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应用化学与化学材料的学科特点,设计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_2SiO_4/C纳米复合物制备与储锂性能的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文献查阅、基本原理探究、材料制备、材料表征、实验结果分析。实践证明,该实验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纽扣电池组装方法以及储锂性能测试等知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磷化铜由于其高理论容量和资源丰富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拥有发展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体积膨胀和团聚问题,导致其循环性能差、倍率性能低.为此,我们利用水热法和低温磷化法合成了磷化铜/还原氧化石墨烯(Cu3P/rGO)复合材料,并对其物化特性和储锂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rGO的修饰复合能够有效提高Cu3P的电化学性能,为发展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实验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液相沉积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了TiO2/SiO2复合薄膜,利用UV-Vis、XRD和SEM等表征手段对薄膜的透明性、物相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在紫外光照下,通过薄膜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价了沉积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制备的液相沉积膜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设计了基于溶液燃烧法制备具有快速储锂性能的五氧化二铌(Nb2O5)电极的综合实验。使用XRD和SEM分析样品物相和形貌,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不同晶相Nb2O5的电化学性质,并使用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研究Li+扩散动力学,同时以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测试考察赝电容行为。结果表明:经950℃煅烧得到的H-Nb2O5具有最优储锂性能,在100 C的超大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达104 mAh/g。该综合实验设计简单,涵盖了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等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nano-Pt/GC修饰电极,优化了铂微粒在电极表面的沉积条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在硫酸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铂微粒较为均匀地分散在玻碳电极表面,粒径约为140nm,电极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实验研究表明nano-Pt/GC修饰电极对甲酸电氧化的催化性能明显好于铂片电极,在该电极上甲酸正向扫描和反向扫描时的氧化峰电流分别是铂片电极上的4.37倍和3.49倍,有效地提高了金属铂的利用率,玻碳电极上铂微粒的最佳沉积条件为循环次数为100次、沉积速度为5mV/s.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步浸债法和混碾法对相同组成的Mg-Co-Mo/γ-Al2O3耐硫变换催化剂进行制备,利用活性评价、XRD、TPR实验研究了两种样品mMCA(I)和mMCA(I)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样品比混碾法制备的样品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同时具有较差的高温活性和耐热性,其主要原因是制备方法严重地影响了流化物催化剂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7.
纳米结构锐钛矿相TiO_2材料具有储锂性能,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为探索不同的结构和形貌对储锂性能产生的影响,本文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得纯锐钛矿相的TiO_2纳米颗粒粉末(TiO_2/NPs-400)和TiO_2纳米纤维(TiO_2/NFs-400),并对所得样品的晶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充放电测试对比研究了它们的储锂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是TiO_2/NPs-400还是TiO_2/NFs-400由于都是纯的锐钛矿相并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在前50次循环中均表现出优秀的储锂性能.但TiO_2/NFs-400由于具有多孔狭长孔道结构的优势,它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优于TiO_2/NPs-400.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电化学沉积制备CdS/Ti电极的方法和流程,比较深入讨论了在电沉积过程中电位、温度、pH值、反应物浓度、时间、磁力搅拌器转速等各种重要参数对制备CdS/Ti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一些重要规律和制取高性能电极方法的条件,优化了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9.
