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学生习作的第一读者,我们历来感触最深的恐怕就是“人”“文”分离。翻阅学生习作,你会感到,学生作文中描述的生活形态与亲身经历的原生态之间相去甚远,作文中表达的情感价值取向与内心深处的真实积淀之间不尽一致,学生从生活积累的贫乏滑向了精神的贫乏,从习作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不难理解,当作文功能异化为“应试工具”的时候,学生人文精神与素养的缺失便会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这与“习作”教学的基本宗旨显然是背道而驰的。针对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对习作提出了以下目标:对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  相似文献   

2.
翻阅学生习作,你会感到,学生作文中描述的生活形态与生活的原生态之间相去甚远,学生从生活积累的贫乏滑向了精神贫乏,从习作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这与习作教学的基本宗旨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生活每天都在进行着,并且有着不同的精彩.生活中的精彩也是易逝的,需要有心人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开放感官,为生活而作文"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的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笔者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所致。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下面浅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文”分离。当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翻阅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致思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究其缘由,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5.
习作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是多样化的,因而学生的习作也应是多样化的。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模式上,不给学生一个全新的空间,这种做法,就会扭曲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那些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僵化的、呆板的、充满着空话、套话的作文,还称之为“得意之作”。在新课程的作文教学中,怎样做才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习作训练中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突出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使学生爱写、会写、善写,写出真实的生…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文中,经常会出现逻辑——语法结构方面的错误。”我认为,不仅要纠正逻辑——语法结构方面的错误,而且整个习作指导还必须建立在日常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中年级学生在低年级写话的基础上开始习作,加上生活经验简单,词汇贫乏,概括能力较弱。写作技巧未入门等。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生活体验,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我在引导学生个性化习作的实践中体会到,给学生“时空”、“自由”、“舞台”,让学生自主作文,就会写出一篇篇具有鲜明个性的习作,从而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等程式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作文并不是一件乐事。究其原因,最大的困惑莫过于生活范围狭窄.缺少写作素材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学生习作的素材要靠绞尽脑汁“挤”出来时,他们的作文还会有童真和灵气吗?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方面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体验越深刻。习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我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树立起这一新的作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课堂、课本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丰富清感体验,为习作开启了一泓永不枯竭的活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就是习作,无话可说,空话、假话、大话在学生的习作中屡见不鲜。我觉得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将习作和生活联系起来.没有意识到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正好班里要调位,我借机把习作训练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习作实践中感受到习作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生活的需要。原本打算只进行一次习作训练——《关于选择同桌的申请》,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出现了我未曾预料的情况。于是.我又安排了一次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11.
培养平和的习作心态只有在心情舒畅、平和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想像才能丰富。怎样让学生心情舒畅地习作呢?树立“小课堂”与“大作文”观念。习作课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但一味地把眼光盯在小小的课堂上,只传授写作技巧,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积累,学生即使知道怎么写,也终因生活单调或语言贫乏而无从下笔。久之,学生会产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我们要树立“大作文”观,立足课堂,延伸课外。一方面,要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孙乃猛 《教学随笔》2007,(5):27-27,26
“写真性作文”就是还学生真实的作文,就像美术中“写真画”一样,用真实的文字,描绘真实的生活。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习作,形成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技能,并在习作中学会思考、透视生活,形成改造生活、提炼生活的意识。它倡导轻松、和谐、自由、宽松、没有距离的氛围,让学生带着一颗平常心来习作,使学生能说真话、吐真情、做真人,  相似文献   

13.
范根玉 《广西教育》2005,(9A):39-40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作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顺应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辟这条“绿色通道”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鹄以前对作文没有什么兴趣,每次习作大都是从作文书中转抄或局部“借用”的,以了“差事”而已。近几次作文,我总觉得与以前大不一样。多了些真情实感,少了些牵强附会;生活情趣浓了,“南腔南凋”少了。  相似文献   

15.
习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教师感到习作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疼,不是东拼西凑就是抄袭。我认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打开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会解决作文的“难”了。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改革、学生习作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提高重视。基于此,文章立足于“生活教育”理念在习作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丰富学生的素材库、注重科学指导,强化学生的创作能力、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注重生活化作文的讲评和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注重积累经验,提升习作教学质量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给小学语文教师一些参考,将其应用到习作教学中,切实完成“减负增效”的习作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究其原因,许多教师认为是农村孩子生活较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或“偷”或“剽”。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一文中就告诉我们:农村孩子知识丰富灵活机智。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习作评价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们的习作评价往往只见“文”而不见“人”,教师眼中多的是如何找出一些缺点来给习作减分,却少有找到优点给加分的.许多学生对教师给予的评价也只是瞄上一眼,便将作文本塞进抽屉,造成了教师评价的“劳而少益”甚至“徒劳无益”.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认为,“作文教学一向是最难处理的问题.教师批改下功夫很大,学生不看,等于白花力气.应该改变改变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进行习作评价,便能使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吕海娟 《广西教育》2007,(6A):27-28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善于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其中的乐趣。教师为学生在作文时多开几扇窗,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活的趣,这样,习作就会因生活而多姿,生活也会因习作而多彩。  相似文献   

20.
习作与生活紧密相连。习作要靠生活积累,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实践表明,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把生活当作源泉,让学生学会理解生活、表达生活,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