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这些语词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文化,而且部分词语的出现更是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在"裸"族词汇中,出现了诸如"裸奔""裸退""裸婚""裸官"等新词,与此同时,"裸"字的语义、感情色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基于网络中的"裸"族词汇现象,分析其词汇特点,并从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探究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下产生的人本管理将愈发散发出其优势.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一切管理活动应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展开.文章从三个部分探讨中学教师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必然及其运用的具体方面.  相似文献   

3.
原凯 《文化学刊》2015,(3):183-186
当前的"德育人"被"异化",迫切要求"真正人"的回归。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人是"工具性与目的性的存在、关系性的存在、生成性的存在及整合性的存在",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探索性地指出人本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主体性,坚持开放性原则,坚持发展性原则,坚持全面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无为"是老子对社会尤其统治者提出的愿望甚至要求,在《老子》一书中,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无为"思想提出的依据。首先,"无为"基于老子对最高范畴"道"的理解,涉及"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其次,"动静""强弱""荣辱"等对立转化的辩证思维加强了对"无为"主张的确认;最后,东周社会大变革时代,秩序混乱,老子面对各种纷争,对世人尤其是统治者提出"无为"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悬橙""捉出""悬米""嬴勝"四个词语学界未得确解。本文认为"悬橙"指把床凳用绳吊在空中;"捉"为"促"之形误,"捉出户外"谓迅速爬出户外;"悬米"指仅能浮起粟米的小水,"悬米"还有挂帐之米、拖欠之米的意思;"嬴勝"义为华美的头巾,"此其称功,犹嬴勝而履蹻"是说这样表彰我的功劳,犹如让我头戴华美的头巾,脚上却穿着草鞋,意为赏赐与功劳不相匹配。  相似文献   

6.
高凯 《文化学刊》2009,(4):44-48
传统的社会本位德育在当代高校人才培养中出现了很多不合时宜的问题,逐渐被“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所取代。人本德育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特性、创新性等主体性作用,注重满足学生内心需要,关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这其实是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心本管理”的理念衍生。本文将“心本管理”引入人本德育的实施过程,提出了“心本德育”概念,并着重讨论“心本德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作为身处我国农村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是我国农村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宝贵文化资源,是脱贫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因为其缺乏与乡村社会的应然互动,所以自身发展陷入困境。精准扶贫大背景下,乡村教师应当从"做乡村生活的融入者""做新时代新思想的传播者""做文明乡风的建设者""做乡村培训的推动者"四方面重构乡村教师的社会公共性,实现乡村教师在乡村社区中的"崛起",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8.
"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礼"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具有强烈的等级差异和道德色彩的思想体系和制度。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带有着"礼"的浓厚色彩,"礼"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本土资源,其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分析礼制的特点,阐述其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具有厚重的人文情怀,因为"仁"即表达的是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最核心、最深层实质,对现实个体的生存状态的叩问和探讨构成了"仁"的全部内涵。"仁"彰显着儒家文化所特有的、鲜明的人本向度,这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前都是难能可贵的。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和"魂"的高度予以审视,儒家文化这种独特的人本向度具有历久弥新的德育意蕴,可为新时代的立德树人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提起"涵化",人们会想到许多类似的词语,诸如:"熔化""融化""溶化""消化""变化","文化""感化""教化""进化""汉化""西化""欧化""现代化""全球化""本土化",以及北京大学的校训"兼容并蓄"等等。这些概念与"涵化"相关,甚至都可能是"涵化"的一部分,但都没有"涵化"这一概念视野宏大,意义完整和丰富。例如,"文化"作为名词可以成为涵化的结果,作为动词(亦即通过传播影响他者使其放弃野蛮的生活方式,如放弃运用暴力解决冲突,采用对话处理冲突)  相似文献   

