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文祥 《青年记者》2012,(25):65-67
近年来,"限令"成为广播电视媒体的热词。从广告限时、限播、限中插,到限娱乐、限电视剧题材,一系列"限令"构成广电总局对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内容管理和监督的行为,体现了行政主管部门治理广电媒体的热切愿望。有学者发文认为,今年初开始实施的"限广令"的合法性"毋庸置疑",只是其有效性值得怀疑。①事实上,"限广令"的合法性并不能这样简单断定。本文以宪法与行政法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底,"限广令"正式出台。限广令出台是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历程的。究其出台原因,在于电视的特性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电视广告泛滥,尤其是一些劣质广告横行,危害观众和消费者的利益,再加上之前对于限制广告的相关政策执行度不高,最终促使"限广令"的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11月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被坊间称为"限娱令""限广令"的一系列文件。"限娱令""限广令"的出台激起了有关媒体和舆论的千层浪,一时间,有关限令的利与弊、限令对各卫视的影响、限令是否会引发卫视排名大洗牌等讨论不绝于耳。那么,"限娱令""限广令"出台的初衷和政策指向何在?它究竟可能给业界造成哪些影响?普通的观众又能从限令中获得些什么?以下的三篇文章将从不同的视角对"限娱令""限广令"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2,(4):26-27
缘分也好,机遇也罢,飞鹤与黑龙江卫视《乡五》的合作的确让彼此都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当二者成为一荣俱荣的整体,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两者的共赢便水到渠成。2011年,对于各大地方电视台来说可谓是紧张忙碌的一年,广电总局颁布的"限娱令"、"限广令"使电视台必须对其节目的制作和广告主的投放方式进行大调整。"限广令"颁布之后,电视台的广告资源显得尤为珍贵,尤其是重点电视剧的冠名。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下半年,"限广令"引起电视媒体和电视广告界的一次强震。电视媒体广告经营本就在竞争中遭遇了插播广告泛滥、植入广告繁琐的"内忧"与电视节目复制、跟风、视频网站崛起的"外患",此时"限广令"的出台实际上是对电视媒体广告经营作出结构性的调整和框架性的制约,同时平衡了经济利益、受众利益与社会利益三者间的关系,也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效补充。新规实施半年后,电视媒体纷纷作出了调整与创新,或将插播广告进行了转化转移,或将节目内容进行重新编排。  相似文献   

6.
不管是"限广令"还是"限娱令",净化荧幕环境,给受众更好的收看体验,更好的精神享受才是根本。"限广"只是手段,内容才是目的。2012年伊始,限广令的绝对威力成为现实,电视媒体必然进入不变革无法创新的时代。可预见的是,电视会因为广告环境的变化,逐渐加大内容对观众的吸引力,影视剧的受众关注度还会是媒体传播的主流。于  相似文献   

7.
李敏 《声屏世界》2012,(1):193-194
近期,继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出台后,我国相继推出了"限娱令"、"限广令",加强宽带网络建设等各项措施,从国家政策角度看,三网融合的脚步正在加快,传统电视与网络视频的"台网联动"模式正在全面展开。台网联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8.
赵卉子 《大观周刊》2011,(51):58-58
警察制度以及组织的建立必须依赖充分的合法性基础,就现代意义上的合法性包括两个方面-正当性和合理性。追溯到现代警察制度的产生,罗伯特·皮尔提出的”九条警务原则”充分体现了警察必须忠于法律、忠于公众的理念。构成了现代警察制度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9.
观点·调查     
《视听界》2012,(1):9-10
89.8%受访者力挺“限广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99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对“限广令”表示支持。受访者中.  相似文献   

10.
"媒体审判"是近年来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以往学者评判是否形成"媒体审判"主要从效果来分析,而本文从舆论监督权利的防卫性本质出发,以权利的启动是否具有合法性,运用是否有正当性作为判断"媒体审判"的标准.舆论监督权利一旦异化为进攻性权力则可能形成"媒体审判",这一全新的视角可望为评判"媒体审判"提供较为清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权利 在现代法治社会,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舆论监督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法律支持并保护的公民和法人(包括新闻传媒)实施舆论监督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媒体审判与舆论监督是一对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概念,二者在内涵和外延都有厘清的必要。本文尝试从二者的概念出发,以法律为准绳,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明晰二者之间界限,探求舆论监督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提升舆论监督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12,(1):91
编者按:市场峥嵘,荧屏激荡,2011年全国电视营销市场依然惊喜连连,热闹非常。广电总局颁布的"限娱令"和"限广令"并没有冲淡年末各大电视台"招商"大战的白热化程度,相反,随着广告时段的缩减和广告价格的调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2012,(1):15-15
点评:“限广令”出来之前,央视广告年度招标已经结束,一些卫视、地方台的广告招标也已结束,但突然出现了。“限广令”这个“不可抗力”,不仅可能使已经签订的合约成为一张废纸,也可能需要重新招标。  相似文献   

15.
“限广令”     
《视听界》2012,(1):7-8
“限广令”致电视台损失逾200亿元”限广令”一出,被广告绑架的电视剧终于“得救”,但全国电视台的损失将不下200亿元.对刚刚签约的广告商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6.
本刊观察     
"限广令"下的电视生存法事由:2011年11月28日,广电总局正式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禁止各级电视台在播放电视剧过程中插播广告。  相似文献   

17.
张聪 《传媒》2012,(2):20-23
正广电系统最近有几个动作,在业内影响深广,在社会上也引发了不少议论。那就是最近所谓的"限广令"和"限娱令"开始实施,以及因央视诉讼再次浮出水面的"三网融合"争议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些都应视作广电管理部门促使广电媒体向  相似文献   

18.
袁梦倩  陈楚洁 《新闻记者》2020,(2):32-47,52
在数字化时代,知识生产与传播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知识付费和知识服务实践也成为媒体创业的重要方向和热点。新媒体知识中介组织紧扣特定的时代需求和创业机会,获得用户和资本的青睐;但其创业实践也在公共话语中产生持续的争议,使其正当性处于不确定状态。本文基于罗辑思维及其"得到App"的个案研究,从组织正当性视角分析其如何建构实用正当性、认知正当性和规范正当性。研究发现,初创新媒体组织的认同与组织正当性建构紧密关联,不同的组织认同导向不同的正当性话语和相应的具体策略。本文也讨论了数字化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制度变化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19.
建构新闻传播领域的商业道德体系,实际上是在新闻传播机构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强化新闻传播机构追求商业利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公元11世纪,活跃在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商业利益共同体。他们制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解决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和近百亿的视频广告规模,未来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必将伴随着激烈的整合与竞争。2012年1月1日起,"限广令"和"限娱令"同时开始生效。有理由相信,两限令将长期利好电视行业发展而带来短期阵痛,同时也促使网络视频行业在2012年"整合"的大背景下加紧抢钱、抢地盘。或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