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富连成藏戏曲文献汇刊》所收之《长生殿》(时剧),作者"四乐斋主人"即道光皇帝的亲孙子、敦郡王奕誴的第四子爱新觉罗·载瀛。剧本的收藏者"退庵居士"是清末著名京剧票友文瑞图。此剧虽剧名沿袭了洪昇的《长生殿》,但却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剧本基本采用乱弹本的七字句、十字句,未使用俗曲曲牌,故而非"时剧",亦非昆曲。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界在针对清代"就地正法"之制产生时间的讨论中,《清史稿》"咸丰三年"(1853年)说被否定。实际上,有关争论混淆了晚清"就地正法"之制与"就地正法"适用范围。"就地正法"本为军法,秦汉时期便有类似的记载。咸丰三年,清政府扩大适用军法"就地正法"的范围,预以治乱匪之法治盗匪,惩治盗匪的"就地正法"章程便由此产生,故"就地正法"之制产生于咸丰三年没有问题。因为对"恭请王命,就地正法"产生误会,铃木秀光"就地正法"产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武备志》属《四库全书》禁毁书,致使其明刻本传世无多。传世者多为清刻版,概有清初刻本、莲溪草堂重印本、道光间活字本、清末湖南刻本4种。  相似文献   

4.
已知的清代梁章钜的《楹联续话》虽然版式不一,但属于同一版本系统,即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据笔者所知,道光二十三年以后重刻的版本以及现代人整理的标点本,都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共计301则联话。笔者最近发现一个新的《楹联续话》版本,虽与道光二十三年南浦寓斋刻本系根据同一版刊刻的,却在结尾于"问者大笑而退"这则联话条目之后多出一则,即共计302则联话。因此,该版本应是未删本,即初刻本。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大陆,清末民初的"外江戏"(广东汉剧)剧本已经十分稀见,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等处,还存留着为数可观的早期"外江戏"剧本(抄本)。搜集和研究这批剧本,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加坡藏‘外江戏’剧本的搜集与研究"立项的初衷。然而彻底研究这批剧本必然涉及以下问题:清代几种"外江戏"之间的关系,广东汉剧与闽西汉剧的关系,"外江戏"的源头和流传路线,"外江戏"对广东地方戏如粤剧的影响等等。本期刊出的几篇论文,企  相似文献   

6.
道光《安邱新志》二十八卷,其纂修源自道光《安邱新志乘韦》,经考订得知,纂修者为马世珍初创,张柏恒增订,马步元校订。《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将二书混为一本,对书名、版本、纂修者著录有误。辨析厘清了道光《安邱新志》的纂修过程和版本源流,匡正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著录之误。  相似文献   

7.
一套道光丁未年(道光27年)仲夏编写的《孟子世家流寓奉天府辽阳州支谱》,在本溪市南芬区一位孟氏家族中珍藏,最近,被南芬市民赵士君发现。这套线装谱书共三本,均为正楷体木刻版印制。分为前册、后船,另一本名为《山东乡试砾卷》。……  相似文献   

8.
这本书目是辽宁省图书馆于1957年2月编印的,十六开本,326页,共收馆藏线装文学书五千余种,善本、精装古籍及平装书均未收录。本书目按"东北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计分文学论、诗话、小说论·杂论、期刊·年鉴、作家研究·作家论、丛书·文粹、文学史·文艺年表、诗文总集、诗文别集、词曲、剧本、小说、唱本及杂著等十四个类目,另附有日本、美国、法国及其他各国文学书十二种。排列顺序,除按分类顺序排列外,并按著者年代、出版时间依次编排。为了读者查借方便,每种书名前印有分类号及书名四角号,各书之间  相似文献   

9.
《清嘉录》十二卷,清顾禄撰。顾禄字总之,一字铁卿,自号茶磨山人。生卒年不详。所著《清嘉录》初刊于道光十年。一书之成当需数年,姑定此书创编于道光五至十年间,而该书《例言》首称:  相似文献   

