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心脏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置人死亡的严重疾病,人们盼望着能够找到治疗心脏病的好方法,使更多的人可以延年益寿。科学家设想,将来有一天,只要从心脏病患者身上取一些心肌细胞作为种子,就可以为需要置换心脏的病人培育出新的心脏,这样的心脏将是年轻的、活跃的,它不会被接受者的免疫系统所排  相似文献   

2.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07,(2X):46-46
现在,心脏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置人死亡的严重疾病,人们盼望着能够找到治疗心脏病的好方法,使更多的人可以延年益寿。科学家设想,将来有一天,只要从心脏病患者身上取一些心肌细胞作为种子,就可以为需要置换心脏的病人培育出新的心脏,这样的心脏将是年轻的、活跃的,它不会被接受者的免疫系统所排斥。科学家们正在为实现这个梦想而辛勤工作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最近用一台美国宇航局设计的被称作“慢回转器”的装置来培育心肌细胞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跳动起来很像一颗健康人的心脏。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07,(12):124-124
细胞疗法被认为对治疗心肌疾病有很大潜力。当前的临床实验目标是通过移植衰竭心脏中的白体骨骼肌或骨髓细胞来恢复收缩力.但这种方法迄今为止只取得有限的成功。现在,用患有实验诱导的心肌梗塞的小鼠所作的研究获得的发现表明.植入胎儿心肌细胞可很好地防止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病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植入的细胞被心脏正常活动势激活.这些电耦合的细胞的植入为增加向梗塞心脏中的导入建立了通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一系列方法被相继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诸多患者带去了健康和欢乐。然而,着眼未来,我们却很无奈地看到,仍有大量的肿瘤患者面临着病痛和死亡的考验。“从免疫的角度研究如何控制与治疗恶性肿瘤,是一条全新的途径.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索下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张友会研究员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I0009-I0010
<正>[导读]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实验室中培育微型人类心脏,这种由干细胞培育而成的微型心脏直径只有1毫米,每分钟大约跳动30次。他们培育这种微型心脏是专门为了找到心脏肥大的治疗方法,心脏肥大会使心肌变厚、变硬,使心脏难以抽取全身血液,甚至能够导致病人猝死。  相似文献   

6.
15年之内,人类心脏可再生美国波士顿海德拉生物科学公司(Hydra Biosciences)的首席科学家格伦·拉尔森过去4年一直在追逐着心脏器官再生的梦想。目前,在哈佛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帮助下,拉尔森及同事正在开发一种蛋白质药物,这种药物能促进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的肌肉组织再生。拉尔森提出的方法极富创意,而且实用并不难。患者可使用诸如呼吸器或超声波药枪(supersonic drug gun)等自动吸入装置,将具有再生能力的蛋白质分子输入血液中。这些不断循环的蛋白质分子将同患者受损心脏肌肉细胞表面的受体粘合在一起,从而触发化学反应,减弱抑制细胞分…  相似文献   

7.
隽武 《科学生活》2014,(2):10-13
去年年末,由上海瑞金医院心脏内科吴立群主任领衔的电生理组治疗团队为两位房颤患者成功实施了上海首例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手术。我们就这一治疗方法的特点和疗效采访了吴主任。  相似文献   

8.
科技情报站     
<正>要换心脏,3D打印一个就成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4月15日宣布,他们利用患者细胞和生物材料,首次成功设计和打印出充满细胞、血管并有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脏。3D打印的人工心脏是以人体细胞和具有患者特异性的生物材料作为生物打印原料制成的。虽然,在现阶段这颗3D打印心脏的大小仅适合兔子,但研究人员相信,采用相同的技术"也们能够获得尺寸更大的人类心脏。研究人员下一步打算先进行动物心脏移植实验,并最终完成人体心脏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β刺激纤维细胞治疗对心脏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不同程度心脏衰竭患者进行干预治疗,给予不同量的β刺激纤维细胞,观察患者在不同程度干预治疗下的效果,在β刺激纤维细胞干预治疗第1~2天选择2种不同的β刺激量、β刺激机,先后进行β刺激纤维细胞干预治疗。结果:β刺激纤维细胞干预治疗结束时,82例心脏衰竭得到明显抑制,18例无明显改善,无恶化病例,持续性β刺激,间歇性β刺激、随弃式β刺激、小型β刺激机、大型β刺激机依从性良好,分别为19、34、25、22、29人次,持续性β刺激治疗评分为82,间歇性β刺激治疗评分为85,随弃式β刺激治疗评分为89。结论:β刺激纤维细胞治疗对心脏衰竭患者具有明显的心脏衰竭缓解作用,不同刺激量对于心脏病的缓解作用大小不一,间歇性β刺激治疗略好于持续性β刺激治疗和随弃式β刺激。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7-I0007
英美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的雾化吸入剂有较大副作用,会显著增加使用者的死亡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心脏问题的患者,更加危险。  相似文献   

11.
刘海英 《今日科苑》2011,(13):133-133
<正> 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英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小鼠心脏中的一种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祖细胞转换成心肌,从而证明了成体心脏中存在可重新激活的休眠性修复细胞,经刺激后能够生成心肌,修复受损心脏。祖细胞又称前体细胞,它居于干细胞和成体细胞之间。与能分化成各种类型细胞的干细胞不同,祖细胞的分化方向已比较确  相似文献   

