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研究从社会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学角度回顾了身份认同理论的发展历程。多个实证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双语者的语言态度,语言选择本质上反映了他们内化的文化身份认同。最后,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对宏观层面国家语言政策以及微观层面个人语言选择与身份认同有着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通过其"美华三部曲"作品,深刻揭示出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对于在美华裔的双重影响作用,提出只有依靠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才能真正实现华裔的身份认同。本文从比较文学研究角度出发,通过对这三部剧本的文本分析,论述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以及对于构建华裔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华裔美国文学身份认同研究多从作品的中西方文化冲突出发,实现从"对抗"到"融合"的完美模式,这种针对女性群体的单一主题研究,并不是身份认同的终结。笔者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角度,以小说《喜福会》为研究文本深入探索华裔美国女性从最初的身份困惑,到追寻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的认同,进而实现国家身份的建构历程。这种研究范式不仅可以消弱西方社会中存在的东方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霸权,而且对全球华裔的文化身份认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被誉为印度当代最畅销的英文作家。他弱化小说中人物种姓、宗教等文化身份,明确人物的经济、社会身份,展现了在经济改革和全球化背景下,印度当代青年对新的身份认同方式的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人物的精神空间入手考察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人物的身份主题,运用空间理论、身份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通过麦卡勒斯的三篇作品研究其小说中人物的精神空间和身份诉求的关系:《婚礼的成员》中的精神乌托邦与人物的身份构建,《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两性精神空间和身份诉求,《神童》中的梦想空间与身份认同.人物身份的认同、消解或重新建构在作者搭建的精神空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裘帕·拉希莉长篇小说《低地》不同于其他着重描写移民流散的小说偏爱从文化冲击角度刻画人物的奋斗历程,而是将笔触更多地集中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移民本身心理在身份建构中的变化。本文从他者的角度窥观人物在疏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和观念上的变化。从他者在疏离中的无力感和身份建构的失败着重分析他者疏离的表现。最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他者根据自身经历尝试挪用自我与世界,进行他们没有确定结果,没有明确重点的身份构建。  相似文献   

7.
文化公民身份认同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公民的身份认同是文化公民形成的首要前提,也是文化公民自觉承担文化义务、自觉维护文化权利的动力机制和"执行"因子,只有经由自我认同,文化公民的身份意识才能从抽象的讨论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文化身份是个体确定自己归属感的内在心理尺度,它的确认与否关系着个体的个性稳定和心灵健康。毕飞宇的作品《青衣》展示了一代京剧青衣筱燕秋半生对嫦娥身份的追寻历程,本文从文化身份的角度入手,对主人公身份认同的困境和所做的努力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其最终走向疯癫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体育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武术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用“自我”、“他者”的观点来审视当今武术的文化身份认同现实,是文化自信视角下武术文化身份认同的题中之意;以“他者为镜”才能审视“自我”,进而认同并建构“自我”;武术的民族性文化身份认同必须秉承中西会通的精神.研究旨在为武术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世界体育文化坐标系中形成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针对国内文学界对《凯恩河》中艾米丽这一混血儿形象的定义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分析艾米丽从自我迷失到身份认同的艰难历程,试图论证艾米丽并非属于被漂白的黑人女性,而是最终拥有了种族觉醒意识并勇敢追求自我身份认同的黑人女性。  相似文献   

11.
战后新一代作家白先勇,留学美国著《纽约客》一书,延续了《台北人》的"漂泊"主题,不同于《台北人》的被迫漂泊,《纽约客》中刻画的任务因不能忍受空间焦虑,主动开始异域漂泊之旅。该书描述了他对文化身份认同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美国霸权文化下纽约客们的空间焦虑和文化认同危机,到跨越东西方文化沟壑,构建身心和谐的文化认同局面。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认同是人们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对同一文化达成的共识。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方言这种文化符号,作为一条纽带或桥梁连接并通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唤起人们"我"的文化认同感,区别于"他"的文化认同感,并在"我"与"他"的文化碰撞中寻找或选择属于自己的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严歌苓作品中的底层形象可以根据其作品主题大致分为两类,移民生活中的底层人物和国内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浪潮的见证者。他们都是生活贫苦的人,作者通过对他们生活境况的描写以及人性心理的描摹,展现出这些边缘人物生活的窘迫,人性的本真或扭曲,体现出作者深受中国传统和海外移民的双重影响,力图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中对最具矛盾深刻性的身份及情感认同问题予以真实展现与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4.
身份认同是后殖民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眷恋》是英国小说家保罗·司各特最后一部小说,荣获了1977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取材于七十年代,它的价值在于艺术地反思了殖民时期的英印关系对后殖民时期的影响。通过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巧妙地体现出这种关系的矛盾冲突。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析女主人公卢西自我身份的迷失和找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立足于文化身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探索女主人公莫拉格从成长于玛纳瓦卡、离开玛纳瓦卡到回归玛纳瓦卡的人生经历,分析莫拉格试图确立文化身份、寻找文化身份归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莫拉格既找到了自我认同之所,又完成了自身精神的升华。同时,莫拉格的身份认同寻求之旅也向读者阐述了劳伦斯的多元文化主义观点,表达了她对统一的加拿大民族精神和民族身份的渴望。  相似文献   

16.
关于"认同"的理论探讨近年来成为学界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关于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集体认同等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以致对"国民认同感"的内涵迄今未有详细论述。分析和探讨国民认同感的内涵,全面、科学理解和认识国民认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后殖民主义关注"他者"的身份问题,旨在打破西方对东方的文化霸权。从"他者"身份的角度解读《圣经》"亚伯兰下埃及",分析希伯来女性撒莱和埃及奴隶的被殖民者身份,可以解构圣经的传统权威阐释,突出被殖民女性的双重掩盖身份,展现埃及奴隶作为"他者"的边缘化身份,从而消解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霸权,推动各民族文化平等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交口语具有身份价值认同关系,这种身份认同对交际价值具有直接的指向意义,社交口语的身份价值认同与交际主体间的文化认同和功利需求呈正相关,在现代口语交际中,必须正视社交口语的身份对交际效用的重大影响,否则口语交际的效用将受制于文化与功利的价值取向而失去交际意义,甚至产生与交际需求适得其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被污名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师被污名化主要表现为道德形象、专业身份、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4个方面,进而从破坏性评议、负面性型塑、强制性施压和结构性偏见等角度,就污名化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负面影响进行阐释。认为,体育教师被污名化源于当代社会的信任危机以及学校体育的异化,且有显著的“泛污名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教师需要从行为自律、专业自觉、关系自为3个方面来构建身份认同,满足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身份期待。  相似文献   

20.
以香港殖民化的独特身份为背景,运用相关身份政治学理论与后殖民理论代表人物霍米·巴巴的"混杂"与"模拟"理论,通过对课程、办学模式、教育政策、培养目标等的分析,探讨香港国际学校是如何在一种奇特的身份政治中运作,以及如何通过寻求自身与异文化之间的关系来建立和支持自身的自我同一性,以摆脱潜在的去殖民化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