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盼得深山出太阳如果班主任老师不是网民,那学生将面临什么局面呢?只有一种局面——他会让“虫虫”们死得很难看。  相似文献   

2.
老班     
老班就是我们师三时的班主任,因为比我们 大许多的缘故,所以我们便尊称他为老班。 老班的名字我们在认识他之前就听说过。那时学校的师哥师姐在我们报到时就对我们说,学校里有一位张老师,可严厉了,不过如果做他的学生那可是你们的幸运。  相似文献   

3.
<正>你相信吗?最近我当老师了,收了一个特别的“学生”。他就是我带的徒弟——班主任蔡老师。别看蔡老师上课时旁征博引,很有师长的风度,可下课跟我们可就像朋友一样亲密无间,这几天他当了学生,跟我学下国际象棋呢!  相似文献   

4.
顶顶幽默的老班迈着方步踱进教室, 全班同学立刻不动不摇坐如钟。同学们为何如此听话?说来话长啊……老班是从邻校调来的,是位年届五十的老教师。听说他很有名很厉害的招数叫什么“夺命三招”,可教了我们快一年了却从没用过。这位老师还有个很特别的“毛  相似文献   

5.
女儿的老班     
女儿回到家,总喜欢讲述班级发生的事,从她那兴高采烈的小脸上我也总能强烈地感受到她对老班的崇敬,同时还有种为拥有这样的老班而带来的强烈的自豪感。每逢此时,我都不禁为女儿遇上了一位好老班深深地庆幸!无数次在心中向他道谢,老师,您辛苦了!有一次,女儿一回来,便满脸疑惑地对我说“:爸爸,今天老师托我带给小明一瓶冻疮药。我还以为小明请他帮忙买的呢,可小明根本没有。”“是吗?是你常说的那个老师要大家经常帮助的小明吗?”我问到“:老师为什么送他冻疮药呢?“”小明手上长了很多冻疮,有的都溃烂了……”由于女儿经常提起小明,我也对他…  相似文献   

6.
大仙     
班老板打算宣传自己的企业,制止销售的滑坡。广告做了许多,收效不大。他托我请了一个“大记者”。我知道那些老记者第一句便会问我有什么业绩。所以我干脆给他拉来了一位作家。可能是在家呆得太久了,作家显得傻呵呵的。老班向他介绍产品和生产工艺,他摇头说不懂,还不断地打瞌睡。气得老班撇下秘书陪他,把我拽到休息室冲我问罪:“你可真能糊弄——在哪儿请来这么一位大仙?白费我一上午,还得搭顿酒。”我只好陪不是,说好歹打发了吧。这时秘书来电话,说作家不听他的汇报,自己去厂区溜达了。“那你就领他去各车间看看吧。”老班似乎觉得有点门儿…  相似文献   

7.
<正>老班是谁?还用问,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呗。同学们私下里,甚至当面就喊他"老班"。张老师对这个"昵称"喜爱有加呢,要不,为什么他脸上会堆满了笑,像开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干点有趣的事还真的无味,和痞子的认识却让我的初中生活亮色了不少。中国有句话叫做:“不是冤家不聚头”。我和痞子正属此类人物。刚进初中那会我俩便是同桌,当时本人处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气盛阶段,成天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儿到处乱窜,开学没多久就因为“三八”线的问题和痞子同桌结了梁子,而且时常大打出手。一到下课,教室的后半部分就成了我们的战地,不是他的书桌被我掀翻就是我的书本被他扔得满地狼藉,战况基本上是三天一大吵,小吵是根本没有的。一闹就是谁都惊动唯独不惊动老班的那种。那时的我们对办公室的畏…  相似文献   

9.
“嗨,老大(班长的昵称),老班(班主任的简称)有请!”“嗯。”只见我们老大巍然立起他那珠穆朗玛峰般的身躯,踱着方步大大咧咧地面“圣”去了。说起我们老大,那可是学校名人,他官居学生会主席,同时又是我们女生崇拜的偶像——“姚明”。别看他一米八三的个头,名字却有趣得很——崔小军,我看此君可谓大也。要想一览老大的风采。当然得看班会啦!“课堂气氛不活跃”一直是我们班的“疑难病症”,老师们凑在一块就拿这茬说事,老大心气颇高,总是冥思苦想着治班良策。这不,他又要推出“新政”了。只见他鼓动着唇舌,时而神采飞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春风化雨;搞得大家唯唯诺诺,纷纷点头称是,最后他大手一挥,“崔氏新政”便出笼了。  相似文献   

10.
“老班”     
一头乌黑的短发,一双睿智的眼睛,可“眼镜先生”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他的鼻梁,始终不肯下岗,这就是我们的“老班”——班主任欧老师。  相似文献   

