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软法与"硬"性法律规范相对应,其本身无法律约束力但具有实用性。在当今的国际金融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制定主体开始用软法的形式对金融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软法的适用更为普遍,进而产生了"硬化"的现状。本文将通过阐释国际金融软法的理论基础及其"硬化"的表现模式,以分析国际金融软法"硬化"的动力及困境,最后探讨未来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以及软法制定中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儒家学说是家族主义的理论形态。儒家学说的"孝治"理念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以孝治天下,治国先齐家。"孝治"理念,跟现代国家的民主法治理念有冲突,但它不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死敌,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依然是可以加以转化利用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中,儒家学说的"孝治"理念,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它至少还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是培基固本的作用;第二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作用;第三是立德树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国际传播,是宣介全球环境治理领域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渠道之一。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以及中国企业在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都为中国企业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西方舆论的攻击抹黑、中国企业自身国际传播能力不足以及在对外投资方面的资源能源倾向等也是中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领域面临的挑战。有鉴于此,一方面需要持续提升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筑牢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企业自身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效能。此外,还应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国际话语和叙事的研究,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环境与生态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环境治理谈判与博弈中的发言权、规则制定权与解释权,是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与领导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全球范围内围绕生态环境议题的话语权博弈由来已久,面对生态文明话语权的全球争夺,亟待加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对外传播与话语权构建,以及如何在全球治理的视野之下系统地整合与表达中国价值观念,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在杭州举行,中国作为此次峰会的轮值主席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G20中的地位和作用备受关注。而中国近年来在参与全球治理特别是全球经济治理中越来越积极主动的姿态,更使国际社会展开了中国将如何利用G20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全球经济治理多边平台发挥影响力的广泛讨论。与此同时,中国为迎接杭州峰会在积极行动。就在  相似文献   

6.
言论集纳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于2017年1月7日在澎湃网刊发的《纷繁复杂世界背后的机理》一文中认为:在一个相互依存度不断上升的时代,全球问题层出不穷,而处理全球问题的全球治理却存在不足或缺失。同时,表现为国际规则或全球秩序的全球治理,其"公共"程度或"中性"程度也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不存在世界政府、各国均以最大化自身利益为对外政策目标、全球公共产  相似文献   

7.
言论集纳     
<正>外交部原副部长、首任中国G20事务协调人何亚非在2017年9月4日《浙江日报》刊发的《"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模式》一文中认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无论是从1648年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还是从19世纪西方殖民时代算起,从20世纪下半期到进入21世纪,西方"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东西方"或者"南北方"已进入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的"战略僵持期"。国际秩序进入新旧转换期,大动荡是常态,大调整在所难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走下坡  相似文献   

8.
植根于农业文明与农耕文化并发展壮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尤其是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在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当下价值来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步伐,无疑是实现当前乡村社会治理和促进广大农村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为例,分析其历史价值和当下价值,以期为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的十余年来,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以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全球战略思维不断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在世界格局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全球传播的信息网络逐步完善。海外华文媒体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端,不仅从外部映射了中国国内的重大变革与历史节点,也是海外华人了解中国、保持与故土联系的重要载体,是"国际舆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形势,需要转变观念,明晰"大外宣"格局中海外华媒的特殊功能与地位,在变化中重新认识海外华人及华文传媒,让他们在全球战略(思维)格局中作为有机体发挥作用、产生合力,打造华文媒体联合体,多层次发挥海外华媒的对外传播"桥头堡"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影视剧和新闻一样在国际传播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在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我国影视作品"走出去"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以"宣传品"的身份出现,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其产品属性。在当前形势下,影视作品只有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才能有效发挥其"宣传品"的作用。因此,我国影视作品"走出去"要立足国际市场,在内容、制作、渠道等方面提升专业化、国际化水平,通过提升影视产品的市场价值来实现其文化价值和政  相似文献   

