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串联起东亚文明。2016"东亚文化之都"花落宁波,并于4月15日举行盛大的东亚"非遗"展,向世界展现独具魅力的东亚非遗文化。展会以"海丝之路"为创意点,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为主题,展示了中、日、韩"东亚文化之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谨代表此次研讨会承办方中国外文局,向各位参会嘉宾和远道而来的各国朋友表示热烈欢迎!泉州和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记录了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许多精彩故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展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集中展示了习近平主席和  相似文献   

3.
正"海丝之路"塑造了城市精神受访者: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Wang Jiehua, Director of Ningbo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宁波是一座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港口城市。宁波的文明发展史、城市建设史,实际上是一部海洋开发史、海丝之路拓展史。早在距今八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先民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原始开发;距今七千年左右,这里产生了著名的河姆渡文化,出现了早期的舟船系泊点;距今两千多年前,这里出现了第一座港口城市——句章,为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宁波港畔,在北仑区春晓洋沙山风景区,两座海螺外形的巨大建筑物联成一体拔地而起。这是中国港口博物馆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港口专题博物馆。宁波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交通贸易口岸、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海上茶路""陶瓷之路"的始发港,因此拥有丰富多彩的水下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主席在不同的外交场合,清晰地阐述了一带一路的概念范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整体。习主席说,"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近30亿人口","畅通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大洋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6.
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无数文化遗产,这些承载人类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为全人类所共有。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3年后的2017年6月22日,"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在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从公元前5世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宣传,北海市于2016年7月上旬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了"一带一路·北海遇见北海"系列外宣活动的启动仪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被认为巧妙地利用同名结缘,吸引公众眼球,成为"传播声音、讲好故事"的城市形象营销新范例。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大省,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往来密切,沿线特别是在悠久的历史交往中,建立了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的人际基础、文化基础和民众基础,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这些独特优势,加强福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福建及中国形象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辐射力、影响力,既有助于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整体进程,也事关"一带一路"国家倡议顺利推进的全局。  相似文献   

9.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海洋交通的大动脉,与陆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推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当下,中国正在启动与东盟及世界多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友善、包容、互惠、共生、坚韧”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对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与世界更深层次的互动,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与极其重要的意义。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以大量的史料和文物,见证了海上丝路千年繁华,并将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谱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同时提出了"五通"概念,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2015年3月,在我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  相似文献   

11.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位于中南半岛的柬埔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也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本期,让我们走进柬埔寨,一起探寻这个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国家。柬埔寨王国古称高棉,坐落于中南半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  相似文献   

12.
潮汕侨乡位于广东东部沿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潮汕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潮州工夫茶、潮剧、潮绣等)享誉海内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又为潮汕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了新机遇。本文主要探讨潮州工夫茶海外传播的困境,并提出具体的传播策略,以促进潮州工夫茶等潮汕文化的海外传播,增强潮汕地区与丝路沿线各国各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进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正>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与各位嘉宾相聚美丽的泉州,共同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首先,我谨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向远道而来的各国朋友表示热烈欢迎!福建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千百年间,泉州港"吞吐四海云帆,鼓荡八面来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流溢着奇光异彩、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沿线积淀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如今,丝绸之路不仅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一带一路"愿景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文化应该先行。作为一家研究型专题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希望以一种科技保护的独特视角切入丝绸之路研究,讲好丝绸之路故事。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配合"一带一路"愿景,促进文明互鉴,弘扬丝路精神,近6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连续举办丝路主题系列展览。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主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4年初,在中宣部指导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了"海上新丝路·东盟万里行"主题外宣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2015年3月28日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方向:一个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另一个是从中国沿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一带一路"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从此拉开"一带一路"的序幕。"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该倡议的主旨,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6月8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在宁波开幕,浙江与中东欧投资洽谈、贸易展览、人文交流……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精彩纷呈。浙江宁波曾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演绎了一幅商贾往来、文化交融、互学互鉴的历史画卷。从"以港兴市"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动,海上丝绸之路又上演现代版本。迈着开放包容的脚步,宁波从2000多年前海上古丝绸之路走来,如今进入了"一带—路下的中东欧黄金时间"。  相似文献   

19.
正新年伊始,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在宁波博物馆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福建博物院、广东博物馆等全国20多个文博单位的、共计300余件(套)古代贸易瓷器、木船及相关展品参展。宁波出水的各类瓷器以及宁波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亮相。本次大展分华风西尚跨越重洋、东方神瓷行销世界、牵星过洋铸创辉煌、中国风情舞动西方、华夏智慧共享全球五大主题单元,对中国古代海上交通、造船与航海技术、瓷器贸易、文化交流等进行阐释,展开了自唐代至清代海丝之路的历史画卷。在展览现场,人们  相似文献   

20.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的。他说:"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进一步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上将其概括为"一带一路"。以下是我对"一带一路"建设与跨文化传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