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交流》2010,(8):81-81
王希礼原名波·阿·瓦西里耶夫,当年在驻开封的冯玉祥部国民军第二军俄国顾问团当翻译。他不但会汉语,而且喜爱中国文学,看过一些《聊斋志异》之类的作品。那时翻译家曹靖华也在这个部队里,他们相识了。王希礼请曹靖华给他介绍新文学作品,曹靖华就给他介绍了《阿Q正传》。  相似文献   

2.
俄国的民粹主义以俄国特有的社会状况为基础,是俄国在经历农奴制度后,探索未来发展道路的一环。俄国的民粹主义在知识分子的带领下开展"到民间去"运动,旨在以俄国的土地为根基,在传统村社思想影响下,与农民统一战线,避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现农民真正的解放。从俄国民粹主义的产生到消亡,可以看到19世纪俄国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代俄国宗教文化比较盛行,宗教教会势力和教徒的数量很庞大,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对沙皇俄国的冲击和影响也很深远,尤其是伴随着俄国对远东地区,特别是对中国东北的觊觎,利用宗教进行文化渗透的策略由来已久。俄国的宗教,无论是在沙皇时代,还是在前苏联时代,都深深地打上了政治和军事的烙印。1898年,沙俄侵占旅大地区,建立"达里尼"市(即大连市)之后,俄国以东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随即主导大连的思想和舆论宣传阵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连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罪与罚》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带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人,在杀人犯罪后背负道德和负罪感的鞭挞,经历挣扎最后选择自首,重获精神的新生。《罪与罚》也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心理小说,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不仅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独占魅力。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悲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对其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谴责,以及对经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命运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4,(3):93-104
索洛古勃所创造的象征主义艺术世界,与俄国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变革有着紧密胶着的关系。在《创造的传奇》等作品中,他对未来的俄国革命的诸多方面做了正确的预言:统治阶级的暴力统治必然会引发被统治阶级的以暴易暴;暴力革命的发生并不取决于革命党人的发动或曰煽动,而是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暴虐程度;而此种暴力革命的结果并不一定能够导致理想社会的实现;防止暴力革命的发生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改革的关键是统治者首先做出让步。索洛古勃的《创造的传奇》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国度而言,其参考意义或许不低于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相似文献   

6.
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组合。《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罪与罚》构成了一个人性与兽性交织的伦理作品,分析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助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是俄国的前汉学时期。彼特林、巴伊科夫、斯帕法里、义杰斯等俄国早期来华使节回国后撰写的报告不能算做汉学著作 ,但应该肯定其为促进俄国认识中国以及孕育俄国汉学所发挥的作用。十八世纪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引进西方汉学、俄国“中国风”以及创立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等因素共同促成了俄国汉学的诞生。早期汉学家罗索欣、列昂季耶夫、弗拉德金、阿加福诺夫翻译满汉典籍 ,尝试满汉语教学 ,谱写了俄国汉学史的第一章。  相似文献   

