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毛泽东在领导和探索新中国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根据中国国情。努力打破苏联模式,坚决走自己的路,经过艰辛探索,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艰难探索和认识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建设有可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系统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客观依据,制度选择、道路选择、发展战略以及实现工业化的方针政策重大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化思想体系,集中回答了中国如何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性课题,不仅指导建国头几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而且对今天中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性实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实践为依托,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理论。深化拓展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需坚持大历史观,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工业化实践的整体历史谱系出发对其进行综合把握;需要从学术层面界划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逻辑边界,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把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丰富理论内涵。深刻把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时代价值,既是推动中国工业化理论发展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更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所提出的重大现实命题,必须把准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坚持独立自主推进新时代工业化建设,充分弘扬新中国工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与毛泽东本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调查研究工作作风分不开的。本文着重分析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发展工业的理论和苏联发展工业的经验教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提出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论述了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前提条件、中国工业化的目标以及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方针和途径。这些论述对中国工业化建设乃至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论述了科技革命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相比较,二者提出的背景不同、发展战略不同、发展方式不同、发展核心不同、发展动力不同。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苏为鉴,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中,明确地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着眼于我国国情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建国初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纲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9.
摘要: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每开始的。他指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工业化要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要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工业化建设要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中心环节;工业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实现标准是在全国建立一个基本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主要有:把实现中国工业化确定为党的长期的战略任务;以农业为基础,工农并举的基本模式,学习外国经验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改革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韩振峰 《天中学刊》2003,18(1):10-13
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梦想和追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旋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领导的核心,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并提出和解决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制度选择、目标设计、基本原则、战略方针、依靠力量和战略步骤等。  相似文献   

12.
郁志龙 《天中学刊》2007,22(6):17-19
毛泽东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包括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毛泽东的探索与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严复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近代教育实际相结合,首次提出要把科学的教育方法论(即经验论和归纳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而为构建中国近代学校教育方法体系打下了思想基础。毛泽东在此基础上,结合马列主义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建立健全了我国社会主义教学方法论。在实证教学方面,严复主张批判旧学,改良教学方法;毛泽东则主张改造旧教育,学习与劳动相结合。在启发诱导式教学方面,严复主张反对“八股”程式,使人“渝其天明”;毛泽东则是反对填鸭式教学,其目的是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别定位在"先行探索"和"开辟开创"上面。从毛泽东的探索到邓小平的开辟是两个并不直接连续的过程,邓小平在开辟这条新道路时的实践根据和时代背景不同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内容上有十二个方面的主要创新,江泽民、胡锦涛对这条新道路进一步作了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对这条新道路的开辟同毛泽东的先行探索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受新文化和新思潮的影响,尊重和敬佩胡适的学问和文章,胡适也支持过毛泽东领导的湖南革命运动.后来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友情,走向了敌对的不同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大规模的“批判胡适思想”运动,但并没有完全放弃争取胡适.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新闻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新闻思想基本观点,突破了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部分时代局限,将维护安定团结、注重社会效益、开发信息资源、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新闻改革等方面融入了新的新闻理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论总结,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实践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结束后,是邓小平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阐明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江泽民和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出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高度统一,这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拓展.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过程中,毛泽东是起点.而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也是核心,是根本目的.可见,毛泽东对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对于党的建设,功劳巨大.  相似文献   

18.
略论毛泽东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伦理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起过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研究和践行毛泽东伦理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产生是人民革命斗争和共和国建设的需要,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本文就毛泽东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建中 《天中学刊》2012,27(4):37-40
20世纪60年代在纠正"大跃进"的失误、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的过程中,毛泽东对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内部的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产权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主张把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由公社退回到大队,再由大队退回到小队,从而为彻底刹住农村"五风",迅速恢复农村经济奠定了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 ,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 ,对农业的合作化、集体化在理论上、实践上都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但由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原因 ,没能取得圆满的结果。邓小平对农业集体化历来十分重视 ,他总结合作化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农业问题的两个飞跃 ,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