12.
癌症,一个令人胆寒的字眼,对付癌症,常用的方法是化疗。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教授独辟蹊径,采取药物诱导分化的方法,将癌细胞诱导成正常细胞,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癌症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成宇 《百科知识》2007,(5X):6-6
专家们一直在研究人工培育人类心脏的方法,以解决心脏移植中供心严重短缺的问题。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心脏病患者需要提供移植治疗服务,但是,心脏移植有很多障碍,最大的障碍来自机体的排斥反应。使用与患者基因相匹配的组织替代部分受损器官,不会产生排斥反应,优点十分突出。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培育出腱、软骨及膀胱等简单组织,却一直未能培育出具有三维结构的复杂器官,例如心脏。  相似文献   

14.
金华猪种心脏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吉林  钟炳棠 《科技通报》1998,14(6):450-452
目的 :通过对 60例金华猪种心脏 (宰杀 4 h内 )的组织切片研究 ,观察其心内膜、心肌层及瓣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为转基因猪心脏的人体移植提供组织学基础资料 .方法 :将 50例新鲜金华种猪心脏清洗后取材 ,将取下的左心室、右心房 ,二尖瓣组织经常规固定后用石蜡包埋 ,组织切片经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后在低、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金华猪心的组织结构与人心有诸多相似 ,适合于供人体移植 ,也有下列几方面差异应引起注意 :1猪心的心内膜内皮下层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少量的平滑肌纤维组成 ,较人之心内皮下层厚而松散 ;2猪心的束细胞较正常人的束细胞少而大 ;3猪心的肌纤维粗细相对均匀 ,但其间闰盘明显少于人心的心肌  相似文献   

15.
Science     
《科学中国人》2022,(4):11-11
体内注射治疗心脏损伤《科学》封面:有针对性的T细胞。《科学》杂志第657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向小鼠体内注射mRNA制剂,对患心衰的个体进行体内T细胞的重新编程,实现CAR-T治疗,成功减少了小鼠心脏的纤维化,修复了心脏的功能。CAR-T疗法就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英文全称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研究团队将mRNA封装在气泡状的微型脂质纳米颗粒中,通过类似mRNA疫苗的方式注射至小鼠体内后,被封装的mRNA分子被T细胞捕获,使得T细胞获得特异性靶向攻击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1,(15):52-52
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将完全分化的成年细胞重新编程为类似胚胎的状态,这样所产生的”诱导多能干”(iPS)细胞有重要治疗潜力。对于将iPS细胞用在治疗上.人们所期望的优势之一是.由于它们是完全从患者身上获取的,所以它们应能避免免疫排斥。现在看来,事情也许不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17.
哈佛大学科学家乔治&#183;迪莱和凯文&#183;埃根利用患病人的体细胞制造出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长成被疾病破坏的细胞.例如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长出胰岛素分泌细胞或在帕金森病人身上长出神经细胞.这可能为科学家研究疾病提供全新的视角.也可能是再生医学的里程碑。研究人员指出,这也将改变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方向,可以将整个疾病的形成及演变过程集中到一个培养皿里。研究人员将可以得到疾病特异性干细胞,这些细胞能变成某一特定疾病缺乏的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的心脏损害情况,并探讨这种心脏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一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一时间段未患慢性肾衰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患者的LAD,LAPWs,LAPWd,IVSTd,IVSTs, SV,EF等数据进行评价,分析慢性肾衰竭后患者心功能受损的情况。结果:检查后的两组数据显示,肾衰竭组LAD,LAPWs,LAPWd,IVSTd,IVSTs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具有患者心脏彩超异常者占93.3%(28/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V,EF,A,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异常者为96.6%(29/30)。对照组心脏超声主要表为左室扩大、左室肥厚、左房扩大、瓣膜反流及心功能不全,尤以左室舒张功能损害为主。这些心脏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尿毒症毒素、高血压、贫血。尽早透析,积极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是预防和治疗CRF患者心脏并发症的主要手段。结论:对于肾衰竭患者而言,心脏彩超是一种无创性的较准确地反心脏形态和心功能受损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运动性创伤后遗症的治疗过程。方法:对某医院康复医学科运动创伤后遗症治疗部门训练的20例运动创伤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进行运动型创伤后遗症治疗前、后各作一次评测,评测的内容有:ASIA损害分级、ASIA运动分以及感觉分、MBI。本文只对患者治疗前的Ashworth痉挛分级进行评测,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同时求出ASIA运动分以及感觉分、MBI治疗前后的变化量,以及ASIA与MBI效率(变化量/治疗时间),并且对患者神经性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在对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ASIA运动分与MBI在训练后有显著提高,ASIA感觉分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痉挛严重程度和病程呈正相关;病程和治疗前MBI呈正相关;MBI和ASIA运动分呈正相关。ASIA运动平均效率为0.13,MBI平均效率为0.56。治疗前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五组神经功能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患者手术前后的自理能力、转移、行走以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而括约肌功能虽然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运动性创伤时间的增加,痉挛情况逐渐严重;运动性创伤后遗症治疗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雷珊 《内江科技》2014,(3):147-147
<正>癌症(Cancer),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随着世界科研人员的研究,推出了治疗癌症患者的多样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更好的治愈效果。日本研发新型癌症治疗法提高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