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一、教学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教学文化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持久的教学生活方式,特别是它所孕育的教学价值观念会以潜在的、经验的、非自觉的方式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统合着师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价值倾向。优质的教学文化引导师生生命精神的成长,成为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航标";也由于教学文化的价值导向,才使教学活  相似文献   

2.
浅谈课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文化建设以科学的教学观为前  相似文献   

3.
教学文化研究是探究师生生活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体现生活诉求的教学文化正在从"教师中心"的教学文化走向凸现学生主体价值的教学文化,从师生主客对立的教学文化走向师生互主体的教学文化,从彰显科学精神的教学文化走向张扬人文价值的教学文化。体现生活诉求的教学文化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师生关系文化。  相似文献   

4.
文化哲学的视阈中,文化是指人的生存方式或样法、活法;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场域中生成的师生存在方式、样法与活法。自在的学校文化精神对人的影响和形塑是一种负向的影响,对师生的影响是自在自发的;自觉的学校文化精神则彰显着一种理性自觉、批判反思、师生主体间"共在共游"等特质,是师生存在方式的本真性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是一种"学校精神"。校园安全文化的构建需要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形成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又会对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所有人产生无形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安全文化的构建需要载体的支撑,安全理念、环境、氛围与载体是相辅相成的。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6.
教学文化是师生教学活动的"磁场",是教学整体变革的最后一道关卡。教学文化是一个中间性概念,是师生在教学情境中建构起来的一种潜在教学生活方式。教学文化具有多维功能,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教学观念,型塑着师生的教学行为,催生着师生的教学价值系统,是教学改革的"幕后推手"。积极寻求极端教学文化间的对话与平衡,适度推进传统教学文化向现代教学文化的转型,全力创建一种立体、互动、进取、民主的现代教学文化,是我国教学文化未来变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师生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体现着师生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追寻。建设和谐又独具匠心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师生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提升教与学的效能。结合体验和感悟,从打造班级物化"硬文化"、建设班级制度"软文化"、营造班级精神"隐文化"三方面入手,在实践层面上进行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8.
大学之光在于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承和学脉的延续。教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及精神生态的总和。大学教学文化建设是育人文化、学术文化、质量文化与制度文化等价值取向的统一体。实现四者之间的协调与融合,有利于更好地建设大学教学文化,发挥大学教学文化在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独特作用,从而持久地服务师生、大学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最终指向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其最基本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文化人类学把人类文化都看作是一项独特的产物,从这个道理出发,师生文化是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文化.作为素质教育下的师生文化,其特质目然表现为"同构共生".本文从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探究素质教育下的师生文化的同构共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堂文化是指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师生自觉遵循的共同精神、思想、方法和行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构建一种课堂文化,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的、饱满的、丰富的,同时也是可以活动的、体验的、享受的。在师生进行生命的交流与碰撞中,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1.
封关君 《考试周刊》2014,(61):180-180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本文从创造物质文化、丰富精神文化、革新制度文化等方面,阐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流学校管理靠文化,二流学校管理靠制度、三流学校管理靠校长。有了学校文化,才能使学校的长期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创新理念,提升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师生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是学校的精神。精神文化建设,要树立传承和创新和谐文化理念,使学校精神文化富有时代特色,努力使师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刻苦学习、  相似文献   

13.
"反思教育"是作用于学生内部的自我教育,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反思,在反思中不断修正和调整,可以开拓师生的思维,促进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师生新的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是大学基于"师生"主体,以文化资本为核心逻辑演化而成的"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及"管理文化生态场域"关系构型。在这个构型中,大学教学文化、学术文化及管理文化既相互区别,自成子场域,又相辅相成,整合形成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在大学场域关系中,教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是对立统一的,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是主体交叉的,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是管理在调节教学与学术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就大学文化生态场域资本流转所处的地位而言,教学文化生态是本,学术文化生态是根,管理文化生态是魂,三者权力主体交叉、资本交流多元,成为大学场域不灭的冲突和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与冲突形成了"三域"的有机联动,为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治理提供了现实的际遇。  相似文献   

15.
语文的本质是"以文化人"。语文教学是师生双方基于语文教材进行的交往活动,在教学交往实践中,师生共同进行思维的碰撞与交流,形成独特的语文文化体验。语文的文化结构体现为语言文字层面、思维形式层面以及价值观层面,要实现语文的文化价值,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内容的层次理解,教学过程的灵活机智,教学评价的全面细致。  相似文献   

16.
教学文化是师生共同体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依然存在于该共同体的关于"教与学"的比较稳固的心理模式与相应的行为方式。教学改革的关键不是技术与方法的变革,而是教学文化的转型。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而言,亟需实现从"忠实型教学文化"到"创生型教学文化"的转换。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变革教学观念、教学制度和教学行为的方式来促成这一转换。  相似文献   

17.
黄钰婷 《广西教育》2013,(29):74-74
在英语教学中,师生都普遍重视"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比较少顾及对其所承载的英语文化的体验。而2011年版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所以,在教学中应恰当地渗透有关英语的语言文化,使学生从小就累积有关英语的生活经验,活学活用,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学校文化包涵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构成要素,其最高层次体现为学校精神,即校  相似文献   

19.
建设校园文化 营造和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校园文化能够辐射先进社会文化,凝聚师生人心,形成校风学风,陶冶师生情操,美化学习环境,拓展课程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以先进文化、特色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信息文化来促进校园建设,使校园环境变得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0.
对话是新课程赋予课堂教学的新形式,也是全球化对话文化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回应;是教学本义的还原,更是时代赋予教学丰富内涵的顺应与超越。对话教学的核心精神是倡导师生共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课堂,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讨的合作氛围,最大限度张扬学生主体个性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