10.
早期剧本文献的匮乏长期制约清末民初外江戏历史形态的相关研究。二十世纪上半叶新加坡余娱儒乐社、潮州八邑会馆及陶融儒乐社所传抄的三批早期外江戏剧本内容丰富、形态多样,不仅保存了清末民初外江戏名班所用剧本和民国时期著名的陈子栗藏本,还较后期整理本更多地保留了早期外江戏的历史形态特征,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详实可靠的文本信息,对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文虎的校刻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虎(1808—1885),字孟彪,又字啸山,笔名天目山樵、华谷里民,江苏南汇(今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人,诸生,官至训导。道光十二年(1832)经顾观光之荐,先后馆金山钱氏三十年,为钱氏校刻的书有数百种。道光十五年(1835)、十九年(1839)、二十年(1840)三次去杭州文澜阁,纵观《四库全书》,手自校录。同治三年(1864)应曾国藩之聘,任金陵书局校勘之职,著名的善本书金陵书局本《史记》即出之张文虎之手。现将张文虎各个时期的校刻事业分述如下: (一)金山钱氏丛书的编纂出版,在清代可以说发展到极盛时期,出版总数约有二千多种,其中金山  相似文献   

12.
杨绍和在《楹书隅录》卷四中著录的所谓"宋本"《韦苏州集》,实际是一个明仿宋本。该本现在并没有藏在山东省博物院,而是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于山东省博物院的其实是一个宋本,与现在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如袁克文所言宋"书棚本"悉同。这样,杨氏所藏的这个本子为《韦集》的现存宋刻本中又增添了一种。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撤出本是在<四库全书>已经编纂、缮抄数部并已分贮各阁之后,依然检查出有的书有"违碍字句",因此再行撤出或销毁.撤出书的有李清、周亮工和吴其贞等著的共十一种,这几种书故宫图书馆大多有收藏.本文着重谈被撤出的周亮工五种书和吴其贞的一种书,对这些书撤出地点及撤出原因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心雕龙·诏策》,我们可以了解上古至魏晋时期诏策的大致变迁情况:上古时期统称"命";三代的诏策除了命,还包括誓和诰;战国时期改称"令";秦时规定"命为制,令为诏";汉代规定帝命分为策书、制书、诏书和戒敕四种;魏晋时期基本继承汉制。  相似文献   

15.
清翟云升所作《隶篇》四十五卷,三续而成完书。《隶篇》一书是研究隶书,临写隶书的权威工具书,但该书初刻、续刻本的刊刻者、刊刻年份,各家著录存在许多分歧。其道光间刊行者仅有翟氏五经岁遍斋家刻本一种,至于所谓许梿、杨以增刻道光本,皆子虚乌有者。而光绪年间宜都杨守敬有《隶篇》重刻本,其刊刻时间于今也可确定为光绪五年。  相似文献   

16.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下属的北京出版社于2009年11月出版了《京剧传统剧本汇编》。全套书共30卷,收入了自清代以来的京剧秘本499部,共14000千字,是迄今为止收录京剧剧本最多的剧本集,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京剧艺术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7.
吾馆近日发现有清光绪十七年陶宣所书楹联下句,文曰:天开东壁聚丹黄满架此中有百来千元下署:光绪十有七年冬十月中浣会稽陶宣撰并书。铃有"会稽陶德文仲之印"、"渊明四十五代孙"二朱文方印。考陶宣,原名祖望,字心云,号"稷叟"、'文仲"、"稷山居士"、"渊明四十五代孙"。浙江绍兴人。父陶庆恰,应道光十五年顺天(北京)乡试,挑取眷录。二十三年以盐课大使叙选,三十年分省广东。陶宣为同治六年副贡,光绪二年举人,充方略馆眷录官,候选直隶州知州。光绪十七年分巡广东惠(惠州)、潮(潮州)、嘉(嘉应州,今梅州市),曾国变于潮州…  相似文献   

18.
冯镇峦,字远村,约生活于乾隆至道光年间,清代著名小说评点家。其《聊斋》评点,向为论者所重。然其籍贯,敏泽、黄葆真、于天池、王镇远、王增斌诸家书中均未言及。而偶有记述者,如陈乃乾《室名别号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页七七"晴  相似文献   

19.
图书现行的还书方法,分单卡制、双卡制和三卡制三种,但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除按读者分戶头排卡外,其它无论按单位排卡或者按借书日期排卡。排卡方法,又可分按索书号排和按财产登记录号的大小排列。不少单位是按登录号排的。但是在比较大的图书馆里,藏书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册,每天如果借出上千册书,就要排上千张卡片,甚至好几千张卡片。每本书卡登录  相似文献   

20.
一言 《历史档案》2011,(2):128-128
清沿明制,将题本作为内外衙门臣工向皇帝报告政务的一种主要公文书.有研究者统计,“清代顺治、康熙两朝臣工上报政务的公文中,题本占百分之九十以上;雍正至道光年间题本约占上报文书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咸丰至光绪中期,题本比重仍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可见,在清代统治全国的二百六十七年中,有二百五十年左右是以题本为上报政务文书的主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