11.
"盐酱口""朱雀口""乌鸦嘴"三个俗语词的含义和理据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总体来看,它们都可表示说话应验,区别在于"盐酱口"是中性词,"朱雀口"是褒义词,"乌鸦嘴"是贬义词。朱雀是传统文化中的"四灵"之一,受人崇拜,所以出自"朱雀口"的话不但可靠,而且权威。乌鸦常在墓地抢食祭品,因跟死亡相关而被视为凶鸟,所以出自"乌鸦嘴"的话无论可靠与否都不是好话。"盐酱口"的理据有多种解释,但都不可靠。本文认为"盐酱口"一词的产生机制是:验证义的"譣"原有虚检切的读音,该音在一些方言中一直传承者,明代的时候与"咸"同音,为了生动化,便用具象的"盐酱"加以替换,于是就有了"盐酱口"一词。  相似文献   

12.
尹晓荣 《职业圈》2014,(26):52-52
现代社会经济体制与过去相比出现了深刻变革,社会结构也有了重大变化,各种思想交织,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受到严重考验。在煤矿企业的思政管理工作中,贯彻人本观念,把这种观念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因此,需要用人本观念来引领其价值观塑造,保证煤矿企业的员工能够推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科学理论和经营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构成企业发展的经济要素,视为一种关键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共同点,即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知识由人在现代社会大生产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所决定的,在管理中二者都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培养人作为共同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将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以及发挥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其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其他""其它"只是历史上的异形词,而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它"摒弃,因为"其他"一词当中,"他"作指示代词解,此一意义在今天仅有唯一的记写字形"他"。现代汉语中,"它"已无"别的"的义项。所以"其他""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是异形词,"其他"是表示"别的"的意义的唯一标准词形。  相似文献   

15.
杨琳 《文化学刊》2016,(4):41-43
假装糊涂或装腔作势为什么称为"装蒜"?债务多为什么说"一屁股债"?这是大家颇感兴趣但又找不到答案的难题。"装蒜"最早写作"装酸"。"酸"有假装斯文、装模作样的意思,后人因不知"酸"有此义,故写成了同音字"蒜"。口语中表示欠债时,与"债"搭配的动词往往是"背""负""拖""拉"等词,"背""负""拖""拉"的对象总是在人身后。语言中常用"屁股"指代身后。为了表达的生动,从笼统的"身"移就到具象的"屁股",就有了"一屁股债"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刘胜军 《职业圈》2014,(21):16-16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策略,并把这一策略不断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很多企业为了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于是不断地使人本理念渗透到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值得高兴的是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也隐藏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的简要分析,从而对人本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透析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更多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人"的人本观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提高人的素质,所以说人的思想提高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搞上去了.  相似文献   

18.
"气"概念在先秦儒家、道家有两种不同的阐释路径,儒家更多把"气"与人相连,着重谈"养气",但其"养气"往往与仁义相关,赋予了"气"仁义的色彩,由此,"养气"又与社会治乱相关。道家更多把"气"与整个自然界相连,着重谈"通天下一气",人也应该顺应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由此,"养气"才能延续生命、保全天性。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气"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化为阴阳二气,是万物生成的材料,调和人体和自然界的平衡、影响社会的治乱。不同的是,儒家用"气"来发展仁义之说,赋予道德色彩;道家则坚持天地万物同此一气,更倾向于与"气"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一"、感动"与"教育"的关系能把"教育"和"感动"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认真思考的人不多。因为"感动"是情感的问题,"教育"往往被看做"教授知识"的代名词,于是经常在技术层面被仔细探究,理性主义占有主导地位,似乎不能"感情用事"。现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根本性的偏差。当今的教育更多的是以物为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从社会及其发展对人的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中国人渐失了对本土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信心,极力推崇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教育理念,却并未对其教育理念在其本土实施效果尤其是德育效果做细致深入的考察。研究表明,英美两国近十几年的少儿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在校行为滑坡以及少年犯罪率增高。此数据说明英美两国少儿德育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媒体缺乏必要的管控、传统家庭婚姻模式的破裂、家长疏忽身教、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定位偏差、师生关系定位偏差、过度强调少儿的自由和权利却忽视规矩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带给社会安定和谐,究其原因在于童蒙养正,落实"孝""敬",家长、老师上行,子女、学生下效。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离不开"孝""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