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沿海城市地铁车站结构为例,通过室内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计算单桩极限侧阻力,理论验算和MIDAS 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比分析不同抗浮措施下车站结构底板位移、变形大小。 结果表明:围护结构法抗浮,车站底板竖向位移得到控制,但结构底板变形较大,底板水头高度为17.4 m 时,底板最大变形5.75 mm;抗浮锚杆和抗浮桩可有效减小结构底板变形,底板水头高度为17.4m 时,两种抗浮措施下底板最大变形分别为2.37 和2.04 mm;抗浮组合措施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抗浮效果明显,对结构变形控制较好;排水减压法基于减小结构水浮力原理抗浮,抗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日益引起政府的重视,许多城市结合城市建设,利用广场、绿地等建设各类地下工程。对于地下工程,特别在高水位地区,往往存在着工程的抗浮问题。因地下水浮力引起的地下工程结构的破坏事故时有发生,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地下工程底板隆起破坏,工程的整体浮起导致梁柱节点处开裂及底板的破坏。因此,工程的抗浮设计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和工程造价,应引起设计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临江工程场地因其土层渗透性较强,且江水在汛期内水位变化加剧对场区内地下水带来很大影响,不宜直接采用地面高程或洪水位作为建筑抗浮水位。对此,以福州地区某一临江工程为例,提出根据规范法、基于地下水渗流理论的半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来预测抗浮水位,3种方法得到的建议抗浮水位分别为10.00、9.78、9.08 m。并通过统计周边场地水位资料,发现勘察期间历史最高水位和洪水位高程普遍低于以上3 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临江建筑抗浮水位直接采用地面高程或江水洪水位的不足和片面,为今后类似建设项目抗浮水位的选取和抗浮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相似原理,在室内建立能模拟地下水分水岭移动特征的模型。模拟一定降雨条件下,保持一侧河渠水位不变,改变另一侧水位,并加入示踪剂,观察不同水位差时地下水运动特征并记录测压管水位,绘制潜水位与分水岭形态,实测分水岭位置,得到试验数据,并对比不同水位差下地下水分水岭的移动特点。同时,根据已知的模型参数,由河间地块潜水流浸润曲线方程与分水岭位置计算式得到理论潜水位和分水岭位置,并与实测值相比。结果表明: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潜水位和分水岭位置与实际试验测得的数据相吻合,但存在临界值C_r,当两侧水位差ΔhC_r时不再适用,临界值大小与流体密度、动力黏性系数、渗流断面平均流速、砂样平均粒径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根据相似原理,在室内建立能模拟地下水分水岭移动特征的模型。模拟一定降雨条件下,保持一侧河渠水位不变,改变另一侧水位,并加入示踪剂,观察不同水位差时地下水运动特征并记录测压管水位,绘制潜水位与分水岭形态,实测分水岭位置,得到试验数据,并对比不同水位差下地下水分水岭的移动特点。同时,根据已知的模型参数,由河间地块潜水流浸润曲线方程与分水岭位置计算式得到理论潜水位和分水岭位置,并与实测值相比。结果表明: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潜水位和分水岭位置与实际试验测得的数据相吻合,但存在临界值C_r,当两侧水位差Δh>C_r时不再适用,临界值大小与流体密度、动力黏性系数、渗流断面平均流速、砂样平均粒径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静力触探技术经过70余年的发展及日趋完善,其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是岩土工程勘察常用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静力触探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探头传感器实现一系列量的转化,并由仪器记录下来,达到测定土强度和其它指标之目的。本文一方面重点论述了静力触探技术在黄土地区勘察中的应用:根据地区黄土地层特点和经验建立了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及其它有关力学参数;详细地论述了如何依据静力触探参数判别土的类别、划分地层界线、确定地下水位埋深和地下洞穴等。特别是依据静力触探参数和曲线形态判别地下洞穴和确定地下水位是本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研究了地下水水位的测定方法,探讨了地下水水位幅度变化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抗浮设防水位的含义及多层地下水情况下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方法,对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起到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主要依据沈阳某冻结法地铁联络通道的水文地质及施工的特点,建立沈阳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风险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施工阶段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到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风险,从而为冻结法施工中的风险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抗浮锚杆是利用锚杆和砂浆组成的锚固体与岩土层的剪切力来抵抗地下结构承受的水浮力,以解决地下工程的抗浮问题。抗浮锚杆具有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受力合理的特点;文章结合某地下结构实例,论述了抗浮锚杆的应用与设计,并对抗浮锚杆的施工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5,(5):18-24
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过程十分复杂,受多种因素制约,属于部分特征已知,部分特征未知的灰色系统.本文基于灰色系统预测理论,以张掖市甘州区田家小庙2-3潜水观测孔2000-2012年间的动态观测数据为依据,建立G M(1,l)时间-地下水位模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观测数据进行计算模拟,并对未来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未来几年地下水水位将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张掖市甘州区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城市建设、地下建筑防护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昆明地铁5号线五一路站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方式。针对地下连续墙的各个施工环节,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的,进行有序合理把控,最终取得了成功,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数字新闻     
120南京地铁S8号线是南京地铁第一条全线位于长江以北的线路,于2014年8月1日开通运营,标志色为橙色.S8号线线路全长45.2千米,其中地下线约11千米,高架线约33千米;共设置17座车站,其中地下站6座、高架站11座;列车采用节编组的型鼓型列车号线最高速度为120km/h,是中国一次建成里程最长.  相似文献   