彭荣  代剑红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5):31-33,47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56的层状液晶为模板,以HAuCl4和H2PtCl6的混合水溶液作为体系的反应物,在Au丝的工作电极表面电沉积制备Au/Pt合金.研究表明、反应物的浓度、液晶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时间都将影响产物的形貌.适当条件下得到直径约为30nm的纳米合金孔状结构,用循环伏安法对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金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甲醇的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制备出了Fe3O4、Fe3O4/C、Fe3O4/C/Pd纳米粒子,并将其应用于Suzuki偶联反应.以Fe3O4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将C包覆在Fe3O4上,再在得到的复合材料上包覆Pd得到Fe3O4/C/Pd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对结果进行粒径形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uzuki反应在以DMF/H2O(V/V=1)为溶剂,Na2CO3为碱时,在反应温度为80℃下,反应5 h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新型NOx储存-还原催化剂Pt/Ba/TiCeO,通过对催化剂进行NOx吸附储存、NOx程序升温脱附、N2吸附-脱附等实验,考察了该催化剂的NOx储存性能.结果表明,在Pt/Ba/TiCeO中,TiCeO具有较高比表面积(230 m2/g),同时具有一定的NOx储存能力,少量BaO(6%)显著增强了催化剂的储存能力.在低温吸附条件下(150℃),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NOx储存性能.350℃下催化剂经10次储存-还原,NOx储存量变化不超过5%,维持在330μmol/g以上,N2选择性维持在93%以上,催化剂具有较好的NOx储存-还原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常温预还原-热处理法制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综合性研究实验,探究了原料种类和热处理温度对Na3V2(PO4)3/C的物相、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H4VO3中的V5+更易被草酸常温还原,机械活化后所得前驱体为无定形结构,由该前驱体热处理制备的Na3V2(PO4)3/C结晶度更高,且电化学性能更优。通过优化合成温度,发现在700℃下合成的Na3V2(PO4)3/C具有最高的比容量、最优的倍率性能和最佳的循环性能。在实验中,学生通过材料制备、结构及形貌表征、电池制作与电化学性能分析等环节,能够达到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钛酸丁酯和无水乙醇为反应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O负载TiO2.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反应物,实验结果表明,Cu/Ti元素质量比为30%,焙烧温度为500℃,产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性能最好.日光灯照射10 h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58.4%.XRD表征结果显示,二氧化钛晶相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结构,在Cu/TiO2中Cu以CuO晶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负载Pt微粒和Fe(Ⅲ)的聚苯胺修饰玻碳电极(Pt-Fe(Ⅲ)/PAni/GCE),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亚硝酸根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探讨了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Pt-Fe(Ⅲ)/PAni/GCE对亚硝酸根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该性能受聚苯胺、Pt微粒、Fe(Ⅲ)的负载量以及底液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电合成前驱体Ti(OEt)4直接水解法和电沉积法制备Ti基纳米TiO2-碳纳米管复合膜载P(tPt/nanoTiO2-CNT)复合电极。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锐钛矿型纳米TiO2粒子和Pt纳米粒子(粒径约8nm)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Pt/nanoTiO2-CNT电极对Ce3+的电催化性能,Ce3+氧化峰电位约为1.27V(vs.SCE),比Pt/nanoTiO2电极负移30mV,峰电流约高45mA·cm-2。  相似文献   

16.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Cu0.5Mn0.5/SBA-15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的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结果表明,所有催化剂仍然保持SBA-15的介孔结构特征,催化活性组分Cu和Mn分别以CuO和MnO2的物相形式存在,添加适量的催化助剂CeO2后活性组分Cu和Mn以高分散状态存在,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当Cu0.5Mn0.5的含量为12%、Ce的含量为3.5%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甲苯在480℃可完全催化燃烧消除.甲苯浓度较高,空速较大,甲苯转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材料的微观结构是研制、开发新材料,评价材料性能以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电子显微分析(如TEM,SEM等)是一类直接观察材料微观结构的实验方法。对材料微观结构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程度的鉴别一直是电镜测试和大型仪器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为此结合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工作经验,基于国际/国家相关标准的具体案例,依据现有的实验教学大纲,改进并创新了电子显微分析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以国际/国家标准内容为基准的实验教学流程,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标准化的认识与应用,提升电子显微分析实验教学水平,同时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开放与共享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利用XRD,TPR和活性评价等手段,研究了NiO/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和焙烧温度为400℃制备的NiO/γAl2O3(ω=0.11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750℃和空速为2500h-1下,对CH4和CO2重整反应会显示良好的催化活性.本文还对催化剂抗积炭性能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种简单的静置合成法制备出Z型g-C_3N_4/Cu/Cu_2O三元复合材料.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对其形貌、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表征,并对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半导体材料g-C_3N_4、Cu_2O及二元复合材料g-C_3N_4/Cu_2O和Cu/Cu_2O相比,具有Z型结构的g-C_3N_4/Cu/Cu_2O三元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湿化学/高温煅烧法制备ZrV2O7粉末,并以其和金属Al粉为原料,利用粉末冶金法的堆层技术制备ZrV2O7/Al复合梯度材料.通过XRD、SEM抗热震性实验分析,研究了材料的组织及强度.结果表明:湿化学/高温煅烧法制备的ZrV2O7粉末纯度高;在ZrV2O7/Al复合梯度材料中沿梯度材料纵截面方向的成分梯度过渡明显,各层之间结合紧密.热震性实验表明,ZrV2O7/Al梯度材料的耐高温强度高,各层之间粘结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