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学刊》2008,(1):4-4
引言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  相似文献   

2.
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宫廷火灾频发的历史时期,宫廷火灾的善后不仅包括受损建筑的修复与重建,更包括帝王与朝臣之间因宫廷火灾灾异性所展开的权力博弈及之后的一系列政局变动。通过永乐十九年(1421)北京宫廷大火的善后及成祖"求言"而引发的"萧仪之祸"可以看出,宫廷火灾往往是当时君臣双方积攒已久的矛盾集中爆发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3.
儒、道、禅美学思想异同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几千年光辉的文化史中,古代美学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审美理想的形成,到审美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发展演变,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当然,要说清中国古代美学的民族特色,需要作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不过笔者以为,在诸多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还要算儒、道、禅三家的学术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的儒、道两家学说,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东汉以后传入的佛学思想,与中国固有的儒、道学说,经过长期的聚散捭阖,终于在中唐时期形成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禅宗。自此以后,儒、道、禅三家美学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主体与灵魂,影响着封建社会后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们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一面,导致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丰富多彩;而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融和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段艳萍 《文化学刊》2010,(5):176-179
对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研究,学术界大多围绕西方政治理论,其研究框架以"国家—社会"二元论为基点。然而随着研究层次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这一根植于西方社会实际的、简单对立的二元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传统社会乡村治理中的权力特征。本文就传统中国乡村治理权力结构的类型作简单的梳理,并提出由国家势力、绅权和族权所组成的双向流动的"工"型权力结构在解释乡村权力结构时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山水审美中的生命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山水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湛,堪称天下无双。山水文学的繁荣肇基于古代文人的山水审美观:他们审视山水的焦点不在山水而在人生,其宗旨是透过自然美景凝神探索冥契自然之道的人生真谛。法国汉学家侯思孟有鉴于此,在其《山水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作用》中说:“在古代世...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刊》2011,(2):164-164
卞新龙、罗秋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统一的整体,“天地阴阳木火金水,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人与自然之物都是统一于自然界的。古代一般用“天道”来表示自然规律,并且把天地置于很高的地位,包括封建的君王都要在理论上遵守天道,敬仰天地,我国古代遗址有帝王和百姓祭祀天地的传统以及不违农时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上接"智库讲述之二十九")明清"幕府制度"成为古代智库发展模式的终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境地。皇帝总揽军政大权,乾纲独断。中央政权得到空前巩固,职官制度也更加完备,官僚均由朝廷任命,都是朝廷命官,从官制而言已经没有幕职的性质。传统的幕府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但由于明清独特的政治社会环境,幕主私人设置的幕府成为地方不可或缺的辅佐机构。明清时期,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八股  相似文献   

8.
影响汉武帝时期楚辞解读与传播的因素有很多,而汉武帝凭政治权力对此造成影响,重要原因之一。汉武帝在位期间,出于政教目的和个人兴趣,他通过诏令引导与利禄扶持,促成了刘安《离骚传》的产生和严助、朱买臣等人的“世传楚辞”,使楚辞解读与传播一度活跃。出于稳定政权的需要,他诛杀楚辞传人,对楚辞传播给予冷落,则导致了楚辞传播的沉寂。通过这一个案研究,证明在中国古代宗法等级制度下,帝王凭政治权力可以对文学典籍的解读与传播带来正、负两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述而不作”和“述”中有“作”之二层面对孔子诠释传统的双重表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前一层面论述了孔子引述或评价古代典籍的四种情形 ,认为此种诠释之意义生成主要并非指向古代文本 ,而是通向自己的仁、礼之道 ;后一层面讨论孔子对传统的创造性诠释 ,指出中华文化自孔子始有以思想本身作为思想之对象的事实出现 ,而他所有对传统之创造性的诠释均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5,(1):5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哲学、养生、园艺、阁楼、饮食、茶道、戏曲等等,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更是不乏经典之作。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这是一系列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  相似文献   

