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留守儿童"犯罪率的逐年增长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城市化发展和户籍、教育等制度原因是根本原因,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缺失是客观原因。因此,对"留守儿童"犯罪的社会干预,国家要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提供依据和保障,政府要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预防制止机制,社会各阶层参与形成预防和制止犯罪的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制止"留守儿童"犯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本来在家务农的农村青壮年离开家乡,外出工作,把老人和小孩留在家中,造成近年来社会留守儿童数量激增,同时因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监管不力、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政策未能照顾农村儿童,使之持续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让外来务工者长期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本文围绕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及对留守儿童犯罪的预防对策等方面分析,指出如何更好地寻找到有效的方法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犯罪。  相似文献   

3.
受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力、社会管理缺乏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越轨、违法、犯罪等行为失范问题.为此,应从法律保护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问题的表现形式,从监护权缺失、教育权保护不力、法律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问题的成因,从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监管、强化法律帮扶等方面探究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问题的消解路径.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54):174-175
本研究立足于苏北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教育问题,以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研究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状况(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面情况),找出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习教育不够、道德教育不行、安全教育不足、心理教育缺失、情感教育欠佳等教育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在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社会、家庭、学校和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提出解决教育问题的措施,为苏北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合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在农村中大规模出现。家庭监管缺失、学校教育不足以及社会关注不够等原因导致一些未成年犯罪问题在这一群体中发生。本文通过探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特点,并分析成因和防治措施,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控制这一现象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孩子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形成网瘾的成因,并提出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思想教育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孩子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形成网瘾的成因,并提出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思想教育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等原因,留守儿童出现许多成长问题,诸如学习成绩落后、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场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三是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享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的身心正处于迅速成长发育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他们行为养成、树立价值观和进行道德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及时的家庭教育和有效的学校监管,在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缺乏自控力和正确认知的他们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频发关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来发展,亟待社会的共同关注与解决.通过对留守儿童犯罪原因的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预防和解决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从落实家庭监护、保障教育资源、加强学校监管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从根源上预防和解决留守儿童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是当今农村学校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政策、环境、家庭及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心理与生理的健康成长都面临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The history of Scandinavian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is a well-established field of research. Numer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principles and consequences of poor laws and criminal legislation with respect to various social groups, the emergence of child-rescue institutions and their activities. The socio-political function of education legislation has, however, received little investigative atten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 welfare, the parental prerogative and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with regard to vulnerable children in Norway 1814–1900.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parental prerogative and child welfare arose within the school sector from the debate concerning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specifically for neglected, poor and abnormal children. The issue prompted arguments for family intervention and the forceful relocation of children to new families/institutions that could cater better for their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ities sought to protect the parental prerogativ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represents a link between the fields of socio-politics an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which in turn raises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the family as society’s primary institution for the provision of children’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一种能优化组合家庭、学校、社会及自然多层绘画环境,运用融电教、语言、社会、音乐、绘画为一体的多层次教育手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设计不同的课程,采用多层次的评价和激励措施的绘画教育体系,是对幼儿进行绘画教育的较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与对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的众多原因。教育者所关心的是如何减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方要从自身在留守儿童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逐一解决,逐渐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作的误区和模式重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向性偏差、操作性失当和结构性失衡、职责定位不当及与学校教育没有明确分工是家庭在参与现代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家庭教育应尽快突破自身误区,与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既相互配合、又各有职责分工的协调互补的新型协作关系模式。家庭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主体,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完成独特的教育职能。建构新型协作关系模式,学校要建立“家庭教育事业”新概念,家庭教育责任与范围应定位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创造性与技能特长,帮助孩子“补差”与“补缺”。  相似文献   

16.
李泽林 《教育研究》2012,(8):155-159
联合国儿基会"爱生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实施中,以学生发展为重心,确保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全面参与学校、家庭、文化、社会生活的权利,从校长治校、教师专业发展、弱势群体转变、育人环境改善、课堂教学变革、学校管理嬗变、家校合作推进等方面探索农村学校变革的路径。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实施中进一步做好提高校长学校领导能力,加深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注重学校变革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家长对子女教育能力,加快学校软硬件建设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的旨趣是通过对矫正对象进行矫正教育从而使其顺利复归社会,不再危害社会。而现有的矫正教育难以促使社区矫正旨趣充分发挥,从而有必要引入生命教育。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对矫正对象进行生命教育应当遵循分类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与尊重和保障矫正对象人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下的公民教育与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个子系统为其提供充分的环境支持。培育和构建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自由开放的校园文化、理性民主的公民社会、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对于成功地开展公民教育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强公民教育需要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因素对公民教育的正面影响 ,努力营造公民教育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受到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制约。上述三要素存在诸多负面因素,且相互之间存在不和谐的状况。努力探索增强大学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从外在因素角度看,就是要科学协调多种力量之间的关系,有效整合与调适外在的制约因素,使社会、家庭、学校三要素的影响趋于平衡并形成合力,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三方共同的切入点是蒙以养正,从婴儿抓起。学校、家庭、社会除了共同的任务外,还各有特殊使命。学校的特殊使命是指导家庭与社会,家庭的特殊使命是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工作,而社会的特殊使命则在于调控,即坚持正确的导向,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开展社区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