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海洋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发展良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产行业得到了全面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沿海城市的整体发展。水产养殖是我国渔业的重要部分,通过渔业养殖,实现经济的增长。我国的渔业发展从传统的捕捞方式逐步转向为养殖方式,提高了水产的出产量,满足我国的整体水产需求。目前我国的渔业发展比重已经由原来的30%增长到60%。全世界的渔业总产量中,我国的渔业产量占世界养殖产量的80%。我国已经成为养殖产业大国,采用有效的水产养殖提高出产率,保证了出产水平,这是有利于我国水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结构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近几年,水产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我国水产养殖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水产养殖育种和养殖技术水平、加强行业监管,推动水产养殖业向绿色安全、高质高效方向发展,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和水产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养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向前发展,按照我国水产品发展的需要,不仅促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的进步,同时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扩宽水产品发展的规模,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有效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坚持具有我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适当的水产养殖创新和改革,成为目前我国水产技术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就我国的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积极促进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全面提升水产养殖发展质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左峻德 《华夏星火》2008,(Z2):58-58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长1600千米。据统计资料显示,在2002年时这个地区海水养殖产量已经达到2.8万吨,占渔业总产量2.1%,内陆养殖产量22.8万吨,占渔业总产量16.8%。台湾的水产养殖史最早可追溯到300年前粗放式的虱目鱼养殖。台湾水产养殖发展的过程有着优越的背景,其中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居民对水产品的殷切需求。海岛的居民原本就有喜欢吃水产品的习性,再加上台湾可耕地狭小,对水产品作为动物性蛋白质来源的依赖高,形成了台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到2005年底,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占到全国水产品总量67%左右,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我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已经非常高,但是质量却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国仍只是养殖大国而非养殖强国."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营养研究室副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专家王广军表示,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水产养殖产量延续、稳步增长.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损害也越来越重,而水产品的品质相应地不断下降.因此,加强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越来越成为一个关系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马金斗 《科技风》2012,(16):266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渔业养殖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我国渔业养殖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许多不菲的成绩。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这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鱼塘的水质污染的问题是近几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渔业养殖的发展,对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渔业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我国的渔业养殖方面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产品是当代人类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增大。因此,水产养殖业成为当代一大经济产业。不少人加入到了水产养殖的行列。但是他们往往只看重了近期的经济效益,采取大密度的养殖,忽视养殖环境的保护,大量的使用药物,这些都使得水域环境变差,水产养殖病害也逐年增加。这会严重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水产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此外,还会对食用者的健康带来隐患。因此,研究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迫在眉睫。本文对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当下国内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产品安全直接关乎民众生活与生命,但水产品投入品所含成分复杂、存在有害物质,这不但影响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且威胁民众生命安全。本文在分析水产养殖的投入品的现状、生产状况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的前提下,从渔业行政执法方面,提出一些强化养殖投入品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增长,水产养殖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且逐渐趋向于规模化,这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规模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分析水产养殖规模化的几个影响因素,以及水产养殖规模化的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0.
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从水产养殖生产源头监控,杜绝养殖生产环节使用违禁药物,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建立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生产基地,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要积极跟踪国际检验检测学科发展前沿,不断研究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完善相关技术、方法及规范,研究、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国际贸易需要的相关标准,将技术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加强源头监控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小正 《大众科技》2007,(7):187-188
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从水产养殖生产源头监控,杜绝养殖生产环节使用违禁药物,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建立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生产基地,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要积极跟踪国际检验检测学科发展前沿,不断研究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完善相关技术、方法及规范,研究、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国际贸易需要的相关标准,将技术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前全球增长极快的食物生产来源,水产养殖在世界粮食供应、粮食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极大作用。而海水养殖发展、渔业环境管理是当前与未来研究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本文对海水养殖发展现状、海水养殖发展问题与渔业环境管理强化措施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社会,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是池塘水产养殖。其中的水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水产品的正常生长,也污染了水质,导致水质问题增加,增加了池塘水水产养殖工作的难度。本文简单介绍了池塘水产养殖过程中解决水质问题的必要性,并且深入探讨了池塘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水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乌鱼养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俊 《内江科技》2009,30(12):11-11
内江市江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将白乌鱼这一珍稀水产品种作为产业进行发展、规划、打造,养殖户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白乌鱼养殖模式,从而开辟一条致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渔业创新发展亟待链条设计与原创驱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渔业是对传统渔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新定位,与农、林、牧业共同构成陆海统筹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发展现代渔业对实现新空间和新资源拓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近海环境、渔业资源以及捕捞、养殖、加工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渔业发展现状,阐述了通过贯穿产业链、问题链、创新链、任务链和价值链的全链条设计,实现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创新兴业的发展理念;从重大科学问题、重大技术瓶颈和四大创新工程等方面,阐释了通过原创驱动实现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途径;提出了现代渔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现代渔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武陵山区的水产业大县,具有发展水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调研发现长阳县水产品整体产量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同时,在管理制度、非法捕捞、发展观念、科研投入、科技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致使该县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针对上述突出问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长阳县水产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对策。长阳县政府应做好水产业的科学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渔业管理,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建立水产协作机制,提高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水产业政策补助,实现绿色水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大国,年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近年来水产品药物残留致使我国水产品出口严重受挫事件屡有发  相似文献   

18.
王芳 《科学中国人》2013,(10):50-51
我国的海水养殖发展先后经历了藻、虾、贝、鱼、参五次养殖浪潮,奠定了庞大的水产养殖产业基础,为改善我国人民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海水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生产实践不断证明:每个养殖品种的开发、技术的建立、产业的跨越发展都无不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  相似文献   

19.
李晨  李昊玉  孔海峥  冯伟 《资源科学》2021,43(6):1166-1177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转型要求,面临着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迷及影响生态环境等诸多挑战。渔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渔)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扩展Kaya恒等式,对2002—2017年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变动趋势及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①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整体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渔业第一产业始终处于渔业隐含碳排放首位,但渔业第二与第三产业的隐含碳排放占比在逐渐上升。②渔业养殖与捕捞、水产加工和水产流通是渔业隐含碳排放的主要产业;渔业三大产业及所包含的12个细分产业的单位产值隐含碳排放水平都呈现下降趋势。③渔业经济增长、一般渔业技术进步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渔业经济增长是拉动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渔业人口和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是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因素。因此,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提升渔业低碳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有效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实现渔业低碳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宣城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先后实施了渔业致富工程、渔业富民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南漪湖为中心,以水阳江、郎川河为两翼的蟹虾规模养殖区,以青龙湖、芦村水库为重点的山区库塘生态养殖区,全市渔业发展呈现出品种多样化,品质生态化的态势,已成为苏浙沪地区水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之一,部分水产品还出口远销海外。2006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