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5,(18)
本文介绍了在多级光杠杆测量微位移的基础上,结合光学的等厚干涉原理以及光路可逆原理,设计出一种理论上测量精度达1nm以下微位移测量方案。相对于纯粹的光杠杆测量微位移方法而言,该方法在系统设计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及与其相关的概念做了简单梳理,并对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等倾干涉条纹间距公式作了推导,同时对实验中的现象稍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是光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光学的基础部分,为变换光学、全息照相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同时也是中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对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基本理论及其二者的联系与区别的充分了解,有助于我们日常学习中对这类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与探讨,能使得我们能更深入的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形成与作用过程,进而加深光学部分知识的领悟,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
在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光学课教学过程中,牛顿环与迈克尔逊干涉形成的干涉条纹都是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由此,学生们在学习时对这两种干涉的原理和条纹特点常常混淆,本文对这两种干涉进行了介绍和对比,从而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对JJG28-2000《平晶检定规程》中以等厚干涉法检定Φ100mm平面平晶工作面平面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评定,得出了平面度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李密丹  刘冬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172+158-172,158
迈可尔逊干涉实验是工科院校普通物理光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项目。为了提高这个实验的教学效果,自组了一套教学演示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演示迈可尔逊干涉实验中十字像重合、定域于无穷远的等倾干涉、定域于楔形膜表面的等厚干涉和白光干涉。通过演示,学生很容易将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联系起来,实验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节省课堂时间,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光学实验的计算机仿真在光学教学方面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教学和实验需要,各种仿真方式不断出现。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利用Maltab实现光学仿真的理论和方法,并详细给出了各种仿真结果。以杨氏双缝干涉、牛顿环干涉为例,模拟出了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图样、光强分布曲线。模拟结果与理论相一致,对大学物理的光学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弦相位调制干涉测量技术是目前国际前沿的高精度光学测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非接触及结构简单等特点,可以用于振动、位移、表面形貌等参数的高精度精密测量。本文利用滤波技术来处理正弦相位调制干涉信号并对该方法做了误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滤波技术可以高精度的处理正弦相位调制干涉信号,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实现光学双缝干涉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对学生理解光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很有帮助,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本文就量子物理的基础及其光学实验展开的研究中,笔者主要论述了双缝干涉、量子并协性以及Bell不等式的光学实验验证,希望这一论述内容能够较好的对量子物理的本质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11.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是波动光学的主要内容,这些现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光世界的多姿多彩,生活中许多神奇的光学现象都是可以用理论来解释清楚的,波动光学奠定了光学的重大理论基础,不管是理论或是实际应用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接下来将会着重对波动光学艰难的整个发展历程、理论基础以及实验证明进行详细介绍,从中发现波动与波动光学的美。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11)
以光的夫琅禾费多缝衍射、多缝干涉、夫琅禾费圆孔、矩形孔衍射、牛顿环实验以及迈克耳孙干涉实验为例,利用origin软件实现光学实验三维仿真。找出实验的光强公式,并进行参数设定,从而得到origin软件所需要的矩阵元的值,就可得一个光强的数据矩阵,进一步可得到仿真图。得到的仿真图简单明了,有利于观察,为光学探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在风景秀丽的钟山脚下,有一座闻名瑕迩的大学城——南京理工大学。 我国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光学测试专家陈进榜教授和他的“现代光干涉计量课题组”就战斗在这座大学城里。 “八五”期间,这个仅有8个人的课题组研制出6种不同类型,具有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光电干涉仪器,提供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国防光学计量系  相似文献   

14.
普通光学显微镜只能传递光波的振幅信息而丢失相位信息,因此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透明和半透明的物体观察会丢失一些特征信息。植物纤维基本介于透明体与半透明体的状态,而透明物体对光只产生相位的移动而不能显著地改变光的振幅,所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难以观察到棉麻纤维的局部细节特征信息。而微分干涉相衬显微镜所观察的物体是位相物体,因此应用微分干涉显微镜可以明显改善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简单阐述牛顿环干涉原理及利用牛顿环检验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原理。选取一个透镜试样,对其表面质量进行检验,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总结检测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讨论且给出定性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小孔直径的测量方法并不多见,工程上常用"钢珠法测量小孔直径",但适用范围较小,首先要求被测物体材质较硬,其次要求小孔直径在毫米级。为了能精确测量小孔直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实验大胆构想了用等厚干涉的方法测量小孔直径,将小孔直径间接地用干涉条纹反映出来,只需精确测量条纹间距,便可把小孔直径算出,测量精度会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牛顿环是产生等厚干涉的典型装置,其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光波波长,测量透镜曲率半径,检验试件表面的光洁度,测量液体折射率,研究机械零件内应力的分布以及在半导体技术中测量硅片上氧化层的厚度等。  相似文献   

18.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模拟技术广泛应用在教学和科研当中,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引入计算机模拟技术能更生动和深入地揭示光学现象的物理内涵。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碰撞干涉产生的条件,分析比较了碰撞干涉检测的常用算法,重点研究了应用于数控加工仿真中的基于包围盒进行碰撞干涉检测的算法。此算法将碰撞干涉检测分为粗检、细检和精检等三个步骤,简化了计算难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4,(1):23-23
为了解释雄性孔雀的尾部羽毛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彩,复旦大学资剑教授和刘晓晗博士的研究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光学测量以及理论模拟,研究了孔雀羽毛颜色的来源。据了解,自然界产生颜色主要途径是色素,但有些动物经过进化却选择了结构颜色,即依靠自然光与波长尺度相似的微结构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颜色。牛顿第一个提出包括孔雀等鸟类的羽毛、昆虫等的颜色来源于薄膜干涉。人们也了解到许多鸟类包括孔雀的羽毛中存在有规律的周期结构,但对孔雀羽毛等颜色来源的物理机制还没有清晰的了解。与薄膜干涉不同,资剑教授和刘晓晗博士的研究发现,孔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