩,这家银行每年都吸引数万游客前来参观.前不久,笔者有幸深入到这座地下金殿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5.
"铜勋章"是纽约公民最高的荣誉。威斯利·奥利特获得之前,"铜勋章"的得主都是像拳王阿里、马丁·路德·金,甚至麦克阿瑟这样世界闻名的名人。奥利特五十岁,是个普通的建筑工人。他获得"铜勋章"的原因是他在纽约哈林区三十七街地铁站冒死救护了一个癫痫病发、掉入地铁轨轨道的病人。当时奥利特跳下去,想把他拉上来,可是那个病人却拼命挣扎。眼看着一列地铁呼啸着高速行驶过来,奥利特没有放弃,而是用力地将病人按住,紧紧地趴在了轨道中间。  相似文献   

6.
<正>在今年4月结束的2015年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央视北美分台报送的新闻作品一举获得一金两铜共三个大奖。这是来自中国的新闻媒体第一次在这一国际奖项获得殊荣。纽约国际电影电视奖创立于1957年,之后几十年间,这一奖项逐渐在媒体领域取得了非凡的声誉,确立了其领军地位,成为世界上几个主要电影电视节奖项之一。近年来每次大赛均有60个以上的国家携1.5万件以上的作品参加角逐。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在国际新闻界作品评选中具有很高权威性,所评选出的作品被认为是各自领域的"世界最佳"。  相似文献   

7.
龚雪"回家"     
冰凌 《文化交流》2006,(6):73-75
旅居美国近20年的著名电影演员龚雪一身素雅淡装,在欢送她回国定居的宴会上轻口轻语:“我回家了。”9月中旬,正是美国纽英格伦华丽的金秋,大地蔓延着簇簇红叶,向人们展示了绚丽多姿的秋景。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纽约商务》杂志、东南康州华人协会和辉瑞药业公司的华人科学家们,欢聚在康州海默顿的东王朝饭店,设宴欢送龚雪回国定居。龚雪的好友、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秘书长王枫,早在上周就开始布置宴会、确定嘉宾和菜单,她以一种隆重的方式来欢送自己亲密的朋友“回家”。或许“回家”两字对旅居海外的游子来说更有一番含意,重有一字千钧,以…  相似文献   

8.
打开窗,一眼就能看到繁忙的世界商都——纽约曼哈顿岛。这是地处美国新泽西州的《北京周报》北美分社的驻地所展现的景象。2005 年6月6日,《北京周报》北美分社在美国成立,办公室坐落在泽西市的哈德逊河畔,与纽约曼哈顿岛仅一河之隔……  相似文献   

9.
盖尔费德曼(Gayle Feldman)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曾在欧美及亚洲长期生活。1984-1985年间,费德曼作为英国出版商协会代表赴华进行文化交流,曾在北京和上海地区的不同出版社工作过。之后,费德曼返回美国,定居纽约,在华美协进社承担公共关系及出版事务相关指导工作,并开始为美国《出版商周刊》撰写特稿。1999年,她成为伦敦《书商》周刊的驻纽约记者,每月撰写"纽约来信"。2003年,费德曼出  相似文献   

10.
从中央公园沿着65街东行,很容易找到125号。这幢四层小楼在高楼林立的纽约曼哈顿实在是普通之至,但它门口那对石狮子和红漆大门所显现的东方风情,却独领风骚而引人注目,长方形的旗幡从二楼悬垂而下,迎风飘动,上面绣着“华美协进社”五个汉字和一行英文“75 YearsOf Chinese CUltUre andEducation”(为着中国文化和教育的75年),在这西方大都会亦属别具一格。这里就是  相似文献   

11.
萧殷  应豪 《文化交流》2006,(3):62-64
在人气鼎盛的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近年新“冒”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美食街——高银街。高银街紧挨杭州最著名的古街河坊街,并与河坊街呈东西平行走向,全长440米。在这条美食街上,散布着川、鲁、闽、粤、浙以及素菜、海鲜、快餐等各种菜系和风味餐馆计22家。来高银街落户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1月下旬,一股寒流袭击了美国纽约,使气温骤然降到了零度以下。然而,3周前江泽民主席对美国的成功访问像一股暖流仍然激荡在致力于中美友好的人们心中。尤其是江主席访问期间将外文出版社和耶鲁大学出版社合作刚刚出版的“中国文化与文明”大型丛书首卷《中国绘画三千年》作为礼品赠给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消息被《纽约时报》所披露,在美国出版界和  相似文献   