11.
如果到我们学校问蔡老师在哪班,知道的人恐怕寥寥无几,可你如果问“唠叨”老师在哪班,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唠叨”老师。说老实话,有时候,他比我妈还唆。记得有一次,蔡老师检查我们在本子中间画的竖线直不直。一个同学一不小心在本子上画了一撇,正好被蔡老师看见了,于是蔡老师开始说起来:“你真是的,怎么可以画蛇添足呢?你要知道,‘画蛇添足’中的那个人就是因为给蛇多画了四只脚,而失去了一壶酒。假如现在正进行画直线比赛,你会因为这多出的一撇成了最后一名。那该多可惜啊!快,把那撇擦掉。”蔡老师就这样说了…  相似文献   

12.
班长的烦恼     
哈雷:老班——我们对班长亲切的称呼,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老班的心事与烦恼?且看一封老班的来信。一位班长给全班同学的信今天投票选“三好生”,出乎我的意料,我落选了,败得很惨,很难堪。我的成绩不坏,总能保持班级第一。我不哭不闹,不吵不叫,安分守己,待人谦和,从不与谁结怨。我常想这样应该够了,可事实证明,这远远不够,为什么会这样啊?  相似文献   

13.
长大     
“你工作以后会跳槽吗?”“会,而且会跳很多次。”——这是政治老师正讲着爱岗敬业时和学生的对白,有关“跳槽”——当我们的父辈正经历着下岗待业的时候。老师的脸上写着不以为然,虽然学生的回答很认真。没有争论,因为毫无意义,时间的车轮会碾碎一切的不真实,然后只扬起记忆的风尘。很多时候,我们想长大,因而在拿了身份证之后,便  相似文献   

14.
白国宏 《班主任》2009,(1):58-58
近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很快结束了。在网上和所带班级的孩子们聊天,问起“咱们的老班”。学生们笑我:“小白老师,覃老师是我们的老班,不是你的。”我笑着辩解:“是咱们的,我也崇拜咱老班。”  相似文献   

15.
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了自己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魏老写这篇文章时已是中年,但时隔几十年,他却能够清晰地记得蔡老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这的确值得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蔡老师也“体罚”学生,但她却把教鞭轻轻得“落”在“我”的身上,我会心地“用手一挡”,“老师笑了”,“我也笑了”。整个过程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可现实中,我们有一些老师却放弃了师德修养,做出了许多令学生不解、家长失望,让同事蒙羞,遭社会唾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贾根生 《班主任》2009,(12):59-59
没考上重点高中也许是我的不幸,但能遇上“老班”这样的老师,确实是我们学生的万幸。那些日子,总盼着他来上课,总忘不了他的机智幽默。他的才华总是无声地浸润着我们稚嫩的心灵。我不知道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但我知道有这样的“老班”,我们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7.
听说上级部门要来学校检查,师德师风也是检查内容之一,老师们这几天可忙得不可开交。班主任老师特地上了一节“思想准备课”。“同学们,有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如果找到哪位同学谈话,就不许随便乱讲,知道了吗?”学生齐声回答:“知道了。”师接着便问:“老师有体罚过你们吗?”学生大声说:“有!”老师一脸愁容:“即使老师体罚过你们,也是为了你们把学习搞好,不许那样说。”师又追问:“老师体罚过你们吗?"“没有!”“有——”其中一位学生拖长了声音压过其他同学。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对……我刚才没听清楚,我错了。”那位学生忙支支吾…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像往常一样来到作文班,一进教室便惊奇地发现位子变了。嘿!一向“诡计多端”的阎老师又在打什么主意呢?果然不出所料。上课时,阎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用笔‘拍照’。”乖乖!听说过用照像机拍照,也见过用手机拍照,可从来没听说过用笔“拍照”,真不愧是绝招。你想看看我用笔“拍”的“照片”吗?第一张“照片”上是阎老师。虽说阎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周多的课,可以前我还真没认真观察过这个“老阎”,今天我要狠狠地“拍”他一次。阎老师有点秃顶,淡淡的眉毛,一个鹰勾鼻子,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不过对于他的平易近人,我们还是深有…  相似文献   

19.
听说好多大学生要到咱们学校实习,班里便炸开了锅,每个人都在猜测:是男、是女,有多年轻? 不久,我们班教室里真的多了一位老师,哦!怎么称呼呢?实习老师?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大姐姐”这个称呼,对于她来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相似文献   

20.
濒危的文化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则笑话:一家三口一起出去玩,恰好遇到孩子的老师。老师便问孩子:“小明,你知道圆明园是谁烧的吗?”孩子说:“不是我!”孩子还没说完,妈妈便赶紧说道:“老师,我家小明最乖了,他不会说谎的!”这时,一旁的爸爸也说道:“烧就烧了吧,多少钱,老师?我们赔!”看完这则笑话,你肯定会大笑。但在笑过之后,你是否会有所思考,你是否觉得不是滋味?也许,这不只是一个笑话,也许这一幕的确发生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我们的文化,正在走向“荒芜”,走向颓败,取而代之的是大把大把生命力极其旺盛的“野草”。随着“追星”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