13.
司蕊 《成才之路》2015,(6):27-29
从地质、结构、施工等多专业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优化了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高黄中间风井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即将锚索支护设计方案优化为内支撑+环框梁支护方案,规避了施工风险,同时能够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抗浮设计宜从工期、施工安全、方便、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铁六号线呼家楼站下穿京广桥、上穿既有地铁十号线,地下管线众多,安全风险极大。通过对该楼站暗挖段周边环境风险的充分调研,经过施工前的建模理论计算,确定了正常施工状态下的地层沉降对环境的影响,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施工技术措施,实现了高风险暗挖地铁环境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根据磁电比拟理论得到电流密度与剪应力,导体片的热功率与抗扭刚度的比拟关系,并利用磁电比拟法解决等直杆自由扭转的应力和刚度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青岛地铁3号线某区间隧道暗挖穿越富水饱和砂层施工时,在隧道地面两侧施做竖向旋喷桩,形威隔水帷幕,结合帷幕内井点降水,最终达到降低施工区地下水位,抑制水患、保障施工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漕溪北路,是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11号线的地下岛式车站,是上海城市副中心徐家汇的核心,周边聚集了大量商业、办公大楼,人流量极大,是1号线上最重要的车站之一——没错,我就是徐家汇站。距离我在1993年的建成,已经过去28年了。虽然生活在繁华拥挤的魔都,纵然可能每天都会搭乘地铁,但人们未必真了解我。  相似文献   

18.
《莆田学院学报》2019,(2):63-66
针对工程计算中的分层总和法,通过待定参数数值积分技术,实现基础底面以下任意三维空间点实时积分计算,替代传统沉降计算中的查表与线性插值方法,并实现任意点附加应力的直接计算。根据积分计算结果与天然土层分层及地下水位埋深信息、孔隙比或土层压缩模量等相关信息,可以较精确快速计算出基础底面下任意点所在位置的薄层压缩量,并得到总压缩量。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同位素技术分析可知,石家庄地区的地下热水主要为第三系地下水和基岩地下水.第三系地下水位于克雷格降水线下方,且与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较为接近,主要来自于较新的降水和地表水;深层基岩地下水的氢同位素氚含量较低,其主要来源为古降水,经历了长距离的运移和深循环.  相似文献   

20.
茫茫 《大学生》2014,(3):84-85
地下交通日益发达的北京,最近启动了地铁13号线与15号线换乘站点的建设工作。这是一个预留站点,在北京市规划委于2013年11月19B发布的公示里,它被命名为“清华东站”。根据轨道交通车站命名原则和标准——“《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第四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