13.
看看美国这一世界头号强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我多年来的愿望。去年随山东省新闻电视考察团赴美考察,圆了我的了解美国之梦。我们在美国停留时间短暂,可以说是走马观花,谈不上深入了解,所以只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美国人创造了高度的社会文明。由于经济的高度发达,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硬件”文明可谓之现代化。在纽约、洛杉矶、华盛顿的机场,每几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纽约到华盛顿的绿荫大道上,单向4~6个车道几乎排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但交通井然有序。城市建筑风格独特,新颖别致,摩天大楼与豪华别墅相结合,纵横  相似文献   

14.
留美学友 1910年7月赵元任和胡适同时在北京报考第二批庚款官费留学美国,赵元任在榜上名列第二,胡适列第五十五名。这一年8月16日,包括胡适和赵元任在内的这一批青年学子共71人,从上海乘轮船赴大洋彼岸的美国。  相似文献   

15.
于丹 《文化博览》2007,(6):36-37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我曾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里面讲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兄弟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轻,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么一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去加利福尼亚吧,我可以种菜,继续做我的泡菜。弟弟想,反正我也没有手艺,索性一横心一跺脚,留在纽约,白天打工,晚上求学。他学习的是地质学和冶金学。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的纽约,有一家“独一无二时装店”,生意十分兴隆。店老板在销售各种款式的男女服装的同时,还在店里开辟了一个创作“作品”的“艺术角”,供人们对那些没有图案的新衣服进行创作和艺术加工之用。顾客如果愿意,可以用几美元选购一件白色圆领衫,然后免费使用“艺术角”里的绘画工具和不褪色的颜料,在圆领衫上随意画上图案,过一把“绘画瘾”。倘若有必要,想请作画人为自己设计绘制图案,每件只需交付七八美元的绘画费。一些顾客最欣赏“自然创作”,因为它可以让人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创作”的过程也十分有趣:先将颜料涂抹在一个特制的转盘…  相似文献   

17.
位于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墨西哥城这个北美四大商业中心的达拉斯市,一直以盛产畜牛、棉花和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而闻名于世。在这座城市里,人们爱着牛仔装,汽油价格也比美国其他州市低。从北京到这里航程为12000公里。在中国民航波音飞机上经过了18个小时的高空飞行生活,晚9时我终于瞥见到那灯火璀灿繁忙的达拉斯市达福航空港,听说在这里每天有2600多架次飞机飞往世界270个城市。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美国2005年度普利策奖4月4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来自《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多家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获得了这一美国新闻最高奖项。然而,当我们从画面上看到美国新闻界高层在为自己的机构获奖而欢呼时,却从那一个个获奖的“黑镜头”中看到了美国人眼里的忧伤。一个伊拉克的少年,他用一支断肢绑着画笔画画,房舍仿佛是战争留下的碎片,一个美国士兵从掩体里举出一个活动靶子,死神就在他掩体上方游荡,高大威猛的美国士兵与背后行囊上小小的护身符,透露出他们此刻不知彼刻命运的恐惧。战争…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16日,著名美籍华裔女科学家吴健雄教授,因再度中风不幸在纽约逝世。噩耗传开,世界各地物理学界的人们无不为之哀伤。 在这之后,国内外报刊以显著位置报道了吴健雄魂归故里的消息,人们按照她生前的意愿,把她的骨灰从美国运送回她的故乡——中国江南小镇浏河安葬。 缅怀吴健雄教授,人们不仅深切地感念她在一生中对物理学留下的丰富遗产,还对她在海外漂泊了数十年,而始终不渝地眷恋着自己出生的故乡而由衷地崇敬。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名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非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普通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我当大使系列”丛书之一。现节选其中部分章节,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