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技风》2021,(25)
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推出了工作室培训与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双轨制"教学体系,开创了工作室培训与学校教职员工培训相结合的先例,它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工作室式教学模式是我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与实践采用的模式是导师制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培养了一批有关数字媒体技术与综合应用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型的艺术手段,它将科技、艺术、人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领域。现代化高校教育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高校教育中不仅体现了高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还能够利用其自身多样性的展示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白粒沙 《科技风》2014,(19):227-227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新兴学科,各本科高校在近十年的专业发展中根据市场需求、学生素质、学科前沿来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尤其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更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近年来的培养方向,但是最初的专业设置当中多以技术层面的课程为主,直至近几年才加入了艺术类课程的培养计划。那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到现在,艺术培养不再是技术界和教育界认为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很多高校已经多次修改教学计划将艺术培养课程列为专业基础课。  相似文献   

4.
宋涵之 《科技风》2024,(10):11-13
在数字化视域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科技与艺术的交叉学科,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路径。其通过多媒体影像设计、智能媒体产品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设计,从而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活力,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认知。本文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特性和非遗保护传承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的可行性,并且阐述了数字媒体艺术对非遗保护传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9)
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逐渐引领人们进入数字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即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并对艺术的思维模式、设计和传播模式都产生了影响和改变,这些都是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撑而产生的市场环境。本文将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河北省部分高校中的具体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数字媒体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将其操作的技术性与作品的艺术性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生动的情境导入,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模拟逼真的实验过程,呈现不可视的自然现象,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和评价方法以及异地、异时的合作交流。从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形式论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与教学方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芮轶玲 《科技风》2011,(23):206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对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也表现出了其独特的特征。本文就主要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体艺术与设备的不断更迭和进步给舞台内容设计注入了新的力量,借助计算机的云端处理,将观者各感官的感应因素进行艺术设计,为舞台展现形式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数字媒体艺术与舞台内容设计的交互与融合向用户展现了一个独特视角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艺术魅力的新世界. 一、数字媒体艺术之交互影像技术的含义 交互影像(Interactive influenc)是一种将交互行为融入影像播放的表现形式,通过融合游戏、电子竞技、影视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运营、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机交互、区块链等方式进行信息承载与传播.随着近些年全球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支持使整个数字文化产业被广泛运用在娱乐领域、展示领域、教育培训领域、仿真领域、设计领域、舞美领域等,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校计算机专业为视角,结合本校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对数字媒体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综合工科专业具有的学科优势,从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这三大方面进行阐述,以探究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人才,推进高校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ASSURE模式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基于媒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运用ASSURE模式对"电子白板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既是ASSURE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又为基于媒体的教学设计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数字媒体技术教育产业顺应时代及产业的需要正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数字媒体技术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师资、投入、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比探讨各类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模式的优点与缺点,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况,探讨我国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技术教育的不足,并就此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字媒体艺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专业覆盖面大,外延深远,边界模糊.-般认为,数字媒体技术,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跨学科的交叉结合.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融合的产物,它的创作表现形式也体现了一种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存在.数字艺术的创作方法也伴随着社会科教的不断发展进步有了更多样的表现,本文重点就其三种创作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为更深入的研究数据艺术媒体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数字媒体行业发展迅速,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缺乏,摆在很多中职学校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课程是中职学校教育的核心,同时专业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大量符合社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制定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便成了目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摄影摄像、影视制作、二维动画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媒介传播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应用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如何培养具有专业性、创新性的人才成为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该文以安徽艺术学院为例,通过“以科研促教学”深入挖掘安徽地域文化特色、建立以安徽地域文化为主线的教学组织体系,将传统地域文化资源与现代艺术结合,以“主题性工作坊”教学模式设计实践课程,将安徽地域文化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体系,实施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助力。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26)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技术逐渐成为当前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项经济产业。这时快速发展的数字媒体技术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虽然我国在对于数字媒体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且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全国各大高等院校也都开设了数字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但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在游戏市场中的应用,更需要下大力度去开拓和研究,建立以游戏引擎为方向和目标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培养出更多的游戏开发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其培养目标是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由于该专业的生源大部分是理科生,对形象思维和艺术素养的训练较欠缺,成为将来就业发展的瓶颈.在进行专业技术教学的同时,如何将艺术素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既不感到生硬,乐于接受,同时也快速地提高艺术素养、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时代的变化和进步使得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科技化、信息化和数字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建立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模式正是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数字媒体专业与数字化通信技术、数字化网络技术及市场商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不断融洽该专业与市场上的互动关系,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与市场融洽互动的模式,才能够实现该专业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满足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文化/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实体博物馆的有益补充。数字资源建设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在数字资源展示模式、数字资源修复、数字资源共享以及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必须不断融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的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梅云清 《知识窗》2011,(6X):72-73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Flash课件的特点,探讨了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原则、制作模式和方法,分析了高校Flash多媒体课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采用这些原则和方法设计的多媒体Flash课件,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活泼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其构建了新一代的视觉文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郭鲜宇  王锁庭 《中国科技纵横》2010,(10):119-119,113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存在着“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几种培养模式,培养针对特定岗位所需的专门人才,培养某一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从教学实践来看,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过分强调针对性和技能性,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素质的培养,高职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学习、钻研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养成一些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本文通过探索和构建“以生为本”的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先进教育思想,也符合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思维和主动实践,提高认识水平和掌握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