11.
荀子首先提出礼法包含法家所言"法治"的理论,奠定了其在中国法史上隆礼重法的地位,当后人谈荀子的思想时,往往会预先溯源其基本理论性恶论,荀子将性恶论运用于政治之上,则为礼治与法治。传统中国法是礼法结构,而现代中国法是政法结构,两者的哲学基础与传统三观有着大不同。荀子认为礼不仅能够规范人的行为,还具有解释权力合法来源的功能,与现代社会中的法相比较,发现其功能高度重合。但探索事物功能之前必先溯其源,当社会上浮现治理难题时,按照荀子学说我们可将其归因于人性本恶,再进一步推导出我们需借用礼来如何解决治理难题,但荀子始终都未为我们解答礼之逻辑根源。本文将首先探讨礼法二者的关系,进而指出在法的体系中礼为何是法的精神基础,在荀子学说的法体系中,礼具体发挥的功能是什么,最后指出荀子礼法体系中的根源价值间的逻辑冲突。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华语和英语文化经过长期发展,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国际环境的需要,形成了独具新加坡特色的语言文化。这些语言文化在中国与新加坡交往过程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对稳固中新国际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从新加坡华语和英语文化的进程、新加坡华语和英语文化的特点、新加坡华语和英语文化在中新交往中的作用三个方面,探讨中新国际交往中新加坡英语和华语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品牌构建也日益成为对外传播国家之治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通过其学术群体、智库和媒体炮制"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针对性话语,采用"污名化"策略图谋遏制我国和平崛起。在此背景下,智库作为衔接学术界、政界、商界和媒体之间的桥梁,拥有相应途径和责任,充分发挥维护好国家形象和话语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挥组织育人作用是高校党组织提升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将党建和思政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党建+思政"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位一体的组织育人保障体系,健全"党建衔接思政"的组织育人工作机制;创新"双联双创双优"组织育人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育人作用,有效推进"三全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各种思潮及治国思想极其丰富就其实用与影响而言,主要有三家,即儒家的"以德治国"、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这三种治国方略不断吸纳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历代传统的治国模式,其发挥了重要的长治久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言论集纳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庆寺在《探索》2017年第6期刊发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路径》一文中认为:参与全球治理时,中国必须明确自己的大国身份,坚守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作为大国,中国要从普通的参与者、受益方向核心建设者转变,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在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增进国家利益,在国际事务中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今天的全球治理不是为了谋求国际谈判中利益的交换和平衡,而是为了维护人类共同安全,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秩序建构。其根本目标是推动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为此,中国应从创设国际新秩序、新规则和新行为模式的大格局着眼,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出反映时代前进方向的全球治理理念,并将其凝聚为有感召力的时代话语,用以引导今后的国际关系走向,抢占代表未来全球化发展方向的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美国一些政客不遗余力污名化和抹黑中国共产党,误导国际舆论,对中共政党形象塑造带来严重挑战,这种现象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舆论战期间尤为凸显。污名化中共具有文化哲学层面和全球治理层面的动因,破解对中共的污名化现象,要针对其深层动因以效果为导向评估中共的国际传播;推动社交媒体传播精选的海外中共学研究成果,利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共故事;设置话题自塑政党领袖形象,架设沟通桥梁引导国际舆论;鼓励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以"伙伴"或"合作者"身份对外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2016年10月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北外校长彭龙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是新形势下北外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探索,是对中央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积极响应,是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切实举措。当前,我国对于国别区域研究、全球治理与发展、国际制度创新、公共外交与文明交流互鉴等问题有更加急迫的战略需求。为  相似文献   

19.
进入后扶贫时代,如何将"中国脱贫方案"上升为"国际脱贫议程",这是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环节。在脱贫方案的国际传播中,议题内容的选择、议题属性的诠释都将影响国际舆论的接受度,要突出对中国多维贫困治理理念和特色减贫模式的传播。针对国际舆论有关扶贫目的、扶贫标准、扶贫政策和扶贫可持续性这四方面的质疑,要精准回应舆论焦点和风险点,打通国内外舆论场,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互动,在构建国际减贫合作新机制的基础上,助力解决"第四世界"的脱贫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一国政府在图书出版输出方面的推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业"走出去"的强度与快慢。那么,中国出版业"走出去"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通过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出版业"走出去"政府扶持因素,对推进中国图书"走出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政府推动美国成为图书出口大国一如美国是世界经济军事超级强国,美国图书出口在全球出版行业中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早在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