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针对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机体前缘和进气道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从头部进气的角度出发,利用内转式进气道高总压恢复系数和高压缩效率的特性,探索前体与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创新点:1.提出一种内转式轴对称基准流场的构建方法,并设计生成内转式进气道;2.设计内转式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构型,并提出将进气道进口型线划分为前体前缘型线(FCC)和进气道唇口型线(LCC)。方法:1.构建内转式轴对称基准流场(图9);2.在基准流场中生成内转式进气道并设计构造进气道外表面(图13);3.通过仿真模拟,验证所提方法及原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图15~20)。结论:1.基于特征线理论,设计并求解内转式乘波前体/进气道轴对称基准流模型(IARFM),同时设计并生成了内转式进气道和外壁面;提出将进气道进口型线划分为前体前缘型线(FCC)和进气道唇口型线(LCC)。2.提出了内转式乘波前体/进气道(ITWF)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并通过对无粘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设计值的比较,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经过分析可知,激波形状和位置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基准流模型吻合较好。这些结果验证了无粘流设计条件下的一体化设计过程的正确性,且该一体化结构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气流捕获效率。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套基于MSP430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泵吸式H2S气体检测装置。其通过H2S电化学传感器与H2S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小与气体浓度成线性比例的电流,将该电流进行二级放大,放大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实时处理,通过12864液晶模块显示当前的浓度,并实现声光报警功能。MSP430F149单片机功耗低、功能完善,电化学传感器反应迅速、状态稳定,能较好的实现H2S检测仪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本设计研究的是运用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将S7-300PLC与S7-200PLC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进行通信,通过网络监控及远程组态控制热处理装置的工作,实现了热处理工艺流程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热处理效率,降低了能耗,保证了热处理产品的质量。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软件进行总体编程,通过原理图等表现出整个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设计研究的是运用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将S7-300PLC与S7-200PLC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进行通信,通过网络监控及远程组态控制热处理装置的工作,实现了热处理工艺流程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热处理效率,降低了能耗,保证了热处理产品的质量.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软件进行总体编程,通过原理图等表现出整个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管路的低频线谱和三向振动传递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悬臂梁式动力吸振器结构。基于梁的波动理论和结构阻抗分析法,推导了吸振器插入损失计算公式。通过参数分析获得了吸振器质量、弹簧片尺寸与其减振效果之间的定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吸振器设计方法和吸振器结构能够达到预期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B/S模式的UML建模,并在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指导下,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运用于B/S模式的软件系统。利用Rational ROSE工具完成B/S结构的建模;通过内聚式、迭代式的UML建模设计,清晰的体现了B/S系统的逻辑和框架结构,并提出一套B/S模式系统的UML建模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ANSYS软件对空调压缩机排气管弯管处流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流体流经弯管处的压力分布和速度矢量分布图。由此研究了流体在流经弯管处时速度和压力的变化,找出了造成压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流场的变化情况,以及管道中易损坏的部位,为多相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微机及数传模块C11的实时水位遥测装置.该装置采用投入式压力传感器测量水位,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C11无线数传模块实现信息的远距离无线传输,并在数据传输时应用差错控制技术进行CRC校验,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过无线数传模块与单片机的配合,直线传输距离可达3km.无线式的数据传输更适用于那些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无法实现有线数据传输的场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吸气式高速飞行器在助推阶段需要对进气道采取保护措施,而应用传统的圆锥体载荷式整流罩存在体积大、质量重等缺陷。