8.
列宁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统文化基本理论为指导,并与俄国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观。列宁的传统文化观是以苏维埃俄国文化环境为背景,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俄国的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形成,对发展苏维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苏维埃政权的文化实力,发挥了指导作用。研究和实践列宁的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巴金现实主义风格成熟的标志,《寒夜》借汪文宣的个人命运揭露了黑暗社会的压迫造成了的普遍性社会悲剧,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外套》在题材、人物和内在思想方面都与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从"无抵抗"的小人物悲剧、精神撕裂的"活死人"形象两个角度入手,探讨两部作品在描写悲剧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年前曾做过一次关于图书发行量的调查,结果表明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当数《圣经》,其次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的托尔斯泰作品的总发行量超过5亿册。前苏联也曾做这方面的统计,托尔斯泰的小说在苏联的发行量约为2亿册。这两个统计表明,真正的艺术是超越国界和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
郭渊 《文化学刊》2008,(4):78-86
清末民国初年,东北人民通过俄国布尔什维克的传媒初步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从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布尔什维克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共建党时期,中共党人和进步人士通过创办报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东北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成为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俄国汉学史提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出访中,有位俄国友人一见面,就问我:“看了贵国的《世界汉学》,什么国家都介绍到了,连冰岛仅有一两位汉学家也有文章涉及,怎么讲俄国汉学的文章一篇也没有。”言外这意:一是提醒不要忽略汉学大国俄国。同时,恐怕还是明示我这个研究俄国汉学的人有没有尽责。这种诘问对我是个鞭策。本来我以为依次在写完《中国文学在俄苏》、《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以后,还可以按部就班写《中俄文化交流志》,之后才是《俄国汉学史》。这样安排虽然符合逐步扩展和深化的常理,但看来太慢了,不符合形势的要求。到此只得提前动笔进入后一个选题,拟出了历史分期…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汉学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领域的重要内容而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之下 ,俄罗斯汉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翻开俄罗斯汉学的历史篇章 ,从公认的 174 1年 3月 2 3日伊拉里翁·罗索———俄国第一个以汉语翻译、研究为职业的人调入俄国科学院而确立汉学在俄国学界的位置至今 ,已有2 0 0年的历史的俄国汉学 ,发展历程曲折艰辛 ,并以其卓著的成就在国际汉学界独树一帜。这里我们从几个方面审视俄罗斯汉学发展的耐人寻味之处。首先 ,俄罗斯汉学历史悠久 ,并在很多方面为世界早期汉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传播三百年(上篇)——俄国早期的中国热李明滨中国文化传入俄国的时间比较早,大约在金帐汗国时期(大体为13世纪中至15世纪末)俄国人就已知道有中国了。两国正式的外事接触始于17世纪初。互派使臣、签约通商、开展文化交流则是在彼得大帝和康熙...  相似文献   

15.
在俄国历史上,巴·尼·米留科夫(1859-1943)既是一位成功的历史学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20世纪80年代,有关米留科夫的研究兴起,从他的生平传记逐渐扩展到他的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并在21世纪初继续深入。美国和中国的学者同样对他进行了相关研究。米留科夫的思想著作、他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探索至今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阿霞》是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讲述了在异国他乡邂逅的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文学大师屠格涅夫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他洞悉社会、深刻思考的结果,即使在爱情面前他也有一种穿透爱的本质的惊人能力。在他笔下,爱情是对人生最大的考验,是对品行、道德、性格、抱负的综合考验。当时的俄国正处在从贵族时期到平民知识分子时期转型的阶段,他将社会问题以一种爱情抉择的方式拷问主人公,他清楚地意识到逐渐没落的贵族阶级不能给出完美的答卷,这是时代的悲剧。所以,他的爱情故事大多以悲剧收尾,这也是社会现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台北欧洲汉学史国际学术会议上,加拿大M.Dolezlova女教授的《欧洲现代中国文学之研究》指出:第一个在欧洲介绍及评介中国现代文学的是俄国著名汉学家阿列克塞耶夫(A.M.Alexeev)院士。这对我及其他参加该会的俄国汉学家启发很大。  相似文献   

18.
苏联社会主义虽不复存在,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精神及光辉旗帜仍然推动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前行。日本共产党作为当今发达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大的共产党组织,继承并发扬了十月革命的光荣传统,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日本国情的"日本式社会主义"道路。在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之际,日本共产党表明:"俄国十月革命对当今世界和日本共产党仍然有着持续的影响,对世界历史的意义是巨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给日本无产阶级送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对日共的革命、建设、改革及未来发展道路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西对应点     
著名电影导演李安的传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李安的台湾编剧在描写当地小资生活时,提到剧中人物翻阅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但到了美国编剧那儿,这个无足轻重的细节被改动了,昆德拉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原来,昆德拉是中国小资的最爱,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均如此,但美国小资不迷昆德拉,他们的相应偶像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倒不是这两位作家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而是两者的受众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传播三百年(中篇)——俄国对中国古代文物的收藏与研究李明滨俄国收藏的中国古代文献、历史资料也以彼得堡为最多。19世纪、20世纪初帝俄出于对外政策的需要,加强对华研究,派出考察队前来搜集资料,远及我国的北部、西部边陲,还进行考古挖掘,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