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十九大宣布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新时代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和完善发展模式以及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在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的情形下,以满足全人类共同发展为己任而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人类文明走向的正确判断,为全世界人民发展进步、和谐共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增进国际交流,促进国家间友好合作的纽带,是国际社会进一步开展交流合作的基础,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开创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之问与中国之问的理论结晶、时代之问与世界之问的思想智慧、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对塑造新型国际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世界意义。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是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和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举措,助力他国借鉴学习和推进人类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迫切要求。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向世界,必须打造立体对外传播体系以扩大中国理论影响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以增强中国理念亲和力,对接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以促进中国方案认同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以彰显中国思想感染力,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以提升中国精神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对国际社会建立共同价值体系具有突破性意义。共同价值观体现人类文明自觉,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导向。从生成维度看,共同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从意涵维度看,共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延伸,也是超越西方价值论的价值体系;从价值维度看,共同价值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动力。深入研究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体系,为辨清普世价值的虚伪本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世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重要理论基石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根基,借鉴了列宁和平共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承继了新中国国际战略理念和政策主张.它的提出和践行,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严峻问题与挑战、中华民族处于伟大复兴战略期的必然要求.它为推动国际秩序和治理体系的变革、拓展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以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文明意蕴?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有负责任的担当与切实的行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史续写新篇章;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他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打破一些人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迷思,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作出新贡献,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新机遇;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为人类社会对现代化的探索增添新助力。  相似文献   

6.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化建设是在具体社会形态中进行的变革性实践。社会主要矛盾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关联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客观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具体映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中,明晰发展目标、路径、原则、格局,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并联规划、协调自主、人民中心、合作共赢型特征进一步凸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纵向和横向上成功拓展并日益呈现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特征。以生产方式创新性发展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上具有典型性,其追求生产力平衡充分发展与生产关系协同优化的科学路径,致力社会美好生活与人类美好世界同构的中国方案,诠释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的内在本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化拓展中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肩负着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观,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和精神追求,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价值观的超越,引领着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命题,并在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和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新形态,其内在的前提是通过溯源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探索和回应这一新形态形成的现实原因;内在地呈现出一个以保障人权为首要目的、以新发展理念为现实引领、以“五个文明”有机统一为内涵的新形态图景;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以续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并强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刻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应牢牢把握其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从生成逻辑上看,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扎根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为大变局中的世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价值意蕴上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理念贡献。从实践路径上看,中国应继续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化解各国分歧与矛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为纾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答案。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形态。其内涵立体而丰富,是一个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国家富裕与人民富裕一致的共富社会;是以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前提,社会全面进步与个体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的和谐社会;是对小康社会的接续与跃升,是将静态规划与动态实践结合起来的阶梯式递进发展的社会。“共同富裕社会”的提出及其实践,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共同追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目标,将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人类“大同”理想开拓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所提出的全球治理新理念新思想。作为一种关乎全球人类命运的新理念,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意蕴,既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根本出发点,又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展开。主要表现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实践是客观基础;世界人民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实现全面发展是目标导向;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是内在动力;基于共同问题和共同责任的协作制度和机制是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坚持胸怀天下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独特思维、独特理念和独特智慧,它的生成、总结与提出贯穿着以实践为枢纽的唯物史观逻辑.在生成机制上,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用实践的思维方式认识和改变世界,生成于党百年胸怀天下的历史实践及其历史成就.在使命宗旨上,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与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展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努力.在价值追求上,坚持胸怀天下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由执政理念、执政目标、执政方略三者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深化执政规律的体现。生产力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相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应在遵循生产力发展、事物普遍联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原则基础上,推动国际社会“孤岛”融入世界发展洪流。  相似文献   

14.
赵洋 《教学与研究》2022,(10):85-9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当代国际关系的特征、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价值诉求。从国际关系学视角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是它的共同体思想、安全思想和全球治理思想。其中,共同体思想是基础,它反映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目标,体现出在不存在中央权威的条件下对于一种和谐、稳定的国际秩序的追求。安全思想和全球治理思想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两个核心支柱,它们分别强调通过采取各国一致行动来规避共同损失和获得共同收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和创新,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世界政治的思路,并且可以成为一种由世界各国所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当今时代,国际舞台上最响亮的中国声音当属习近平主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世人的广泛认同与赞誉,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深远指导意义,而且对全球治理及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1.习近平频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日益成熟2013年3月,当选国家主席后的习近平首次出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后,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赞同,这一倡议也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大学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比任何社会组织都无以伦比、更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大学与生俱来的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大学必须以更开放、更博大、更负责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7.
"文明冲突论"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范式,但由于它仅仅是一个为美国政府处理后冷战时期对外关系的"策论",缺乏人类情怀和平等对待诸文明的心态,从而导致结论的偏误。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应对,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一种新思想、新理论超越"文明冲突论",给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直面全球性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以价值理性超越工具理性,以全人类视野超越西方视野,以和合思维超越对立思维,以世界历史逻辑超越国家民族历史逻辑,以"五位一体"架构超越单一"文明决定论",全面超越文明冲突论,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唯物史观展开的世界历史进程中,现代化具有复合模式,即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种现代化模式表明现代化具有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发展道路,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性,又具有现代化的特殊性。从现代化的普遍性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与人类现代化共有的本质属性,即从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以自然经济主导的模式向以市场经济主导的模式转型升级的过程。从现代化的特殊性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本质属性,具体体现为道路选择的非资本主义性、领航主体的先进性、发展方式的并联式以及价值追求的人民性,等等。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破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悖论,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问,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制度探索作出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理论具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关系,人类解放理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解放理论的实践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人民实现了彻底的政治解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了政治前提;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了经济解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精神力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意义重大,标志着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超越了以往的阶级文明。  相似文献   

20.
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犹能卷土重来,以为第二次之大贡献于世界之进步乎”的“中华文明之问”,这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和中国五四运动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国家出路的重要思想表达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伟大愿景的思想先声。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中国人民通过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经奠基、发端、展开、基本成型过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