为避免载荷罩的空间雍余,基于激波干扰理论,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通用型可实现气动自分离的整流罩设计方法,并探讨设计的两组构型在两个弹道特殊状态点的气动力和气动热特性,以及研究构型的适用性和基本气动性能。创新点:1.通过激波干扰理论模型方程,推导出环境变量与构型基本尺寸之间的关系;2.建立气动设计模型,成功求得助推阶段和整流罩分离状态点的气动特性;3.新构型减轻了整流罩系统重量,实现了自分离,简化了机械结构系统。方法:1.通过理论推导,得到飞行器头锥长度和进气口尺寸变化对整流罩构型设计的影响;2.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异形整流罩及头锥附近流场分布受设计型面的影响以及产生的适应性气动力。结论:1.整流罩在分离状态可产生负升力,有自动打开的趋势;2.减小整流罩的设计长度有利于气动减阻和降低峰值热流;3.整流罩前缘的极限热流约为13 MW/m~2,在所选复合材料的受热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T型流道平缝模中的溶体流动分析及流道尺寸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泛应用于挤塑生产的T型流道平缝模结构的研究,对熔体在T型流道中的流动均匀性和停留时间进行了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流道尺寸设计的可变模唇长度,可变模唇间隙和带有调节排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进气道是飞行器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量进气道流量系数是进气道风洞试验的重要内容。对来流马赫数Ma=4.5,5.0和6.0状态下皮托管进气道开展流量系数测量研究,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测值,获取各状态流量系数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增加,进气道流量系数与理论值偏差较明显,并逐渐增大。超声速风洞试验通常认为测量截面总温与来流总温相等,通过对测量截面总温与来流总温偏差以及测量截面流场畸变情况的分析,判断测量偏差主要是由测量截面总温等于来流总温的假设导致的。在高超声速风洞试验中,由于模型壁面热交换的存在,测量截面总温低于来流总温,进气道流量系数测量时需要进行总温修正,以提高流量测量精度。 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逆流控制矢量喷管的气动性能,提出一种逆流控制矢量喷管的引射设计方案,在喷管外套管尾部沿切线方向引入一股射流,通过改变外套管内部流场及高速气流的卷吸作用,提高整个喷管的推力矢量角。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原型喷管与引射式喷管(称为改进型喷管)在相同设计工况下进行计算,先后得到了流场的压力系数、马赫数、流线等分布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引射会对推力矢量角及推力系数产生影响,与同等工况下的原型喷管相比较,改进型喷管的矢量角提高2.89°,推力系数提高0.72%;引射会增大主流两侧压差,同时对主流卷吸使其向上偏转;当引射压强增大时,改进型喷管主流两侧的压差也会随之增大,从而提高推力矢量角。  相似文献   

13.
无桥Boost PFC电路配合单周期控制技术的芯片IR1150S可以实现提高效率,减少常用PFC电路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带来的功率损耗.通过介绍无桥Boost PFC主电路和IR1150S芯片的控制原理,重点解析电路主要参数的计算和选取,以达到正确设计PFC电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笔者针对独立光伏电池充电器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充电控制器应用电路,采用了基于AT89S51的高速微处理器控制技术和基于ADC0809的高精度数模转换技术,并编制了软件控制程序,对太阳能充电器进行实时监控,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了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以"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验为例,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选题、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强调了让学生掌握系统设计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6.
建成了一座低湍流度静声低速风洞,该风洞选用了蜂窝器、损失系数适当的多层阻尼网,以及优良的大收缩比(14.8)收缩段曲线等先进的低湍流度设计和风洞管壁外隔声处理、风洞管壁内消声处理以及减振处理等降噪设计方法。流场校测结果表明:实验段最大风速可达到75 m/s,常用风速下湍流度可达0.04%~0.05%,背景噪声低,风洞流场品质达到了设计要求。风洞建成后,可以开展模型测力、测压和流动显示实验,还可以利用该风洞从事CFD数值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7.
在中试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半经验半理论方法对苯氯化反应器──气提式外环流反应器进行了工程放大,算出有关反应器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涡轮流量计内的三维湍流流动进行建模和基于N—S方程的仿真分析。数值计算采用k-ε模型来模拟湍流流动,得到涡轮流量计的内部流场三维流动形态,并分析其内部的流动规律、流速和压力分布;以三维湍流仿真的仿真结果为依据,对前导流器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流线型前导流器能降低整个流量计的压损。  相似文献   

19.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出水类型复杂多样、出水影响因素多,研究难度大。通过对塔河油田S48缝洞单元内油井出水类型划分,提出油井出水特征的定量划分标准;参考该单元缝洞发育地质特征,设计不同的缝洞组合模式,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模式的油井出水特征。结果表明,油井的出水特征与缝洞体的大小、裂缝位置及油井位置和产量有密切关系,该研究为缝洞型油藏油井增油控水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课堂实验设计的精细化,可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可以点燃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追问式,游戏式,联想式,归纳式和开放式五种精细化设计方法,通过具体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