11.
廉政思想从古自今都是必谈话题,尤其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体制当中,廉政是君主实现政权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必要手段。包拯作为廉政官员的典型人物一直传颂至今,他的廉政思想主要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其形成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宋朝高度发展的封建法制文明、和谐的君臣关系、优秀的个人品质与修养、良好的家风环境等因素都对包拯廉政思想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隐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是解读中国文化的关键。从历史上看,隐逸的思想和行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明代的隐逸思想最能体现这种变化。从明初以不合作姿态出现的以道自高,到洪武以后"太平逸民"式的抱道以隐,到吴中地区追求精神圆融的"市隐"思想的流行,再到弘、正之际形成的以讲求治生之道和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隐逸思想,晚明在王学影响下提出了"道隐"思想,而在现实中,"通隐"成为人们追求的隐逸方式。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国封建王朝是“家天下”、世袭制,因而,所有的封建帝王,尤其是开国皇帝,对于继统问题都极端重视,把它看作是立国的根本、社稷之大计。皇位到手之后,他们昼夜焦虑、刻刻在念的,是千方百计筹谋自身统治权如何巩固,并能沿着一家一姓的血统,顺利地传承下去。而随着统治权力的日趋巩固和高度集中,王位继承问题便愈发成为封建专制制度下“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代的老子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和观点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他用"道"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的规律。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虚无的。"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孕育万物。"反着,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里,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这种物极必反的微明之理,正是提升个人品质、治理国家的最好修为。"无为"即是道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紧张以及逆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加深,中国国际传播研究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攻坚阶段。中国传统“和”文化观为国际传播研究牵出了一条希望之线。“和”文化思想是对中国本土传播中关于人际、群体、国家、天下、宇宙之间的关系展演,其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的交流相处之道,闪耀着等待世人挖掘的价值宝藏,是寻找中国国际传播发展的思想元力,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当前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到胡同去     
到过北京的人,都欣赏过故宫、颐和园、十三陵的肃穆、宏伟、华丽,它们象征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势。而纵横于北京城的胡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几百年来,就这样沉默着。但只有北京的胡同,才更能体现北京的历史,反映北京广大市民阶层的生活。可以说,北京的胡同,才是北京沧桑历史的真正的见证人。胡同,是中国北方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尤以北京城为最。据统计,北京的胡同共有3000多条。胡同即指小通路,小巷,是从蒙古语中演变而来。在元、明、清时代,封建帝王“袭周官之制,度地居民”,以皇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在当今现代社会亦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本文主要分析了儒家治道思想要义,并从仁政思想有助于推进治国理政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德治精神是国家治理中的思想源泉、修身思想有助于培养公共管理者的素质三方面具体探讨了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变史与规划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根源于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文化和实践形塑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还提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存在"天、地、人"三元制衡,分别以此为框架形成"以天为本"、"以地为本"、"以人为本"的并进的三条思想主线。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思想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王权"为中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三是对自然的崇拜;而此三特征则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元制衡与演化的不同结果。最后提出"回归本土"将是当下城乡规划应对城市发展危机的一条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朱熹的诠释思想是整个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的理论高峰和典型代表,对于我们探讨中国现代诠释学的建立和发展极有启发。综合考察朱熹的诠释思想,可以说它实质上是一种古典的"仁学诠释学",即以儒家仁学为基本原则对诠释活动加以全面系统的反思、解释和规定,从而将诠释之道从本质上视为在意义世界中修身成己、安人成物的仁道,并将诠释活动从根本上视为在意义世界中践行仁道而修己安人的工夫。进一步看,作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之主流与大宗的儒家诠释传统,其理论思考其实也可以说是古典"仁学诠释学"。中国现代诠释学乃是中华文明基于其诠释传统而自觉建立的现代诠释之道,其主要发展方向应是力求将古典"仁学诠释学"转化为现代"仁学诠释学"。  相似文献   

20.
《浣纱记》是一部"以生旦爱情寄兴亡之叹"的戏剧,其中位于敌对双方阵营的重臣——范蠡和伍子胥,是忠臣的代表,但其结局大不相同。范蠡是侠义之士,他完成了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伍子胥是忠烈之臣,他虽有一身的抱负,奈何受奸人挑唆,未能一展宏图,但他完成了对自己、对帝王的承诺,虽有怨但无悔。古代戏曲作品中忠臣表现了创作者的思想追求和人生理想,并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